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贸易与多边货币格局中的人民币走势预期
导语:褀察

    近两年来,我一直坚持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利益大于短期损害,并相信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内供给结构能否在实行浮动汇率机制之后做出有利于市场竞争的调整。现在依然如此。
    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起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紧盯美元,而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浮动。显然,关注人民币的未来走势不能单纯以美元的角度,或者仅仅关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与否,而必须同时关注人民币对其他储备货币的走势。
    其现实意义在于,如果人民币对欧元的升值幅度大于对美元的升值幅度,或者人民币对欧元的升值幅度大于美元对欧元的升值幅度(这几乎是一码事——作者注),那么,国内企业对欧盟出口所遭遇的升值压力必然大于对美国出口的升值压力。与此同时,人民币对欧元较大幅度的升值将加大欧洲游对中国游客的吸引力。
    不仅如此,一旦欧元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大于对人民币的贬值幅度,在对人民币升值构成进一步压力的同时,考虑到欧盟是美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这将对美国更加不利。加上中国出口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较为有限,因此,我相信,在人民币汇率浮动后的美元、欧元、日元及人民币四边货币格局中,理论上讲,美国有可能是个输家。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8月10日正式披露了一篮子货币在选取以及权重的确定时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考虑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主要交易国家、地区及其货币。周小川说:“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是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付息)、外商直接投资(分红)等外经贸活动中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的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并分别赋予其在篮子中相应的权重。”他同时介绍说,美元、欧元、日元、韩元是主要的篮子货币。
    我相信,一篮子货币实际上主要应当由美元、欧元、日元这三种货币构成。尽管欧盟、美国、日本、香港、东盟、韩国是中国的前六大贸易伙伴,其合计贸易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70%以上,人民币所参照的一篮子货币必然以这些国家的货币为主,但是,港元、韩元以及东盟各国货币不是世界货币或储备货币。
    那么,人民币对以上三种货币的汇率可以保持均衡的走势吗?
    一般地说,双边贸易的中方顺差越大,人民币对其逆差国货币的升值压力就越大。理论上讲,由于中日贸易长期存在中方逆差,因此,人民币对日元几乎不存在直接的升值空间。但是,现实中的人民币对日元汇率是伴随日元对美元的走势而间接展开的,或者随日元对美元贬值而出现人民币对日元升值,或者随日元对美元升值而出现人民币对日元贬值,或者在日元对美元较少升值而人民币对美元较多升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对日元不仅不贬值反而小幅升值。
    应当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人民币对欧元汇率远比人民币对日元汇率重要得多。由于中美贸易的中方顺差在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当中位居第一,因此,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压力理应是最大的。由于中国与欧盟贸易的中方顺差相对较少,因此,人民币对欧元的升值压力似乎不应大于美元。但是,由于美元对欧元同样有升值压力,因此,在美元对欧元升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不仅不会大于对欧元的升值幅度,反而会出现人民币对欧元升值幅度大于对美元升值幅度的情况。
    上述判断已得到市场初步验证。按照纽约外汇市场8月2日欧元对美元交易价格1∶1.2165计算,与年初1∶1.3635相比,在过去7个月当中,美元对欧元累计升值10.781%。如果按照同日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1∶8.1032以及比照美元对欧元汇率折算为欧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格1∶9.854计算,与年初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1∶8.2765以及比照美元对欧元汇率折算为欧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格1∶11.285相比,人民币对欧元累计升值幅度高达12.68%。
    考虑到今年以来出现的美元对欧元升值趋势,虽然8月初美元对欧元一度小幅贬值,导致实行浮动汇率后的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有所加大,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只要美元对欧元重新回到升值的轨道,这种由于欧元对美元升值而出现的人民币对美元间接升值就不会延续下去,市场依旧表现为人民币对美元的直接升值,毕竟中美双边贸易的中方顺差并不会由于人民币对美元2%的升值幅度而明显减少。
    考虑到英国为避免两次恐怖袭击后可能出现的经济减速而最终做出减息的决定,加上欧元与英镑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我相信,国际外汇市场将会沿着年初以来形成的多边货币汇率走势发展下去,即欧元继续对美元贬值,确切地说是以小于美元对人民币的贬值幅度继续贬值下去,人民币对欧元的升值幅度将更高。
    我宁肯相信,进入4月份以来出现的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的原因主要是人民币对欧元越来越大的升值幅度导致的,而不是由于欧盟对进口中国商品设限导致的。如果人民币对欧元出现更大的升值,将进一步影响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过,欧盟未必能够全面变现人民币对欧元大幅升值后带来的收益——在升值有利于中国增加对欧盟进口的同时减少自中国的进口以至于削减与中国的贸易逆差。事实上,除了已透露的进口波音787型商业飞机以外,根据不久前中美贸易部长级会谈达成的结果,下半年中国自美国进口的谷物、棉花甚至牛肉都将明显增长。
    不过,上述认识并不改变我一贯坚持的观点。如果真的随人民币升值不断弱化行政干预措施,强化市场机制,促进企业之间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并由此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那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利好必将得以实现。
    (本文作者为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