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利润:告诉你真实的公司价值
导语:?2005年度商业标杆颁奖典礼暨2006商业灵感论坛”专题报道

   每当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时候,不少市场分析家就会使用诸多研究工具来发表对公司价值的评价。公司有价值,是因为分析家们相信,它能够从现在和未来的业务中产生正现金流。但事实上,比简单计算每股收益更重要的是公司的健康,这能找到真实的公司价值。《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研究院在过去公司信任度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了公允利润研究。我们认为,通过公允利润研究的一揽子调整方法,投资者就可以发现真实的公司价值,从而规避投资风险。为此,我们在本期将重点对《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研究院公允利润研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逻辑架构做一些介绍。在以后的研究院增刊中,我们还将推出沪深两市公允利润表现最好的50家公司等,敬请读者关注。
——编者按

    作为中国公司公允价值研究的领先机构,《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研究院一直致力于公允利润的研究。我们认为,影响一家公司未来利润的首要因素是其会计处理方法是否公允。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账面利润应该是公允利润,然而上市公司操纵账面利润并进而误导投资者的情况却常有发生。通过公允利润研究的一揽子调整方法,投资者就可以发现公司真实价值,从而规避投资风险。证券市场遵循的一般规律是:公司的未来利润决定其股票的现在价格。国内资本市场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根据账面利润进行。随着A股市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即将推出的做空机制,如何同时满足多头和空头的信息需求,显然成了最大的挑战。我们的公允利润研究包括:50家公允利润表现最好的公司排名、280指数公司公允利润排名、公司专题报告、行业报告等内容。

公允利润与公允利润研究简介 (清仪)
   公允利润是指以会计处理方法全面遵循会计准则并满足市场竞争需要为前提的账面利润。如果一家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在固定资产折旧、坏账拨备、投资减值、政府补助、出售资产溢价、预计负债、关联方交易等会计处理方法上全面遵循会计准则,同时与其他公司特别是同业公司不存在较大的竞争性差距,那么,这样的财务报告所披露的账面利润就是公允利润。反之,则是有欠公允的账面利润。实现公允利润最大化不仅是公司管理当局的受托人责任,也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追逐对象。不过,不受信任的公司治理往往导致有欠公允的账面利润最大化,而不是公允利润的最大化。随之而来的是,由于有欠公允的账面利润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收到严重损害,以至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依据有欠公允的账面利润所做出的商业决策出现失误。公允利润研究是由《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研究院在公司信任度研究基础上推出的一项创新研究课题。公允利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还原账面利润的真实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的决策需要。  公允利润研究的方法是在财务报告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与会计准则之间进行符合性测试,并在充分借鉴良好执行会计准则公司所采用会计处理方法的情况下,利用一揽子调整方法及模型将账面利润调整为公允利润。公允利润研究不仅能够告诉你真实的公司价值,遴选值得信任的公司及其财务报告,树立公司公允利润良好形象,规避有欠公允的账面利润对决策的有害性,提高证券市场与信贷市场效率,而且在中国商业文化创新的社会实践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公允利润研究的逻辑架构
   背景
    1.本项研究是在公司信任度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开展的专项信任度研究。
    公司信任度研究总体上包括公司治理信任度和财务报告信任度两项内容。该等研究初步建立了公司信任度的独立第三方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的CPA信任度研究为公允利润研究提供了更加具体的理论指导。
    2.长期以来,国内资本市场公司研究主要是依据公司披露的账面利润进行的,忽视了账面利润存在的公允性风险,以至于各种境外市场成熟的估值方法在引入国内市场后出现异化。随着A股市场的对外开发,特别是为此在做空机制上即将做出的努力,为当前公司研究提供了重大际遇和挑战。本项研究是可同时满足多头和空头信息需求的理想工具。
    3.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改变了以往公司披露财务报告,投资者使用财务报告的模式,使得会计成为公司受托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交流工具,而不再仅仅是披露工具。这不仅要求公司重视财务报告披露后与投资者的沟通,也增强了公共媒体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社会责任。
    4.由于财务报告不受信任的问题长期存在,以往的股票投资实际上是由'明星分析师'主导的,这完全背离了投资者自主投资的市场初衷。就此而言,公允利润研究的目的是在提高财务报告信任度的基础上,鼓励投资者在决策中重视使用财务报告,按照'评选超女'的方式,实现'我的投资我做主',进而还市场之本质。

    原理
    1.信任度是一切交易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股票交易取决于投资者对公司高管或受托人的态度,即公司信任度。
    2.注意到公司利润与股票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人们承认市场价格是公允价格的时候,如果股票的市场价格仅仅与公司的账面利润相互对称,同时公司的账面利润与公允存在重大差距,那么,必须承认这种对称关系徒有表面意义,并由此赋予股票市场不对称的实质。进一步说,账面利润与公允利润的差距越大,股票市场的对称性风险程度就越高。
    3.会计责任不受信任假设最初在18世纪初英国南海公司事件发生后提出,并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之后颁布的《证券法》当中得到充分共识---任何公开发行证券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都必须经过独立审计。审计责任不受信任假设则是伴随会计丑闻特别是在安然事件后逐步形成的。
    4.在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不受信任的情况下,影响一家公司未来利润的首要因素不是来自于公司外部,诸如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周期等,而是来自于公司内部,即会计处理方法公允与否。

   方法
    股票市场遵循的一般规律是,公司未来利润决定股票价值。受此指引,如果说未来利润是在历史账面利润特别是最近一期利润的基础上演变的,那么,在对未来利润进行预测之前,必须首先保证历史账面利润的真实可靠。否则,未来利润预测不仅毫无意义,甚至非常有害。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账面利润就是公允利润。但是,现实中账面利润往往不等于公允利润,尤其是账面利润往往高于公允利润,以至不真实并误导投资者。上市公司公允利润研究将财务报告提供的账面利润调整到公允利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公允利润与账面利润之间的差异来判断公允性风险。该项研究目前主要针对上证180指数公司和深证100指数公司进行。
    可调整账面损益项目包括坏账拨备、固定资产折旧、长期投资减值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出售资产溢价收益、关联方资金占用费、预计负债、政府补贴、预提费用、会计估计变更等等。具体调整方法是,在账面利润的基础上,剔除应计未计损益,由此获得公允利润。

   报告
    公允利润研究报告包括专题报告、公司报告、产业报告,分别就一揽子调整方法、280指数公司比较公允利润状况及风险、15个主要产业比较公允利润状况及风险进行继续性研究。按照定期财务报告披露时间顺序制作并发布的280指数公司公允利润排行榜,也是该等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2005年度280指数公司公允利润排行榜、2006年中期公允利润排行榜等等。此外,上述报告还以评级和指数的形式予以提供。
    除上述报告外,本项研究还提供讲座、论坛和公司报告等多种方式的定制化服务。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