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这个江湖永远比你想象的要深?
导语:耀场

   不知从何时起,我居然也为找工作犯起难来。从小到大,自己都是那种让家人深感省心、外人倍感羡慕的孩子,一直是被夸奖赞许的榜样,以至于在过于顺利的成长道路上几乎不知“挫折”为何物。莫非真是天终于要降大任于我了?在我大学毕业之后的这段日子,身心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煎熬,先是求学国外未遂,接着便是经历求职的种种艰辛,一直未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自由职业”至今。
   当然,我并非真是条件差到没有工作肯要我,而只是我不愿屈就于一般的甚至是会埋没我真正价值的工作,所以很多工作我几乎是连看都没看过一眼,更不要提去投简历应聘了。不过这样情况就变得很不乐观了,因为本能被我看上并有欲望去尝试的工作就寥寥,而当初毕业时规划上的失误又让我错失了校园招聘的良机,现在的我是要优势没优势,要经验没经验,同时在此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见闻,更是让我少了初时的雄心勃勃,只剩下现在对“求职”一词的感慨万千。
出国还是就业?
    还在上小学时,我便早早有了“出国留学”的情结,不为虚荣和野心,只想体验自己想要的经历。后来以为大学毕业后去国外读研究生是最好的机会,可命运却偏偏和我开了个大玩笑。之前的一切准备都很顺利,然而苦苦等来的签证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我被拒了,而原因竟然是因为我的英语太好了,他们担心有移民倾向。罢罢罢,不去也罢,倒不如趁着年轻好好闯一番事业,同样可以砺炼自己,又能积累经验,也免去了“海归”变“海待”的可悲命运,拿出国可能损失的时间和机会成本去做更多的事,岂不更值。既然决心已定,我便开始兴致勃勃地准备投身职场。
    可等签证这一耽误就是几个月的时间,转眼已是物是人非。看着昔日同学们早已签了公司,纷纷开启了职业生涯,而下一届的毕业生们也早已开始奔波于各种招聘会和面试公司之间时,我才猛然意识到我的身份已不再是应届毕业生,而更可悲的是还是一个完全没有工作经验的人。
    “关系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说得真妙,尤其是用在找工作上。经历了网上投简历大都石沉大海的遭遇之后,我也不得不向现实妥协。家人朋友都在尽力帮忙,可毕竟都是平头百姓,能力有限,加之我又过于挑剔,于是我便习惯了在希望和绝望中不断挣扎。想起在等待签证期间曾经有过一个很好的机会,但当时以为出国势在必行,就婉言谢绝了。现在已经没有空缺了,再后悔也只能感叹一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了。

专业还是兴趣?

    如果说当初报考商科时还是出于兴趣的话,那么大学四年的学习则让我失去了这份兴趣,毕业后不是很想涉入商界,而更想接触些人文气息浓厚的行业,做些创造性的工作。
    不过我这个想法的确是很单纯,毕竟自己专业的工作还都不那么好找呢,何况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行业。但我相信我的能力和兴趣是相一致的,只要给我机会我就能够证明自己。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后,我终于得到了一个到电视台实习的机会,参与制作一档节目。浓厚的兴趣和对未来的畅想给了我强大的动力去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这段期间真是令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结局依旧是以我梦想的破灭告终。毕竟电视台的工作不是谁都能得到的,他们轻易不接收新人,只提供实习的机会。至少我也算有些行业经验了,也算为实现自己的兴趣努力过了,不管怎样,这次的过程很重要,尽管最后我可能还是要回归专业。

打工还是创业?

    大概是上大学时自由惯了,又或者是从小就独立惯了,总之我后来是越来越发觉自己无法忍受别人把意志强加于我,这样的天性恐怕不适合做下属吧。这个问题我以前可从来未曾考虑过,不过后来的一些应聘经历让我对更多的公司感到失望,觉得自己要么做个自由职业者,要么索性自己做老板得了。
    以前我觉得如果要去公司,就一定要去大型跨国公司。可现实是大型跨国公司招聘的人才几乎都是校园招聘应届毕业生尤其是条件顶尖的管理培训生,以及社会招聘有三年以上同业经验的优秀人才,我目前是完全没可能了。小外企通常条件没有那么严苛,但公司小自然管理就不那么规范。我去过一家小的德国公司面试公关经理职位,可到了公司才知道其实这一职位做的更多的是产品推广,也就是销售。这可是我最不愿做的一项工作,我暗下决心再也不会踏进这种尽使卑劣手段招聘的小公司。放弃外企这条路,对于国企和私企我也依旧没什么好感。国企的办公室政治我应付不来,而机关的公务员之路更非我所欲,剩下一些小型民营和私企就更是不靠谱了。记得我参加的惟一一次招聘会,规模不小,可质量太过参差。去的人太多,以致大公司展台前根本水泄不通,近身不得,看到那些人我就没心情挤过去送简历了,后来在一个门可罗雀的展台前留连了一下,就被招聘人员要去了简历,顺便问了我几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竟然是“你男朋友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当时就只想逃之夭夭,迅速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既然找工作这么难,而我又始终很难接受那种朝九晚五的平淡工作,当然自己创业的想法就总会蹦出来。可是这些大多时候都是作为同学聚会时的谈资,顶多是对未来的畅想,只等大家都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之后再做打算了。其实开个小店应该不是那么难吧,可耗费的精力恐怕非我等能够承受。不过前两天一个小学同学还和我商量说要开一个美容院,是特许加盟形式的,前期投入也不多,照目前的态势效益应该不错。美容院我经常去,可从没想过要自己开一个,这种服务业我实在不想涉足,况且风险还是不小。看来创业这种必须身体力行、全心投入的事,于目前还未摆脱慵懒状态的我而言还是很遥远。

放弃还是妥协?

    目前的状况,其实最担心的还是父母,我自己倒还好,总觉得现在还年轻,还有的是机会。我越来越发现找工作这件事很多时候是很偶然和凭运气的,还有就是时机,似乎注定的事,而并不是能力决定一切的事,这么说可能有些唯心,但却是最真切的感受。这样就势必要学会放弃一些先前的想法,一些天真的和太过主观的看法;同时还要学着向职场,甚至整个社会妥协,以便能够适者生存,等有了足够的能力再去向着自己的理想义无反顾。
    就像我现在,意识到有些想法应该适时转变一下了,毕竟人活着是要承担责任的,我不能只图自己安逸,也应该为父母分担一些了,不再纵容自己,而是准备接受各种考验,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而工作起来就是最重要的。
    找来找去,可能最后得到的第一份工作还是专业方向的,毕竟学以致用是被大家一致看好的。其实这样也挺好的,反正我也不去在乎什么职业忠诚度,更希望接触到不同的行业,若真是一开始就背离了专业,还真是可惜了四年寒窗。现在惟一后悔的是当初大四实习时没有认真投入,只是为了完成实习报告,随便找了个公司盖章,否则现在也好有个托底的啊。
    不过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有在网上投过简历的一家公司通知我去面试了,过程还算顺利,公司离家很近,专业对口,虽然公司规模不大,但经手的都是上百万的大生意,员工素质不错。只是我对公司的产品还不是很熟悉,拿了些资料回来研究,不出意外的话过段时间我就可以正式加入上班族的行列,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了。有些期待,也有些不安,但看到更多的是希望。■

学会放弃先前的一些想法,学着向职场甚至整个社会妥协,以便能够适者生存,等有了足够的能力再去向着自己的理想义无反顾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