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下半年运行趋势报告(2005年8月)
导语:最度报告

一、1-7月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1. 上半年钢材价格出现历史性的转折
  持续走高36个月的钢材价格在4月份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1-3月钢材价格不断攀升,3月中下旬,到达本次价格周期的顶峰。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达138.33,价格为5756元,普线、螺纹钢、中厚板、热轧和冷轧板等品种的指数和价格均为历史新高。但是从4月开始,价格持续下降,代表钢材的两类品种长材和板材的价格下跌了1000多元,长材价格已经跌至成本价,板材价格下降已经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利润,一直到6月底,各品种价格先后开始转暖回升,表现最为明显的是长材产品,各地区到7月末,上涨300-500元,但是和3月底水平相比相差甚远。
  7月份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回升趋势明显,长材产品价格已经环比增长为正值,其他产品下跌幅度和上月相比大大降低。7月末,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为117.26点,比6月末回落2.59点,下跌2.17%。
  从主要钢材品种走势来看,长材价格开始上涨和板材大幅下跌趋势明显减弱。7月末,Φ6.5mm普线和Φ12mm螺纹钢价格分别比上月上涨138元/吨和173元/吨,涨幅分别为4.33%和5.48%;热薄板、热轧卷板、冷薄板、镀锌板分别比上月下跌189元/吨、144元/吨213元/吨和333元/吨,跌幅为3.77%、3.48%、3.33%和4.76%;中厚板、无缝管跌幅相对较小,分别为2.99%和2.34%。
  和去年年末相比,7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下跌了7.59点,跌幅为6.35%。八大品种中,除中厚板上涨1.34%以外,其他7大品种均呈现下跌走势。其中热卷板跌幅最大,分别为18.91%;其次为冷轧薄板和热轧薄板,分别下跌了9.02%和8.35%。
  2.国际钢材市场价格出现了分化
  7月份,国际钢材市场价格出现了分化,长材产品价格止跌,扁平材下跌幅度趋缓。CRU全球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23.7点,比6月末下跌6.3点,跌幅为4.8%。长材价格出现了下滑趋势停止,7月末,长材价格指数为124.8点,比6月末上涨了2.2%;扁平材价格指数为123.2点,比6月末下跌11.8%。
  分地区来看,亚洲地区跌幅持续增大。北美市场价格比6月末下跌7.8%,同比下跌26%;欧洲市场价格比6月下跌7.7%,同比下跌12.7%;亚洲市场价格比6月下跌10%,同比下跌10.7%。
  7月份国际钢材价格跌幅超过了国内市场,国内外钢材价差缩小。7月末,全球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比国内指数高6.44点,比上月末减少3.7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

二、钢铁上市公司半年报分析

  截止到8月10日,主要钢铁类30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已经公布14家。整体看来,钢铁类上市公司业绩较好,但是出现下滑的趋势。
  1.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等较去年同期都有所增加
  从主营业务收入来看,14家公司中除广钢股份主营业务收入减少之外,其他13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都在增长。14家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合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27798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7.70%。
  从利润总额来看,14家公司中10家公司的利润总额在提高,有4家公司利润总额在减少,这4家公司是首钢股份、安阳钢铁、广钢股份、大连金牛。不过,这14家公司利润总额的合计还是在增加,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20540.8万元,同比增长19.63%。
  从净利润来看,14家公司中10家公司的净利润在提高,有4家公司利润总额在减少,这4家公司是首钢股份、安阳钢铁、广钢股份、大连金牛。不过,这14家公司净利润的合计还是在增加,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9185.91万元,同比增长23.31%。
  虽然从整体上来看,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都增加了,但是增加的幅度是不一样的,上半年这14家钢铁类上市公司以上三项指标平均增长幅度分别是27.70%,19.63%,23.31%,可以看出钢铁板块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明显高于利润总额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说明钢铁行业的成本增长速度快于收入增长幅度。
  2.每股收益小幅增长,但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低于上年同期
  从每股收益来看,和去年同期相比,14家中有7家上涨,1家持平,还有6家下降,平均小幅上涨,同比增长率为1.21%。其中上涨幅度最大的是长城股份,同比上涨了183.12%,其次是凌钢股份、邯郸钢铁和新钢钒,上涨幅度分别为71.97%、62.82%和60%;下跌幅度最大的是广钢股份,同比下降60.61%,其次是南钢股份和太钢不锈,分别下降了5.926%和36.60%。首钢股份和去年持平。半年度每股收益超过0.5元的上市公司有邯郸钢铁、凌钢股份、酒钢宏兴、新兴铸管;在公布半年报中没有亏损企业。钢铁板块业绩明显优于上市公司整体情况。
  从净资产收益率看,和去年同期相比平均水平下降,下降幅度为11.44%。14家中有8家下降,6家上升。其中下降幅度较大的有南钢股份和广钢股份,分别下降了65.86%和61.17%。上涨幅度最大的是长城股份,上涨173%。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的企业有凌钢股份和酒钢宏兴,分别为11.87%和10.57%,此外,邯郸钢铁和新兴铸管也较高,分别为9.06%和9.94%。已公布的14家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49%,没有净资产收益率为负值的上市公司。
  从主营业务利润率看,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11个百分点,降幅为1.05%。14家中有6家上涨,8家下降。其中上涨幅度最大的企业有邯郸钢铁和凌钢股份,分别上涨了4.35%和59.42%,下跌幅度最大的是大连金牛和安阳钢铁,下跌幅度分别为22.93%和21.73%。主营业务利润率高于15%的公司有新钢钒和新兴铸管,分别为16.11%和18.05%;此外邯郸钢铁和凌钢股份也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14.26%和14.81%。
  综合以上,在已经公布半年报的上市公司中,后期盈利能力表现强劲的上市公司有邯郸钢铁、凌钢股份、新兴铸管、新钢钒和酒钢宏兴,而持续盈利能力减弱的企业有南钢股份和广钢股份。长城股份出现了扭亏为盈,后期发展有待观望。
  3.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总体上有所降低
  从短期偿债能力看,和全年同期相比,14家流动比率的均值有所上升,涨幅为0.82%,但速动比率的均值下降,下降幅度为14.71%。其中速动比率大于1并且上涨较大的企业有邯郸钢铁和凌钢股份,分别为1.04和1.89,上涨16.85%和28.57%,此外首钢速动比率也较高,为1.62;速动比率大于1的仅有3家。下降较快并低于1的公司有安阳钢铁、华菱管线和广钢股份分别为0.56、0.39和0.46,下降幅度分别为61.38%、51.25%和47.13%。总体来看,钢铁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并且持续降低。
  从长期偿债能力来看,和去年同期相比,14家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2.14%,上升了2.5个百分点,涨幅为5.06%。表明长期偿债能力总体水平也在降低。14家中有9家资产负债率在降低,5家在增加。其中资产负债率较低的企业有凌钢股份、本钢板材和新钢钒,分别为23.85%,36.06%和36.49%,而处于高位的有大连金牛、华菱管线、长城股份、广钢股份和南钢股份,分别为69.33%、68.96%、67.38%、63.51%和59.74%。值得注意的是,广钢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同比增长40.35%。  

三、钢铁行业运行效率分析

  1. 上半年钢铁企业实现产值和收入增加,但实现利润下滑
  今年上半年,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825.90亿元,同比增长31.31%;实现销售收入6187.78亿元,同比增长30.72%;产品销售成本5181.99亿元,同比增长32.80%;实现利税841.71亿元,同比增长26.24%;实现利润504.41亿元,同比增长27.62%。亏损企业由上年的11家增加到12家,亏损企业亏损额4.21亿元,同比增长48.06%(见图1)。
  从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变化趋势来看,从4月份以后,受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影响,实现利润逐月下滑,从4月份最高时的99.2亿元下降到6月份的66.4亿元。
  2. 银行对钢铁企业贷款限制较多,企业资金面偏紧
  由于钢铁产量增加以及原燃料价格上涨,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存货占用资金增加,再加上银行对钢铁企业贷款控制较严,今年上半年钢铁企业资金一直处于偏紧状态。6月末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存货占用资金2075.31亿元,比去年年末增长27.88%,同比增长35.66%。其中,产成品占用资金572.11亿元,比去年年末增长25.20%,同比增长40.37%。
  6月末,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的银行短期借款为1737.85亿元,比去年年末上升20.95%,同比上升21.67%;银行长期借款1138.79亿元,比去年年末下降2.37%,同比上升6.52%;资产负债率57.35%,比上年同期上升2.24个百分点。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应收账款净额为387.20亿元,比去年年末下降4.65%,同比上升2.73%;应付账款净额1163.94亿元,比去年年末上升26.18%,同比上升42.35%(见图2、图3、图4)。
  3. 15大钢厂产量增长较快,钢和铁的增幅高于重点企业平均水平
  2005年上半年,钢产量在500万吨以上(2004年标准)的15家企业产量保持较快,增幅虽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生铁和粗钢的增幅超过了重点企业平均水平。据中国钢铁协会快报统计分析,今年上半年15家企业合计,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6296.35万吨、7149.14万吨、和6430.05万吨,同比增长26.22%、22.09%和15.59%,分别比全国平均增长率低6.9、6.2和10.3个百分点;比重点大中型企业平均增长率高1.1、0.8和-2.2个百分点。占全国铁、钢、材产量的比重分别为40.62%、43.36%和37.14%。
  从15家企业钢铁产量增长情况来看,济钢、唐钢、包钢、首钢、莱芜和沙钢产量较快,生铁和粗钢产量增幅均在30%以上;华菱、马钢、武钢、本钢、安钢粗钢产量增幅在10%~30%;宝钢集团、攀钢、鞍钢、邯钢粗钢增长幅度较低,在10%以下。
  4. 15大钢厂效益明显好于重点企业平均水平,利润占7成以上
  大型企业规模、资源、结构优势凸现,其经济效益明显好于中小企业。上半年产钢量在500万吨以上的15家企业合计实现销售收入3347.90亿元,同比增长32.09%,占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的54.10%;实现利润368.57亿元,同比增长32.33%,比平均水平高4.71个百分点,占大中型企业的比重为73.07%,同比增加2.60个百分点;15家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1.01%,比重点大中型企业平均水平高2.86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15家企业销售收入均在100亿元以上,其中宝钢、鞍钢、武钢销售收入分别达到了893.03亿元、354.81亿元和248.40亿元。莱钢、鞍钢、济钢、包钢、攀钢销售收入增长最快,增幅在50%以上,沙钢、华菱、武钢、唐钢、本钢、马钢、邯钢、安钢、首钢增幅在20%~50%,宝钢集团增幅较低,为7.69%。
  从15家企业实现利润来看,上半年有8家企业实现利润超过10亿元,其中,宝钢136.78亿元,鞍钢70.81亿元,武钢42.56亿元,马钢25.32亿元。从实现利润增长情况来看,有13家企业实现利润超过了去年同期,华菱、莱钢、邯钢、鞍钢增长较快,同比增长率在60%以上;武钢、包钢、安钢、宝钢、济钢、唐钢本钢增长率在20%~40%;沙钢和马钢利润出现了负增长,同比分别下降2.77%和6.44%。鞍钢、宝钢、马钢、武钢的销售利润率较高,在15%以上;安钢、首钢、包钢、本钢等企业销售利润率较低,在5%以下(见图6)。

四、下半年钢铁行业运行趋势

  1. 钢材消费增长率可能下降,但仍会保持相对较高水平
  今年下半年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因素依然存在:一是从新开工项目和在建项目总规模等现行指标看,投资增长惯性依然存在;二是外贸对经济的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扩大;三是二季度以来工业经济增长有所加快;四是对上游产品的需求比较旺盛;

五是居民消费呈现稳定增长。

  总体来看,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长会比上半年放缓,但仍会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与此相应,钢材消费增长率会出现下降,但仍会保持较高水平。
  2. 钢铁生产仍将快速增长,钢产量将突破3.3亿吨
  今年上半年钢铁日产水平和增长率均呈逐月增加趋势。1-6月粗钢产量当月增长率分别为24.3%、21.2%、24.1%、25.4%、37.5%和33%。一季度钢的日产水平为86.42万吨,相当于年产3.154亿吨,但二季度平均日产水平上升到95.68万吨,相当于年产3.492亿吨。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钢的日产水平增长10.71%,生铁增长12.34%,钢材增长8.54%。6月份钢材的日产水平比1月份增长20.15%,钢的日产水平增长17.54%。
  今年下半年由于一些新建的板带材生产能力投产,钢铁产量仍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若按上半年平均日产水平91.08万吨测算,下半年将产钢16759万吨,加上上半年实际钢产量,全年产钢预计达33246万吨,比去年增加5266万吨,增长18.8%。如果按二季度平均日产水平95.68万吨测算,下半年国内钢产量将达17605万吨,全年产钢预计达34091万吨,比去年增加6811万吨,增长25%。
  3. 钢材进口压力加大,出口难度增加
  从今年上半年我国钢材进口趋势来看,从3月份开始钢材进口明显增加。1-5月平均日进口钢材7.08万吨,6月上升到8.40万吨,增长18.64%,考虑到国际市场下半年仍会处于供大于求状态,特别是独联体国家出口到美国、欧盟的钢材将遭到抵制,有可能转向中国。事实上,六、七月份已出现低于国际市场均价向我国出口的情况。如下半年钢材进口保持6月份水平,则下半年总进口量将达到1545.6万吨,全年可能达2867.6万吨,基本上与去年的2930万吨接近,这将对国内钢材市场尤其是板材市场带来很大压力。
  由于上半年国际市场钢材价格跌幅高于国内市场,国内外钢材价差迅速缩小,尤其是板带材价格已基本接近,我国钢材出口的价格优势大大减弱。再加上我国钢材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以及下半年可能出台的汇率调整,均给我国下半年的钢材出口带来负面影响。此外,由于我国钢材出口过于集中在韩国、美国、欧盟,有可能遭到抵制。因此,下半年我国钢材出口难度增加。若按上半年平均日出口量6.39万吨测算,下半年出口钢材1176万吨,全年出口钢材2333万吨,比去年增加910万吨,增长63.94%;若按6月份日出口量7.33万吨测算,下半年出口钢材1349万吨,全年出口钢材2506万吨,比去年增加1083万吨,增长76.13%。但下半年钢材出口要保持6月份水平有一定难度。
  4. 国内长材价格将企稳回升,板材价格将取决于国际市场走势
  从国内市场来看,下半年钢材价格有望走出低迷状态。从长材情况来看,与其关联度比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在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下增长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但仍会保持相对较高增长;从供给来看,下半年长材新增产能不多,加上新的钢铁产业政策发布后,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会加快,长材的供求基本能达到平衡。另外,由于钢材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得在目前价位下,90%以上的长材企业亏损。因此,下半年长材价格将出现回升。
  从板材情况来看,消费量较高的行业为机械、汽车、家电、电力等行业,这些行业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较小,仍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因此对板材的需求量仍较高。从板材供给来看,上半年板材产量增长较快,而且,下半年还有一部分产能陆续投产,对国内市场造成一定压力。随着我国钢材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我国钢材市场与国际钢材市场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尤其是板材走势受国际钢材市场影响更大。因此,下半年板材价格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国际钢材市场走势,以及能否控制住钢材进口、并保持较高的出口增长。

  (本报告作者为经济观察研究院研究员,实习生陈正茂对本报告亦有贡献)
  (本报告包括生产、进出口、投资、产业政策等内容,共17000字,本文为报告部分节选,如需全文,请与经济观察研究院联系,电话:64209022-135/173)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