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价格监测
1. 国内钢材价格总体狂跌,但长材市场初现反弹端倪
6月份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总体狂跌,跌幅远远大于5月份。6月末,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为119.85点,比5月末回落12.75点,下跌幅度创今年新高,达9.62%。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已经持续下跌3个月。
从主要钢材品种走势来看,热卷板价格跌幅最大,热轧和冷轧薄板跌幅次之,螺纹钢的跌幅开始减小。6月末,2.75mm热卷板和0.5mm冷轧薄板价格分别比上月下跌1003元/吨和892元/吨,跌幅分别为19.51%和12.24%;热轧薄板、镀锌板分别比上月下跌587元/吨、593元/吨,跌幅为10.49%、7.82%;中厚板、无缝管相对比较坚挺,只出现了微幅下跌。
尽管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仍处在快速下跌的通道中,普线和螺纹钢下跌的幅度在逐渐减弱。普线从第23周起,螺纹钢从第24周起,周环比下跌幅度明显逐渐减下,呈现回升态势,初现反弹端倪。(见表1、图1、图2)
2. 国际钢材价格指数持续巨幅下跌
和前几个月比较,无论是分品种还是分区域,6月钢材价格指数均表现为快速下跌。CRU全球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30点,比5月末下跌18.5点,跌幅为12.46%。这是钢材价格近期下跌以来,跌幅最大的月份。
分品种来看,前期价格较为平稳的长材产品也开始大幅下滑。6月末,长材价格指数为125.1点,比5月末下跌了15.1点,环比跌幅10.77%;扁平材价格指数为132.5点,比4月末下跌20.1点,跌幅13.17%。
分地区来看,亚洲市场走势转弱,今年来首次出现巨幅下跌,6月末亚洲价格指数128.3,比5月下跌21.4点,跌幅14.3%。北美市场由于库存逐步趋于平衡,压力减轻,价格跌势趋缓,6月末,价格指数为125,比5月末下跌10.52%;欧洲市场价格指数138.5,比4月下跌17点,跌幅10.93%。(见图3)
3. 重点区域市场价格动态
6月份板材市场出现巨幅下跌,本次下跌速度最快的为东北地区,下跌幅度较小的为西北地区。冷板(1.0*1250*2500)市场价格平均下跌1026元/吨,下跌幅度为15.34%。和6月初相比,下跌最大的区域为东北地区,其中本溪、沈阳、鞍山分别下降了1450元/吨、1350元/吨和1300元/吨,跌幅分别达21.17%、20%和19.40%,跌幅较小的区域有西北市场,兰州和银川下降700元/吨,跌幅分别为16.4%和10.45%。热卷(3.0mm,Q235/SS400)平均下降了936元/吨,下跌幅度为19.66%,和6月初相比,下跌最大的区域是东北地区,哈尔滨和天津分别下降了1300元/吨和1120元/吨,下降幅度为25.49%和23.57%,华东和华北地区跌幅也超过平均水平,每吨下降超过1000元,下降较小的为西北地区,西安下降700元/吨。
和月初相比,6月建材价格总体还是下降。螺纹钢下降最大的区域为东北地区,鞍山和天津分别下降了250元/吨和230元/吨,下降幅度分别为7.69%和6.90%;下降较小的区域为西南地区,重庆和成都分别下降了30元/吨和100元/吨,下降幅度为0.90%和2.96%;高速线材下降最大的地区为华中地区,武汉下降360元/吨,下降幅度为10.34%,次之为华东地区,上海和杭州分别下降了260元/吨和250元/顿,下降幅度超过7%。和6月下旬相比,市场价格出现反弹迹象,螺纹钢反弹较为明显的区域为华北和东北地区,上涨了约50-80元/吨,高线反弹较明显的区域也为东北和华北地区,其中鞍山上涨了70元/吨。
生铁的价格跌幅相对较小,和月初相比,重点监测的几个城市平均下降了66元/吨,下降幅度为2.82%;下降最大的区域为唐山地区,下降250元/吨,降幅为10.2%,安阳、鞍山和贵阳生铁的价格保持不变。
二、生产监测
1. 钢材日产量首次过百万吨,生铁产量月增长趋缓
2. 六成新增钢材来自板管带材增长
3. 中小企业钢铁产品产量增幅大于大中型钢铁
4. 原燃料供给紧张局面有所缓解
三、需求监测
1. 钢材消费量再创新高
2. 固定资产投资和下游产品生产快速增长
四、对外贸易监测
1. 钢材进口持续下降,钢坯出口再创新低
2. 板材净进口明显减少
3. 韩对我钢筋出口提出总量控制按月限制
五、投资监测
1. 钢铁投资增幅逐月加快明显
2. 国有企业投资比重下降,民营和外资企业投资增长加快
3. 钢铁投资中,国有企业的自有资金大大高于非国有企业
六、行业运行效率监测
1. 钢铁企业增收不增利
4月以来钢材价格持续下跌,5月份虽然钢铁行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均高于上月,但实现利润出现下滑。据中国钢铁协会统计,5月份列入统计范围的92家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24.53亿元,比上月增长5.2%;实现销售收入1087.55亿元,比上月增长2.7%;产品销售成本914.06亿元,比上月增长2.5%;实现利税146.07亿元,比上月增长2.9%;实现利润86.49亿元,比上月下降5.0%。
1-5月份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866.35亿元,同比增长29.84%;实现销售收入5165.82亿元,同比增长32.32%;产品销售成本4303.37亿元,同比增长35.66%;实现利税724.47亿元,同比增长23.24%;实现利润437.16亿元,同比增长24.52%。亏损企业由上年的11家增加到13家,亏损企业亏损额4亿元,同比增长48.89%。(见图4)
2. 产成品库存增加,货款回收率降低,应付账款增加
5月份重点大中型企业产成品库存增加,货款回收率降低,应付账款增加。5月末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存货占用资金1962.75亿元,比上月增长3.25%,同比增长22.01%。其中,产成品占用资金573.68亿元,比上月增长10.34%,同比增长27.74%,而5月份钢材同比增长率25.4%,环比增长率5.33%,5月末货款回收率为100.92%,比4月末下降3.42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上升3.73个百分点。
5月末,冶金重点大中型银行短期借款为1703.00亿元,比上月上升3.58%,同比上升22.16%;银行长期借款1217.59亿元,基本与上月持平,同比上升15.18%;资产负债率57.46%,比上年同期上升2.17个百分点。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应收账款净额为412.61亿元,比上月下降4.83%,同比上升7.20%;应付账款净额1116.76亿元,比上月上升2.97%,同比上升32.64%。
3. 15大钢铁企业经营状况
(1)15大钢厂钢和铁产量增幅明显高于重点企业平均水平
2005年1-5月,钢产量在500万吨以上(2004年标准)的15家企业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增幅虽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生铁和粗钢的增幅超过了重点企业平均水平。据中国钢铁协会快报统计分析,1-5月15家企业合计,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5194.93万吨、5912.91万吨和5333.85万吨,同比增长25.63%、21.42%和14.88%,比重点企业平均水平高0.78、0.9和-1.0个百分点,占全国铁、钢、材产量的比重分别为40.77%、43.43%和37.35%。(见图5、图6)
从15家企业钢铁产量增长情况来看,济钢、唐钢产量增长较快,这两家企业钢、铁、材产量的增长幅度均在30%以上;莱芜和沙钢生铁和粗钢产量增长较快,均在60%以上;首钢、包钢、华菱、马钢、安钢、本钢、武钢、邯钢粗钢产量增幅在10%~30%;宝钢集团、攀钢、鞍钢粗钢增长幅度较低,在10%以下。(见图7)
(2)15大钢厂效益仍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但差距缩小
今年前5个月,年产钢量在500万吨以上的15家企业效益良好,实现利润增长仍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但差距缩小。1-5月份,年产钢量在500万吨以上的15家企业合计实现销售收入2802.52亿元,同比增长34.74%,占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的54.25%;实现利润317.70亿元,同比增长31.68%,比平均水平高7.16个百分点,占大中型企业的比重为68.72%,同比增加3.95个百分点;15家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1.34%,比重点大中型企业平均水平高2.88个百分点。1-5月份15大钢厂利润增幅虽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但差距比1-4月缩小了5.22个百分点,1-5月份,宝钢、鞍钢、武钢销售收入超过了200亿元,其它12家企业除安钢外,销售收入也都超过了100亿元。其中,宝钢集团达到了760亿元。鞍钢、莱芜、包钢、济钢、沙钢销售收入增长较快,增长率在50%以上。
从15家企业实现利润来看,1-5月宝钢、鞍钢、武钢、马钢、济钢、华菱实现利润均超过10亿元,其中,宝钢117.04亿元,鞍钢61.04亿元,武钢35.42亿元,马钢22.37亿元。从实现利润增长情况来看,华菱、莱芜、包钢、邯钢、鞍钢增长较快,同比增长率在60%以上;首钢和马钢利润出现了负增长,同比分别下降16.09%和13.18%。鞍钢、宝钢、马钢、武钢的销售利润率较高,在15%以上;安阳、包钢、首钢、本钢等企业销售利润率较低,在5%以下。
七、未来市场预测
下半年,矿石、煤炭、废钢等供应依然紧张,价格不断上升,钢材成本居高不下,直接限制下半年钢材价格的下降空间;同时,国内需求总体旺盛,但是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表现各异,由此下半年钢材不同品种上行空间和时间出现分化。总之,下半年钢材价格不会再出现长时间的下滑,而是前期以横盘整理为主,后期扁平材中部分产品小幅上升。
1. 板带市场
板带材的需求依然旺盛,是下半年板带材价格走势的主要驱动力。下游行业出现较好的增长势头,汽车行业生产和市场消费明显加快,到5月为止,累计同比增长率为5.43%,比4月份高0.93点;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13.3%,和1-4月相比增速放缓,但是机械行业总体经济运行仍处于良好态势,表现为生产、销售稳定增长,市场需求旺盛,产销衔接良好,出口交货值强劲增长。造船行业增长逐渐放缓,但是增长率仍处在高位,家电产品生产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从行业总体来看,对板材的需求仍能旺盛,但是需求逐渐减弱。因此,预计七、八两月的板材价格会出现明显分化,用在汽车、家电上冷轧薄板可能会快速反弹,用在机械、造船等行业的中厚板价格会保持在低位运行。热轧板卷的价格除了受其使用方向影响外,可能影响更大的因素是大量产能的释放,七、八月乃至下半年价格难以反弹。
2. 长材市场
6月底,长材产品价格局部地区出现反弹,这种反弹是成本支撑的作用,大量的生产商和贸易商难以为继的本能反应,不得不提高市场价格以维持企业的生存。在一段小幅反弹过程中继续大浪淘沙,一些没有实力的企业陆续出局,最终市场保留这些有规模和有实力的长材生产企业。下游主要需求行业很难帮助长材生产企业走出低价的困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断降低,前两年的旺盛局面短期内难以再现。供大于求的长材市场格局短期内不能快速改变,由此,经济观察研究院认为,七、八月份长材市场价格不会大幅反弹,而是在低利润空间中长期震动为主。
(本报告作者为经济观察报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