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WTO,还有FTA
导语:蠀白

    在本月,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这预示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了全面实质性的运作阶段。从本月开始,中国与东盟7400多种商品开始下调关税、相互开放市场,到2015年,我国与东盟十个成员国绝大多数商品免除关税。如何抓住机遇?
    我们此前对中国企业有个调查表,题目是什么叫FT(free-trade area自由贸易区),有些企业的回答填的是美国联邦调查局;问什么叫东盟,有的企业家填的是中国东部联盟。中国企业家不仅脑子里要有WTO,还要有FTA。
    区域经济一体化正改变着世界贸易的格局,现在,向WTO组织备案的FTA去年年底有307个,是一个发展热潮。在我们的调查中,而对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中国99%的企业都没有看过。《货物贸易协议》签署来之不易,执行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希望大家能够坚定地、共同的执行这个协议。2004年11月15日,还签署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协议那就是《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此外还有与之相配套的服务协议以及投资协议,这四大协议都是中国东盟贸易区的法律体系。
    中国和东盟在去年11月29日签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叫做《推进中国与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这份行动计划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五年规划,写得非常详细。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从1992年开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全球区域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产物,今年四月份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访问了东南亚,并且在东南亚表示充满信心的表示,希望到2010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按照近三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来看,这一目标完全可以达到。随着中国和东盟市场的开放,必然带来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带来新的产业分工、产业合作。我们要尽快进入角色。
    (作者系中国北京-东盟之友商务顾问中心主席、东盟问题专家。本文根据作者7月4日在“中国-东盟工商领袖(北海)论坛”的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