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税赋的信任度导向
导语:最度课题

    自1994年1月1日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共下发了67个关于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文件。这还不包括一度由地方政府竞相出台的旨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由于所得税优惠通常是附带严格约束条件的,因此,相应的政策性文件越多,企业的税收环境就越复杂多变。从公共财政的角度讲,复杂多变的税收环境容易引起社会各界关于公平税赋的争议,并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市场竞争对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
    会计上的所得税是一项费用,并对股东收益产生重大影响。站在股票投资者的立场上,复杂多变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在事实上形成了法定税率、优惠税率和实际税率的区别。例如上海汽车(600104,SH)的所得税法定税率为33%,2004年度优惠利率为15%,而实际税率为4.49%。鉴于优惠税率和实际税率足以改变公司价值评估,因此是影响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许多优惠税率和实际税率变化往往是在公司业绩发生剧烈波动的情况下突如其来的。这导致投资者在预期公司业绩由于内在原因将要发生波动的同时,很有可能忽视了外在的所得税因素,以至于公司业绩成为难以预期的对象。
    我们认为,既然发生在法定税率、优惠税率和实际税率之间的差异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因素,针对所得税的公平税赋原则必然决定着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所持有的态度,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信任度。

所得税率差异

    研究表明,新钢钒(000629,SZ)以前年度业绩是建立在显失公允的固定资产折旧基础上的,因此缺乏真实性(详见“公允折旧”一文)。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由于该公司2004年度缴纳的所得税为7419万元,比2003年缴纳的所得税19555万元大幅下降,所得税实际税率由上年的25.4%降至8.26%,这最终导致新钢钒2004年净利润按年增长43.59%。显然,尽管新钢钒在2004年度纠正了以往年度显失公允的折旧会计错误,并相应提升了公允折旧信任度,但由于突如其来的所得税优惠,原本可以还原的业绩真实性受到新的损害,也导致公司信任度蒙上了新的阴影。
    导致新钢钒2004年所得税费用大幅减少的原因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02]47号)和《四川省国家税务局转发关于落实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国税函[2002]162号)文件精神,依照四川省攀枝花市国家税务局2004年7月16日《攀枝花市国家税务局关于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批复》(攀国税发[2004]112号)文件,公司在2004年至2010年期间所得税不执行法定税率,而执行15%的名义税率。
    除此之外,新钢钒根据攀枝花市国家税务局2004年9月20日(攀国税直发[2004]71号)“关于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减免企业所得税的批复”文件,因综合利用“三废”资源,减免所得税2406万元;并根据攀枝花市国家税务局2004年12月6日(攀国税直发[2004]89号)“关于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度研究与开发费附加所得税税前扣除50%的批复”文件,因技术开发费附加扣除,减免所得税1397万元。此两项共减免所得税3802.75万元。
    严格地讲,因优惠政策而减免的所得税不应当用于股东当年收益分配。虽然这一政策至今尚未明确,但未来该等收益的可分配持续性令人十分怀疑。
    毫无疑问,所谓价值投资应当建立在上市公司真实业绩的基础之上,由此反映公司竞争力与业绩以及股价之间的关系。受此指引,以公平税赋评价真实业绩是在公平环境下正确认识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研究人员发现,新钢钒2004年主营业务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公司业绩大幅度的增长与上述地域性所得税优惠密切相关。这显然不代表公司真实的竞争力水平。而对比同业公司的情况表明,新钢钒竞争力的确不尽人意(见表1)。
    假如新钢钒按照上述钢铁同业公司平均实际税率32.02%来缴纳所得税,2004年公司所得税费用就不再是7419.19万元,而是28770.95万元,增长3.88倍。相应地,公司净利润也将由82436.45万元下降到61084.69万元,降幅达25.9%。

优惠税率名义化

    法定税率与优惠税率的差异是由名目繁多的优惠政策导致的。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不影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所得税费用趋势做出判断。但是,发生在优惠税率与实际税率之间复杂而隐蔽的差异,使得优惠税率徒有名义上的意义。
    表2显示,同样享受15%优惠税率的汽车类上市公司在实际税率上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如此差异的存在,极大地妨碍了投资者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对同业上市公司股票投资价值做出组合意义上的系统性判断,并以此作为决策依据。
    如果在两个极端的案例之间作对比,上海汽车所得税实际税率仅为一汽轿车21.81%。假设上海汽车的实际税率调至一汽轿车的水平,公司至少应多发生3.34亿元所得税费用。这样一来,上海汽车2004年度净利润将不再是19.78亿元,而是16.44亿元,降幅为16.89%。
    研究人员相信如此假设并非杞人忧天。随着国内汽车市场进一步开放,市场竞争将逐步成熟化,包括所得税费用在内的各种外部竞争环境因素必将走向公平。到那时,如今潜在的实际税率风险终将会变成现实。
    以人大立法推进“两税合并”为契机,全面治理国内企业税收环境将在未来两年内获得重大突破。以此为背景,以公平税赋的原则来衡量上市公司信任度应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作者为经济观察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