当前位置首 页 > 今日媒体 > 世界观

G20:重新定义资本主义?

  
作者:焦建
发布日期:2008-10-27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焦建 “伟大的美国”应该在美国大选之后立即举办一次“定义资本主义”的会议,法国总统萨科奇说。几天之后,白宫宣布了这场危机年代会议的即将举行。

这是一次美欧各怀心思的峰会。欧洲人萨科奇认为应该在纽约举办,“因为这场危机就是从纽约开始的”。但美国人执拗的将会议地点放在了华盛顿。

更多的分歧在地点之外。和欧洲人对这次会议普遍期待的更改建立于64年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重新定义资本主义”不同,美国人只希望这次会议只针对这次危机而举行,而首脑们将只讨论目前的金融危机并对如何防止进一步的衰退进行商讨。

即将于下月15日举行的G20金融峰会还是一场准备如此匆忙的会议,即使是白宫已经宣布了这次会议举办的时间,可它的具体地点都竟然还没有确定。

它到底能够取得多少成效?

美国的心思——拯救当下危机

布什召开这次会议的前提是来自欧洲伙伴们的压力,尤其是法国总统萨科奇。鉴于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开始组织起来希望重新修正目前的金融体系,布什才答应召开这次15号的会议。

“我们一点也不希望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白宫发言人佩雷诺说。

布什政府却更加强调此次会议应该更加聚焦于目前的危机,而不是进行那些更为痛苦的全球金融体系重建。在会议上,布什将继续强调自由市场的动力,扩大交易及资本的跨边境流动。

在白宫的措辞中,对这次会议的介绍是:“总统将邀请来自20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华盛顿参加会议,讨论目前的金融市场及全球经济。”白宫发言人佩雷诺说,“领导人们将探讨目前危机的进程,分析危机的根本原因,为改革设定原则以及准备开始行动”

不仅如此,美国方面似乎并不看好说通过这次会议就可以迅速找出解决方案的说法:

“我不相信这样的会议能一开始就得到所有人都能够一致接受的意见。”佩雷诺说,“每个人都将带着自己的主意而来,而总统已经认识到,每个国家都将要行使自己的职责,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将接受同样的危机解决方案。”

很多经济学家表示这样的会议是必须的也是重要的,因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开始受到了影响。但是从美国政治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时机,其实是很糟糕的。

《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假如历史有任何的借鉴意义的话,奥巴马和麦凯恩都应该选择和这件事情保持一定的距离。

布什让人想起了美国历史上另外一位同样面临紧张经济局势的总统——赫伯特胡佛。“罗斯福很干脆的一点也不想和他有紧密联系,或者是和任何他希望去做的事情有瓜葛,因为他已经变得如此的不受人欢迎,而现在的形势也出现在布什总统的身上,”美国历史学家Robert Dallek说。

“在某些方面,他正在试图拯救自己的荣耀,但对于奥巴马甚至是麦凯恩来说,拯救布什的荣誉肯定是最后才去考虑的事情。”

奥巴马说这次会议将提供“一个增进合作的机会”,但是,“美国必须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国家也必须成为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

麦凯恩的经济顾问也说这次会议“一个重要的机会去促进经济复苏。不仅如此,它将还能够防止在未来发生相似的危机。”

现在的一个问题是,在布什政府在任的时间已经屈指可数的今天,不管布什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而其他领导人都可以指望着他的继任者可能推翻掉这一切,在这种种前提之下,布什究竟能够在这次会议上取得多少成效?

欧洲的期望——谋求秩序重建

美国曾经直白地将美元比作为“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

所以,虽然英国首相布朗在接受采访时依然对布什的领导力提出赞赏,但这已经不能掩饰欧洲和美国在这次会议上的不同野心。

丹麦首相拉斯姆森就是一位积极的倡导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国家元首。他也明确表示:“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需要一种新的金融体系。”

这种声音已经不在少数,在欧洲,呼吁建立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呼声愈发高涨。

在此之前,萨科奇一直在努力推进举办类似的会议。不仅如此,他还希望各国的领导人们能够重新审视1944年建立起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萨科奇表示,这次会议将“与其他举措一起帮助重建国际金融体系,并且因为更好的监管以及对参与者的更有效督察,将使得类似的危机不再发生。”

仅仅在几年之前,法国的声音不仅仅在华盛顿无人回应,在欧盟内部也是乏人问津。法国曾经因为拒绝了欧盟宪法谈判被深深的削弱了在欧盟内部的地位。

但今天,随着提出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议,就在美国宣布会议决定的时候,法国又重新——而且是带着欧盟一起,回到了外交的大舞台上。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亚欧首脑会议后就表示,当前金融危机提供了检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机会。他还指出,必须快速做出反应以抓住该机会。

全球金融危机之中,英国首相布朗逐渐被人视作是一个真正的领导人。他通过的银行拯救法案为欧洲及美国都树立了榜样。而虽然仍然对布什的领导力保持正面意见,但英国首相也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达了某种变革的意愿。

布朗在谈到新体制的具体形势时说:“我们需要一个和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样厚重的体系出来。我们需要一个全球经济的预警体系,所以要么是金融稳定论坛要么是货币基金组织,它们需要有效的监管资金在各大洲的流动。我们还需要一个类似于各个国家对自身进行监管的全球性监管机构,所以我们必须进行某种标准化会计的努力。我们还需要标准化其他一系列的问题。”

他保持了一定程度上的乐观态度。 “1940年代的人们表现出了创建一种新体制的远见。而我们只需要表现出同样的远见就可以了。” 在记者问到达到这样的目标的难度如何的问题时,他说。

其他国家的角色

在最近举行的亚欧首脑会议上,中国总理温家宝已经表示将积极参加这次G20会议。

温家宝在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认为,在世界经济危机蔓延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我们将积极参加华盛顿举行的国际金融峰会,并且采取合作和务实的态度,与其他国家共同商讨应对危机的办法,我们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取得成功。”

而白宫发表的声明也已经证实,让那些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也参与对付这次金融危机的行动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布什政府坚持这次会议应该包括发展中国家——这被认为是承认了这些国家正在面临的紧张局势。因为那些发达国家们现在正慌忙的把在这些国家的投资抽回国内以稳定自家的银行。

有分析说,任何由西方国家决定的拯救措施,都可能给这些新兴经济体增加危险,因为这些国家的银行们比西方国家的更加脆弱和危险。

诸如匈牙利、乌克兰都已经显示出了相同的问题——外国资本的迅速抽空,汇率急跌,而通胀急速加剧——这样的问题最近找到了冰岛,颠覆了它的银行系统,使整个经济步履蹒跚。冰岛国家破产这样的说法,早已不是空穴来风。

为了解冻信贷困局,缓解证券市场的紧张情绪,美国政府已经在这次危机中投入了数以亿万计美元以便组织灾难的进一步发展。

所有的这些遇到问题的国家都在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接洽以获得贷款用来稳定它们的银行。随着西方国家的愈加自顾不暇,一些经济学家说,危机的一长串名单将可能出现中欧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

已经有很多的发展中国家会来参加这个会议,他们说,“你们必须严肃的对待这件事情。”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Simon Johnson说。

欧洲和美国都能够直接为银行的破产提供直接的帮助,而这些国家则缺乏资源去直接救援。这意味着货币基金组织的角色将变得更加重要,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世界银行身上。这两个组织都将参加这次会议。

除了西方七国集团成员之外,二十国集团的欧盟、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韩国、阿根廷、澳洲、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大都会参加这次会议。对于它们来说,这次会议上,它们将不仅仅是看客而已。

危机年代的匆忙会议

举办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是上周末美国总统布什和法国总统萨尔科奇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巴洛佐会晤时匆忙决定的。

一些经济学家表示这次会议可能使市场发生一定程度上的稳定,即使这些领导人只是表示合作也是如此。“这次会议最好的方面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最坏它也不会造成什么危害。”马里兰大学教授Carmen M. Reinhart说。

但依旧有很多其他人怀疑说这次会议发生在如此匆忙的组织前提之下,将会造成相反的后果,他们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经过了一年时间的准备才召开的。

“一场想要产生真正解决方案的会议都是经过了数年的预先准备的,”原克林顿政府财政部秘书助手Edwin M. Truman说。“一个类似这样的只经过三个月时间准备的会议,将很可能产生相反后果。”

的确,这是一场准备的如此匆忙的会议,即使是白宫已经宣布了这次会议举办的时间,可它的具体地点都竟然还没有确定。

参加这次会议的领导人们将“就一系列改革的原则达成共识,”不仅如此,金融专家们将立即“把那些刚刚达成的原则充实起来,给骨头填满血肉”。峰会达成的原则性意见“将在会后的连串工作小组会议上作进一步的跟进与发展”。

不过,但也有学者说,打破原有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一个发展周期,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很难迅速转变成货币多元化的结算。

巴西财长曼特加也表示,同西方发达国家的机制(G7)以及欧盟内部机制相比,G20在处理类似危机方面,机制远远落后。“我们缺乏像G7那样的处理眼前这种严重危机的机制。”

但巴罗佐依然说,“最基本的目的是设立一些原则,并且在这些原则基础上开始进行讨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