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森的困惑
导语:一栏

   百森商学院中国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最近一直在犯愁。他们苦恼不已的是:“创业教育师资研习班”虽然报名形势喜人,却几乎只见大学教授,不见企业家讲师。
    在商业教育领域,百森商学院以创业教育闻名。1967年,百森在全球范围首先推出了创业管理研究生课程。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杂志的“全美最佳大学”排名中,百森已经连续11年摘取创业管理领域排名第一的桂冠。
    2004年,百森推出“创业教育师资研习班”,希望通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创业教育师资进行培训。“和一般的商业教育相比,创业教育的学员很多都做过公司,提出的问题都颇具挑战性。如果讲师没有实践经验的话,就会无法应付。”百森商学院中国学术项目总监张莉说,正因如此,百森强调在“创业教育师资研习班”的教学过程中,大学教授和企业家讲师的比例应该达到1:1。
    实现了这样的学员构成,不但企业家讲师会在讨论过程中知道如何授课,而且更重要的是,教授可以从企业家身上学到许多课本中没有的商业经验,交流之后回过头来适当修改自己的教案。
    百森历来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倾向于聘请经验丰富的商界人士而非学术教授给学生上课。在百森商学院的创业课程中,任兼职教授的企业家占了师资力量的相当大一部分。目前,百森商学院拥有全职教授18位,但是兼职教授就达到了22位,而且每位兼职教授都必须负责至少一门课程。
    但是今年,百森在中国展开的“创业教育师资研习班”中,这种传统恐怕将被打破。从4月11日起,百森商学院与南开大学将合作举办为期三天的“创业教育师资研习班”。但是从目前的学员名单上看,55位报名者中,只有3个企业家。张莉对此忧心忡忡:“在美国,我们都是让一个企业家带一个教授。就现在这种比例,学员之间怎么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呢?”
    在张莉看来,这种失衡的原因有两点。她认为:“一方面,国内的学校为企业家提供的机会太少,都只认博士学位,给实践经验的引入设置了障碍。而另一方面,中国的企业家都太‘忙’。在美国,商业界都按时间计划行事,提前把上课时间都排好了。而在国内,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企业家总也没空登上讲台。要让他们做个承诺,还真是有点难。”■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