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业的品牌构建
导语:一栏

    从品牌建构的观点,中国民航业如何同心协力塑造形象与影响力,同时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中,迅速提升竞争优势?这种集体的努力,长期而言绝对有利于在国际舞台提升中国民航业的地位,短期说来,也裨益于百姓消费者的贴身福祉。
    首先,我们不妨放开心胸回顾今年全球航空公司的排行榜。这是一家设立于英国伦敦名为Skytrax的私人公司,由一群对航空界钻研甚深的资深专家组成,在1989年成立后,为全球超过二百家以上公司提供咨询顾问服务。它同时也以其设置的评估基准,针对各公司在空中飞行与地勤配备提供的实质产品与服务等作评比,每年定期发布专业的“检查结果”。
    在这份全球排行榜中,亚洲航空公司从未缺席,包括国泰、新航、马航、泰航等,都曾名列前茅。值得一提的是根植香港的国泰航空公司(2005年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有如亚洲之光,在国际天空中一直闪烁不停。(我个人的体验中,国泰在香港机场的The Wing贵宾室,更是全球航空界的翘楚,值得各方大力跟进。) 除此,Skytrax的个别航空公司综合评级也极具参考价值。藉此,让我们瞧瞧大中华地区的航空公司:毫无意外,国泰堂堂置身五星级系列;港龙四星,台湾的中华航空四星;中国大陆的国航、南航、海航则跻身三星。以一个经常飞行的旅客而言,我个人认为这份有如旅馆酒店的“星”别评鉴,应该算是相当公平而客观。
    为了一窥中国民航业的品牌面面观,我们特地在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内部进行一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动脑工作坊”,汇集集团中旅游世界的资深空中飞人,“解剥”品牌资产六象限——产品、形象、影响力、视觉、渠道与顾客。我们对民航业的综合结论如下:
    1、中国民航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大同小异,无分轩轾。换言之,无一家公司具有特色,更遑论定位区隔了。
    2、中国民航业的硬体设施与软体服务,前强后弱,但目前都未达国际水平,有待急起直追,迎头赶上。
    3、中国民航业的品牌形象仍沿袭国营企业的旧习,除新崛起的航空公司,如海南航空,几乎都背负有待奋力摆脱的官僚包袱。
    4、所谓的品牌视觉识别,除了海南航空多色彩的民族风格令人留下印象外,其余均无明显特性。
    5、在顾客关系管理层面,国航“知音卡”的里程计划,比其他国内航空突出。但和国外航空公司相比,与顾客互动仍嫌消极。
    6、中国民航业的晚点几乎是家常便饭,各地方的机场无论国际或国内,都有待提供更人性化的环境与更友善体贴的服务。
    所谓尽善尽美的飞行体验为何,从顾客角度看来一般可分两大类:具体实在的利益和无形情感的享受。具体与无形的总和,才能促使顾客产生偏好,进而产生忠诚度。飞行无疑是最昂贵的消费体验之一,包括金钱、时间的投资,以及生命的投入。可想而知消费者的严苛需求必然非比寻常。也因此,全球各航空公司无不使尽浑身解数在品牌六大象限上用心深耕,而明星级航空公司的服务更是巨细靡遗,每年都持续创新。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有一家近十年来相当引人瞩目的维珍航空公司,就曾经设身处地地从消费者“关键时刻”(Moment of Truth)思考,在每一个环节发掘现存问题,根据不同状况提供解决之道,比如到达机场,维珍提供不同交通工具,只要顾客愿意,摩托车也是一种;换登机牌或行李托运,必要时都有专人代为处理。在此,我们不禁要大声呼吁,中国民航业应当深入探讨旅客日益高涨的需求,逐一了解不同族群的关键时刻。譬如,出公差与去旅游的消费心态截然不同,如何对症下药以满足各自迥异的需求日趋重要。

    荘淑芬为奥美中国区副董事长暨奥美北京及北中国区董事长兼CEO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