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GE试水广东中国移动要打3G“时间差”?
导语:最度商业标杆

  虽然面临各种不同的声音和压力,中国移动的EDGE网历经一年多的反复论证和低调建设,终于在今年的电信日前夕向外界正式展现了它的真实面貌。2005年5月12日,广东移动宣布其有“准3G”之称的EDGE 2.75代网络开始在广州、深圳、东莞三地大规模试商用。
  EDGE作为GPRS的一种增强版本,其本质上还是属于GSM演进网络技术,与未来的3G网络没有任何的必然联系。由于受整个产业对未来3G产业进程普遍持利好态度的挤压,自移动透露上马EDGE意向以来,就受到了业界的关注和质疑。而这次EDGE试商用不仅使得业界再次聚焦拷问EDGE的产业价值,也使中国移动在EDGE的投资上变得更加敏感谨慎。
  从移动来讲,一方面由于中国移动的GPRS在与中国联通的CDMA 1X的对抗中,在数据业务要落后半步,在其看来希望EDGE的出现可以完成阻击CDMA 1X的任务,稳定中移动现有的高端用户群体;另一方面,通过在关键市场地区布局号称“准3G”EDGE业务,提高数据业务竞争力,希望可以培养用户对移动未来3G应用的兴趣,从而在未来3G竞争中掌握更多主动。
  而在业界看来,中移动此时宣布EDGE试商用的竞争意义大过实际应用,仅仅在三地试商用,缺少相应的用户规模和区域覆盖必然导致缺乏实际的盈利价值,此举纯粹是在竞争战术上的考虑。但同时也认为以中移动的实力,保持在区域范围内的EDGE投资,一方面可以缓解联通CDMA 1X网络的数据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在3G牌照还不明朗的局势下,通过控制EDGE的商用规模可以达到攻防兼备的效果,从而争取3G前夜更好的竞争态势。

业界质疑,EDGE低调小范围试商用

  2005年5月12日,广东移动宣布其在广州、深圳、东莞三地的EDGE网络升级都已经顺利完成,并开始正式提供试商用服务。据广东移动市场经营部副总经理徐刚介绍,其理论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为473.6Kbps,是GPRS的4倍。同时为了配合网络升级,广东移动同期推出多款支持EDGE技术的高端手机,以及多款EDGE无线上网卡,并且联合英特尔以及包括联想在内的多家笔记本厂商进行联合销售。
  而在中国移动透露上马EDGE的消息后,业界却普遍对此并不看好,从技术角度、生存周期、终端支持以及投资价值等各个方面的质疑EDGE的升级价值。
  许多专家认为和分析师认为,首先从技术方向来看,由于EDGE是一种GSM的升级过渡技术,尽管EDGE相比GPRS在频谱利用率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EDGE厂商所提供的理论传输速率仅仅具有参考价值,再加上EDGE沿用GPRS的做法,占用大量无线资源,高峰期间依然存在无线语音业务与数据业务相互影响的局面。
  美国AT&T无线在EDGE方面就曾遭受大批用户投诉,反映EDGE的接入速度过慢,据AT&T发言人解释,由于EDGE在调配网络资源的时候会自动转换到GPRS网络,从而会对EDGE业务使用造成影响。
  其次,由于所有的3G技术都是CDMA制式,而GSM、GPRS和EDGE却都是TDMA制式,所以EDGE不可能平滑过渡到3G,由于受将来3G技术的挤压,EDGE具有的可行性生存周期很令人担忧。
  第三,网络的升级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配合,要真正应用尤其需要良好的终端支持,虽然在中国移动看来,升级现有网络到EDGE的升级成本不会太高,但如果其在全国全面铺开,终端等各方面EDGE产业链的整合改造,将会使得移动整体成本激增,不堪重负。而且没有可行的盈利模式,虽然网络的升级可以使得移动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具有很大的重复投资分险。福建移动杨慰民博士就曾透露,GSM基站全网更新到EDGE基站是不太现实的,运营商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
  对此,诺盛电信咨询电信高级分析师韩小冰认为,中国移动对EDGE可以说“蓄谋已久”,但在广州的试商用只是小规模的示范应用,绝不会大规模的投入应用。
  而与此相应,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也很清楚地向外界表示移动对于EDGE的态度,由于3G临近,中移动希望能够避免在过渡性的2.75G移动技术(即EDGE技术)上投入过多资金。因此,尽管不少地方移动公司都提出了引入EDGE的申请,但中国移动最后只把用户通信消费能力最强、数据业务的需求量最大的广东作为试验田,首先小范围的进行EDGE网络建设。

战术武器,竞争意义大过实际应用

  虽然有诸多的掣肘因素,中国移动的EDGE 2.75代网络还是在广州等三地投入试商用,并向外宣称EDGE作为3G到来之前的最优解决方案,最主要优势在于“快”——上网速率快、无线数据传输速度快。
  “由于受业务用户规模,运营区域的限制,以及缺乏完善的终端产业链支持和明确的盈利模式,中移动强调EDGE的高速无线数据业务更多的是一种竞争战术的考虑,象征意义很强。”易观国际电信高级分析师周屹分析说,“移动此举直接目的是为了在关键市场区域同联通的数据业务竞争,缓解长期以来GPRS对抗CDMA 1X在无线数据业务上的竞争压力。”
  而据记者了解,广东市场在全国来看,客户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名列首位,大致占全国无线数据业务总体需求的1/7。以往由于移动GPRS的技术表现差强人意,在广东许多地区的市场上GPRS无线上网卡已经销声匿迹,退出同联通CDMA 1X的直接对抗,而联通的CDMA 1X上网卡随处可见。据广东联通内部高层人士向记者透漏,其数据业务收入每月的增长量都在20%以上,旺季期间仅无线上网卡业务每月便激增近1万户。
  广东市场向来就是移动的根据地,是中国移动的精耕细作、重中之重的省级市场。中国移动拥有占广东近80%的手机用户和大批高APRU值的优质商务客户,而这一批商务用户正是对无线数据业务最主要的需求人群。GPRS的表现显然不能使这部分的高端客户满意,由此致使大批优质客户流向联通。
  在这种情况下,EDGE的试商用在业界看来,中国移动此举竞争意义大过实际应用的价值。据广东移动提供的现网实测显示,EDGE平均下行速率可达到200Kbps,平均上行速率可超过80Kbps。并且EDGE在稳定性和接通率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广东移动的EDGE2.75代网络将同样适用于标准的2G业务,而且EDGE、GPRS和GSM业务之间不需要固定的信道分配。因此,EDGE可以兼容GPRS一起使用,在没有EDGE2.75网络覆盖时客户可以继续享受GPRS服务。
  “通过对一线城市、重点市场的EDGE布局,一方面可以稳定现有的高端用户群体客户,提高同联通在无线数据业务领域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仅在小范围的商用,可以控制投资风险,避免大规模的投资带来监管部门和股东对重复投资的质疑。”诺盛电信咨询电信高级分析师韩小冰认为,这次移动在电信日前夕这个敏感的时期推出这一服务,对中国移动来说“利大于弊”。

战略考虑,3G前夜胜负手

  “虽然3G牌照现在还是雾里看花,但将来3G到底该如何布局,是所有的运营商现在都在认真谋划的头等大事,所有的新业务在一定程度上都要为将来的3G战略考虑。”易观国际电信高级分析师周屹认为EDGE是移动3G战略的一部分,“移动的EDGE试商用不仅是在竞争战术上的考虑,更多的是服务于整个移动的3G战略。”
  水清木华研究中心分析师张明杰认为,3G时代对用户来讲是“应用为王”。高速丰富的数据业务是未来3G时代的特色,虽然EDGE在技术上还处于GSM时代,与3G截然不同,但EDGE的核心是提升数据业务应用,中国移动很大程度上通过EDGE引领3G应用概念,进行3G数据业务的提前练兵。
  广东移动前总经理李刚在EDGE投入试商用之后,即刻带着广东地区丰富的数据业务经验上京赴任,同时中国移动调整了相应三省一市省级公司领导职位,业界猜测此番人事变动是中国移动针对将来的3G重要人事战略布局,李刚临行之前透露EDGE只是未来3G的过渡性产品,“EDGE的主要作用是培养用户对3G的兴趣”。
  “在我们所做的针对3G用户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绝大多数用户看好未来3G技术,但对3G应用大都表示不会立即使用,而是暂时会持币观望。”诺盛电信咨询电信高级分析师韩小冰说道,“市场同技术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在3G上马后消费习惯的培养和相关产业的完善都尚需时日。所以EDGE在一定时间内具有很大的市场生存空间。同时,对中国移动来说3G建设需分阶段进行,EDGE的局部重点市场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在向3G过渡的技术市场优势。”
  在张明杰看来,中国移动在目前3G牌照局势不明晰的局面下,EDGE的小规模试商用对中国移动来说是一招连消代打、攻防兼备的妙招,一方面如果3G牌照即刻发放,2G的网络和应用短时间内还会并存,小范围对EDGE的投资风险完全可以控制,并且可以让升级后的EDGE继续为用户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如果3G牌照不能很快发放,中移动对EDGE的投资则可以在一线城市继续扩大,保证同联通在关键市场上数据业务的竞争。
  显然,无论是从用户还是运营商角度来看,在竞争激烈的电信市场中,EDGE作为中国移动3G前夜的胜负手到底能拥有多大生存空间,最终决定还得看中国3G产业进程的评判。
(本文作者为本报记者)

链接

什么是EDGE?
  所谓EDGE,它的全称为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lobal Evolution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