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公司信任度亦喜亦忧
导语:最度课题

     在主板公司信任度研究之后,《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研究院对2004年上市的38家中小板公司的信任度状况做出了评价,并依据各家公司信任度得分从高到低制作出“2005中小板公司信任度排行榜”(见表)。结果显示,七匹狼(002029,SZ)和华帝股份(002035,SZ)以56.00的得分并列榜首,而德豪润达(002005,SZ)则以25.81的得分位居最后。按照经济观察研究院的标准,公司信任度得分的满分为100分。
  在主板公司之外独立地开展中小板公司信任度评价,不仅是由于二者来自不同的经济成分,由于中小板公司诞生的市场环境较绝大多数主板公司大不相同,也是由于相互独立地评价中小板公司和主板公司信任度有助于市场引入公司信任度竞争机制,在两个相互独立的市场空间,通过改善投资者态度,促进市场效率,实现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鉴于中小板公司所代表的民营经济成分是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且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借鉴发达和成熟市场的经验,从现在起,中小板市场应当具有比主板市场更快的发展速度。毋庸置疑,与主板市场一样,公司信任度也是决定中小板市场效率与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以上述38家中小板公司信任度得分为基础得出的2005年中小板公司信任度指数为43.86。该指数所采用的信任度标准与主板公司口径完全一致,目的是为了以同类比较的方法判断中小板公司信任度与主板公司的差异。与一个月前发布的代表主板公司信任度状况的“2005年上市公司信任度指数(37.7)”相比,中小板公司信任度指数领先6.16或16.34%。由此我们得出第一个结论:中小板公司信任度好于主板公司。
  这显然不是由于民营上市公司固有的信任度优势。必须承认,在上市之前,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普遍落后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至少有着信托关系狭隘、权利过分集中、组织架构不健全、内部控制系统不完善、会计信息不透明等特征。面对未来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民营企业上市所要达到的目的首先是缩小在公司治理方面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其次才是获得一个新的融资管道。中小板公司信任度好于主板公司的事实,证明这一目的是可以达到的。
  换一个角度讲,国内中小板市场是在充分汲取主板市场14年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小范围试点的方式设立的。尽管目前的中小板市场还栖身于主板市场,总体上的发行和交易制度与主板市场别无两样,但是,必须承认,无论是在具体发行条件、审核程序还是监管力度上,中小板公司诞生的市场环境已不同于以往的主板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中小板公司信任度好于主板公司的结果,体现了国内中小板市场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证明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可以提高公司信任度。我们看到,以往在主板公司范围内屡禁不绝的一些违反信托和不良信任度问题,诸如违规担保、控制性股东恶性占用公司资金、显失公允的关联方购销业务和重大非常项目交易以及涉嫌人为操纵利润的会计估计变更等等,在目前的中小板公司范围内几乎不存在。就一些普遍性的信任度事项而言,诸如非常损益依赖程度、公允坏账拨备差异率、高管非常离任比例、公允折旧、所得税公平税赋等,中小板公司对主板公司的领先优势亦颇为明显(见《中小板公司信任度总体领先于主板公司》)。
  不过,在肯定中小板公司信任度好于主板公司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经济观察研究院一年前的研究结果显示,上述38家中小板公司IPO信任度指数为56.28分,由此我们得出的第二个结论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小板公司年度信任度出现了不少的退步,较IPO信任度下降12.42或22.07%。其中,德豪润达(002005,SZ)、传化股份(002010,SZ)、中航精机(002013,SZ)三家中小板公司2005年信任度指数得分,分别较IPO信任度下降50.96%、45.06%和41.54%(见《中小板公司年度信任度低于IPO信任度》)。
  进一步研究表明,尽管目前中小板公司信任度好于主板公司,但随着一些公司业绩滑坡,在未来未必不会出现利用显失公允的资产重组、会计估计变更等手段人为操纵利润的违反信托以及不良信任度问题。况且,在高管报酬合理性、股东大会类别股东代表性、随会计报表一同披露的其他信息错报漏报等信任度事项上,中小板公司信任度已经显露出落伍于主板公司的倾向(见《中小板公司信任度存在七个问题》)。即使在一些暂时领先的信任度事项上,中小板公司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由此得出的第三个结论是,中小板信任度好于主板公司的原因,恐怕与其较短的存续上市时间有关。
  担心中小板公司信任度主板化不是多余的(见《警惕主板信任度重大问题在中小板出现》)。研究人员发现,虽然二者之间的信任度问题存在较大的重合性,但在尚未重合的领域,主板公司存在的问题在中小板公司未必存在,而中小板公司存在的问题在主板公司一定存在。这使人相信,目前中小板公司信任度似乎是一个不良信任度与主板公司渐次重合的过程。
  赋予中小板公司独立的市场空间恐怕是当前中小板市场建设最为紧迫的任务。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监管机构针对中小板公司出台的一系列游戏规则意味着中小板市场正在朝着独立的方向发展,但仅仅做到“独立运行、独立监察、独立代码”,并不是投资者心目中的独立性。毫无疑问,投资者才是股市的主人,除此以外,上市公司高管是投资者利益的受托人,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对投资者利益负有推定信托义务,承担推定受托人责任。只有在投资者看来是独立的,中小板市场的独立性才能真正成立。其中的关键显然是“独立指数”。
  既然信任度表示投资者对公司的态度,在独立指数之后,决定中小板市场发展的公司信任度才能更好地处于广大投资者的监督之下。表面上看,赋予中小板公司独立的市场空间较多形式上的意义,但如此形式足以鼓励中小板公司在与主板公司相互竞争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信任度治理,进而为中小板市场赢得实质意义上更广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作者为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