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前瞻
导语:贀经资讯

“龙芯”产业化期望过高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龙芯系列产品的总设计师胡伟武近日公开驳斥龙芯侵权。外界对于龙芯2号的侵权质疑起源于美国的市场研究公司In-Stat的一份报告。胡伟武表示,“龙芯处理器每一行代码都是自己写出来的”。
    经济观察研究院认为,在自主知识产权纷争暂告一段落后,龙芯未来的市场应用是更应得到关注的问题。尽管目前龙芯产业化已经有了基本的时间表,9月份将有小批量的生产给单位试用,但外界对龙芯产业化的关注和期望过高,其实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博客应寻求清晰的商业模式
    由方兴东创办的博客中国网日前正式更名为博客网,并宣称将在所谓的“互联网2.0”时代超越新浪和搜狐等传统门户网站。同时他透露,博客网继获得软银投资的50万美元启动资金后,目前正打算引进第二轮风险投资。
    经济观察研究院认为,博客作为一个互联网上个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符合时代对人性化的渴求,其前途已经被广泛认可。博客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寻求到清晰有效的商业模式,以避免重蹈传统门户网站发展初期的覆辙。

手机铃声市场未老先衰
    在手机铃声热潮的发源地英国和欧洲其它国家,人们对购买手机铃声的热情正在逐渐褪去,很大一块市场正在消失。而在美国,手机铃声业务还处在相当初级的阶段,铃声热潮甚至在席卷大众市场前就已停滞不前,仅有1/10的手机用户在购买音乐铃声。
    经济观察研究院认为,中国在经历了手机铃声市场的高速发展之后,也正在进入一个徘徊期,市场有待新业务模式的不断探索来激发。

中国纺织品企业料将进入艰难调整期
    商务部外贸司近日就中美纺织品问题提醒中国相关企业,应随时关注商务部网站发布的预警信息,同时也要增强风险意识。与此同时,农业部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监测显示,1至5月,我国棉花累计贸易逆差高达7.19亿美元。国内价格走势方面,截至6月27日,国内328级棉花销售价格周均价上升到13351元每吨,比年初上涨18.5%,预计全年供求缺口有进一步扩大趋势,这意味着中国纺织品企业还将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这无疑给已经经历欧美贸易设限、人民币升值考验的中国纺织品企业造成更为不利的影响。
    经济观察研究院认为,迫于国际贸易形势和企业自身生存需要,中国纺织品企业将进入一个艰难的调整期。转变纺织品出口增长方式,不断优化出口结构,向多生产和多出口高附加值产品的方向努力才是中国企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煤炭市场下半年可能趋冷
    国资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32家煤炭行业国有重点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98.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30.9个百分点。同时据来自四家煤炭出口公司的统计,上半年,全国煤炭出口完成3638.6万吨,同比减少800.0万吨,煤炭出口继续呈现加速萎缩趋势,下降速度已经超过了18%。
    针对煤炭行业利润下降和出口持续萎缩的情况,经济观察研究院认为,这符合国家近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的政策,同时由于前期投资过猛,煤炭市场在下半年将出现区域性过剩的局面,市场将进入一个平稳下行的状态,煤炭价格将有一定程度的下跌。同时,为保证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整合的力度势必加强,中小煤矿的生存将面临相当考验。

原油对外依存度今年继续放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最新研究报告称,今年我国的原油需求将达到3.18亿吨,同比增长9.7%。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原油生产8979.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8%。而该报告预计,今年我国全年原油产量可达到1.83亿吨,增速为4.1%。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仍需要进口约1.35亿吨原油,同比增长12.5%,2005年进口依存度将超过去年40.5%的水平。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6342万吨,同比仅增长3.9%。这意味着今年下半年我国原油进口将为7158万吨,较今年上半年增加12.87%。经济观察研究院认为,在中国原油生产能力无法与原油需求实现同步增长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依靠进口来实现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

汽车市场将继续调整
    发改委公布的上半年工业经济效益统计显示,汽车行业为上半年国内工业利润下降最大的行业之一,下降幅度达到48.8%。而去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利润增幅达12.6%。同时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增长迅速,1-5月份累计出口汽车达到15万辆,同比增长438%,但进出口汽车的巨大价差导致2005年1-5月份出口金额依然只有进口金额的35%。
    国际油价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央行升息、行业扩张过快等因素都对国产汽车行业造成影响,也不排除为了快速占领国外市场中国企业舍弃了一部分利润空间。经济观察研究院预计,在油价因素和人民币升值因素还未被市场充分消化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市场还将继续一段时间的调整期。

新兴市场开始对我3C产品反倾销
    欧盟CDR制造商委员会已正式向欧委会提出申诉,要求对原产于中国、马来西亚和香港的一次性可刻录CD盘(可能包括一次性可刻录DVD盘)进行反倾销调查。同样遭受反倾销抵制的还有中国的彩电和空调产品,在中美及中欧之间的贸易纠纷有进一步升高趋势的同时,连土耳其、伊朗、泰国等对中国进口家电也采取反制措施。
    经济观察研究院认为,欧盟和美国对中国IT和家电产品的反倾销抵制近来有蔓延趋势,中国在反倾销调查来临之时必须要重视并且积极应对,避免出现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的结果出现。同时对于土耳其等国家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也要引起足够重视,新兴市场一旦失守对中国贸易的格局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美联储料将再次升息
    美联储8月9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从3.25%提高到3.5%。这一利率水平是2001年8月21日以来的最高点。这是美联储自去年6月30日开始至今连续第10次提息。美联储发表的简短声明说,即使这次提息之后,货币政策仍保持着对经济的刺激性。具有刺激性的货币政策和强劲上升的劳动生产率将继续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经济观察研究院认为,从美联储发表的声明来看,“循序渐进”的升息步伐并没有趋于停顿的迹象,此次升息也与市场预期不谋而合。美国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分别为3.8%和3.4%,高于市场预期。同时面对国内消费的增长和就业市场的复苏,并且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利好影响,相信未来美联储将继续以升息来缓解面临的通货膨胀的压力。

汇改相关政策料将快速推出
    在人民银行7月21日宣布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仅仅20天内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其中包括:上调境内商业银行美元、港币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调高个人因私购汇的额度;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和各种外汇衍生产品,尽快开办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推出人民币对外币掉期等产品;鼓励中国在双边贸易中采用本币结算,以降低汇率波动的风险和成本,提高人民币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经济观察研究院认为,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不是简单的人民币升值、贬值问题,而是关系中国各经济层面的重大问题。因此改革政策的出台必然会伴随一系列相关政策的诞生。其中将主要包括对我国外汇市场新交易项目的推出、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完善、进出口公司的汇率风险规避体系。同时,相关政策还会偏重于减少海外游资进入中国豪赌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以及鼓励出口商在渐渐失去的价格优势面前转换竞争优势。

降价不能成为医疗改革的出路
    24家医药行业协会因嫌发改委拟推出的药品降价方案降幅过大,联名上书国务院之后,最新药品降价方案迟迟未见出台。有媒体披露,发改委原方案中平均降价60%的降价幅度可能调整为40%,原定降价幅度较小的外资企业相关品种有望调整为与国企品种保持同等降幅,但降价方案本月仍难出台。
    经济观察研究院认为,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健全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而降价并不能成为医改的救命稻草。药价虚高的现状与现有的医疗机构制度息息相关,不真正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在医药卫生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医疗保险体制改革以建立医疗费用的约束机制,单纯的讨论降价幅度只能成为治标不治本的一时之计。

今年铁矿石进口增长将大幅回落
    今年上半年,我国铁矿石进口1.3亿吨,同比增长34.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6个百分点。由于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以及海运费大幅下跌,上半年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为68.2美元/吨,同比仅上涨3.2%,增幅比去年回落82个百分点,远小于年初预期。
    经济观察研究院认为,下半年铁矿石需求增势将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从供给方面考虑,国内铁矿石增产积极性较高,预计全年生产3.7亿吨,同比增长19%。受供需因素影响,进口铁矿石价格增幅比去年将有较大回落。经济观察研究院预测,今年铁矿石进口增长将大幅回落,全年可能不超过2.4亿吨,净增加3000万吨,同比增长约15% ,比去年同比增长率降低25个百分点。

印度钢铁业崛起值得重视
    印度钢铁部部长近日表示,未来5年,印度钢铁行业需投资230亿美元。按照计划,印度2010年钢产量将增至6,500万吨。2020年将增至1亿吨。目前印度钢铁企业的扩张计划如果得以实施,到2012年左右其粗钢产能就会达到1亿吨。2004年印度粗钢产量为3,262万吨,在全球名列第九。作为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印度钢铁消费的潜力无疑是十分巨大的。而印度的钢铁企业似乎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经济观察研究院认为,印度钢铁业的发展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方面印度钢铁产能在短时期内迅速增长,有可能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并对国际市场造成冲击;另一方面,印度钢铁产能的扩张势必带来对铁矿石需求的迅速增加,并影响到铁矿石出口。
  
银行个人消费贷款料将全面收缩
    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近日停办了五类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前几年曾经红火的不少个人消费贷款项目已经成了商业银行的“鸡肋”,中、农、工、建四大行的许多支行信贷部门已经停止了这些业务的办理。
    经济观察研究院认为,多类型、全方位个人消费贷款是完善的银行服务应该提供的,但现阶段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不符合市场实际,同时受到实际操作和需求方面的制约,缺乏与之相配套的个人信用环境,因此,银行个人消费贷款料将全面收缩。
   (本栏目内容由经济观察研究院金晶、刘小兵、罗静提供)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