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排序新闻搜索”Google可能的
导语:最度商业标杆

    商业模式和前景孙立林现在,Google计划建立一个数据库,对全球新闻媒体过去的记录和可信度进行比较,对搜索结果中的条目进行相应的调整。Google将根据对所有新闻媒体发表稿件的质量、数量进行连续的监测,建立该数据库。这一数据库还保存着每家新闻媒体的员工数量、网站的访问量等数据。Google将考虑所有这些因素,根据它正在开发的公式进行计算,生成一个值,这个值将被用来对新闻搜索结果进行排列。Google的专利申请还表明,这一系统也可以用于其它搜索结果,而不是仅仅能够用于新闻搜索,因此,在未来,产品和服务可能根据价格和相关厂商的信誉出现在搜索结果上。
  Google数据库计划标志着Google本身不仅发展为全搜索,更有发展全方位超越门户形式的态势。由于搜索本身的特性,以及Google提供的新闻定制、快讯、图像、大学、地图等等服务,已经越来越呈现为新媒体的形式。
  可以看到,搜索引擎收费模式目前主要包括广告收入和竞价排名等形式。左侧排名对于搜索引擎而言一直以来都试图呈现出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尽管由于SEO的大量介入使得作弊日益增长,但总体来说左侧排名这一主要服务保持了相对客观性。而收费的排名机制尽管盈利模式清晰,但还是严重损害了搜索引擎的生存基础,并不是理想的盈利手段。
比较搜索引擎市场,Google的优势在于其后发的平台品牌优势和创造力。而在技术层面上来自于MSN的强力挑战,使得Google在此方面呈现了些许的弱势,所以不难看出,只有通过不断推出新服务来巩固、提升其在产业环节中的地位,聚拢更多的高粘性用户才是其真正的发展之道。
  Google试图建立的可信度监测数据库,实际上是Google对其产业位置调整的一次努力。从传统来看,网络搜索引擎充当的只是一个信息收集表现工具的作用,处于传统媒体、通讯社等等媒体环节的绝对下游地位,真正有价值的客户对其忠诚度和信任度远逊于高品质的传统媒体。而一旦这一数据库成功建立,将从第三方的角度建立其绝对客观权威的媒体地位,吸引大量的高端用户,将自身定位于传统媒体的标准入口,类似于学术界的SCI或者EI等等权威的全文检索方式,事实上Google已经推出了scholar频道,但并未试图在学术领域挑战SCI的权威性,实为明智之举。
  无论Google是将该算法或数据库利用于新闻搜索领域,还是将陆续应用于其他搜索,这一企图无疑将面临重重困难阻力,当前仅仅只是引用通讯社的稿件就已经引发了法新社的强烈反弹,一旦Google试图改变产业规则,将自己置于传统媒体的上游位置,将面临更多问题,同时用户对于该种商业模式的认可度能否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到Google理想的程度,值得怀疑,因为该种商业模式从短期来看给用户带来的价值以及其与包括广告、竞价等在内的盈利模式之间的互动关系并非完全的正相关系。
     看来,Google对该数据库监测的努力是试图在产业环节上卡位,并无明显提升用户粘性的短期收益。Google的价值在于形成“全搜索”同时挑战门户,逐渐过渡为全新的媒体,充分利用其互动性和用户粘性获得广告和衍生收入的快速持续增长。
  Google目前所收购并推出的picasa keyhole等是深具战略意义的举动,可以在未来形成真正全覆盖的网络应用服务王国,其股市居高不下,存在一定泡沫,会正常回落而不会影响其盈利,易观国际认为,整体搜索引擎市场长期看好。
  Google此次动作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于MSN,MSN采取另外一种思路来整合IM等各种网络应用,从这一角度与Google竞争,同时微软强大的技术优势以及后发优势将构成巨大威胁。
  在另一方面,Google的主题新闻搜索数据库及其技术专利可能会湮灭在诸多应用之中,或者尽管应用在了新闻搜索甚至其他搜索中,边际效应不明显。(本文作者为易观国际顾问分析师)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