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能源、机械及其他行业
导语:?2005中国商业百人会”专题

  傅成玉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

    2005年6月,中国海油所属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发起了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交易:斥资185亿美元与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竞购优尼科。这次收购最后未获成功,而傅成玉和中海油的做派也因此被市场人士批评为“不够市场化”。但支持者认为这个行动本身为中海油,乃至中国企业今后走向海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有限公司市值增长66.8亿美元,实现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并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知名度。
    最新资料显示,中海油2005年创上市以来同期最高盈利水平,净利润253.23亿元,这一数字比2004年劲增近92亿元。

    范以锦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南方日报社社长

    “只要提到中国报业,就不能不提到范以锦。他是中国报业最杰出的传媒领袖。在‘南方号’航母上他指挥若定,带领南方报业集团走出一条多品牌战略、‘龙生龙,凤生凤’的滚动发展模式的道路。”这是资深人士对范以锦的评语。
    范以锦原任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从1998年成立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以来,全集团的广告营业额每年以两个亿的速度递增。2005年7月18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挂牌成立,南方报业走上新台阶。

    李非列 飞尚集团董事长

    他低调,深居简出,但还是被称为资本大鳄,甚至被称为“德隆第二”。飞尚公司资料显示,飞尚集团是一家以控股、参股等形式在矿山开发、有色金属冶炼、黑色金属冶炼、港口、商业、新材料等众多领域从事长期投资,以实业投资为基础、以行业并购、上市等资本运作为辅助手段的大型实业集团。自2000年大规模进入实业领域以来,2001~2005年累计上缴国家和地方税收达21.7亿元。
    从高价拍卖得到东百集团(600693)股权开始,到间接入主鑫科材料(600255)、参股新大洲(000571)以及坚持近两年而尚未完成股权转让的芜湖港(600575),让飞尚集团为市场所熟知,但是人们对李非列还是知之甚少。不过,李非列独特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财技是值得肯定的。今年2月,飞尚集团借壳在纳斯达克上市,股价猛涨5倍,李非列和飞尚集团的财富飙升了1亿多美元。

    梁稳根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稳根早年经过多次经商失败之后,毅然突进向来只有国有企业敢做的行业——重工制造领域。15年之后,他被称为“中国民营重工第一人”,三一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主导产品混凝土输送泵已经占据国内市场的一半份额。
    三一重工2005年年报显示,全年营业收入约25亿元,净利润约2.1亿元。2005年,三一重工成为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值得一提的是,梁稳根及其团队在此过程中的反应迅速,并且很好地展现了公司诚信经营的面貌:4月30日,在证监会关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通知出台后,三一集团第一时间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三一重工的试点方案;6月10日,三一重工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以流通股股东93.44%的高赞成票顺利通过表决,成为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被载入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史册。  
    欧阳常林 湖南卫视台长
    2005年无疑是属于湖南卫视的,也是属于欧阳常林的。10年前还是湖南电视台国际部副主任的欧阳常林在成功竞聘新成立的湖南经济电视台台长以后,拿着借来的2000万人民币起家,第一年便还本创收3000万元,第二年创收增长一倍,第三年达9000万元,第四年达到了1个亿,一下子成为湖南电视的强势媒体。2005年,欧阳常林和湖南卫视以快乐的名义继续引领全国大众电视。
    据悉,“超女”总决赛期间,首播时段连续7次全国第一、在最高时创下了高达10%的收视率,其年度总决赛的报价更是开出了每15秒11.25万的天价。稍后的《大长今》再创佳绩,首播便创下了8.6%的收视率和4000万的广告收入,并再次掀起“韩潮”。这两个电视活动和“国球大典”一起成为了2005年中国社会的3件大事。而这三项活动都是欧阳常林主抓的。

    苏敬轼 中国百胜餐饮集团总裁

    含蓄的微笑始终挂在苏敬轼的脸上。他经营百胜旗下肯德基17年后的2004年,肯德基已成为中国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快餐“双冠王”。 在他的带领下,肯德基在中国产生的利润,占到其在美国以外国家的三分之一。
    非同寻常的2005年则让这位“中国快餐之父”坦诚果敢的风格深深地印在中国消费者的脑海里。2005年可以说是“跨国企业在华危机公关年”,百胜旗下的肯德基也遇到了一系列的意外事件,但是肯德基的危机管理堪称经典。其中“肯德基‘为中国而改变’”等动作一改洋快餐以“洋”取胜的传统战略,不但传达了肯德基的本土化理念和产品,还起到了“顺便”化解危机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作用。据悉,目前肯德基中国店铺的数目已经两倍于麦当劳。

    施正荣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 

    施正荣在2005年几乎一夜成名。留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后来成为知名的太阳能电池科学家的施正荣,在 2001 年选择携带发明专利回到江苏创业,其 640 万美元的创业资金绝大部分来自无锡的国有企业。2005 年底,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尚德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境内外投资者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施正荣本人的身家也超过 10 亿美元,成为继互联网一代之后中国商界的新偶像。
    最近,他以150亿元人民币的身价登上某杂志富豪排行榜的榜首,此前则在《福布斯》世界富豪榜上排名第350位,成为从创业到登上首富宝座历时最短的人。
    据报道,目前“尚德”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占中国全部生产量的60%,在世界排名第五位。施正荣能否成为常青树,仍须拭目以待。
 
  

谭旭光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1998年,37岁的谭旭光接管潍柴的时候,公司内外债3亿元,累计亏损3亿元,但他是个非常有激情的人,干事情总是想干个第一。到了2004年,他终于领导潍柴创造了四个第一: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内燃机企业,国内第一家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内燃机企业……2005年11月24日,潍柴动力宣布受让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托管的原德隆系企业所持有的湘火炬第一大股东28.12%的股份并顺利完成转让过户工作。
    最近,公司公布的2005年报显示,2005年公司营业额为52.507亿元,公司净利润3.152亿元。公司生产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在载重量15吨级以上的货车及载重量5吨及以上装载机的市场占有率仍分别达到80%及。谭旭光认为,2006年公司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谢企华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63岁的女强人谢企华在2005年依然焕发青春。她掌舵的宝钢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500强公司。除了宝钢权证对于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开创意义之外,2005 年,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变更为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也是影响深远。这个变更使得宝钢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国有独资公司。期间,谢企华留任董事长,宝钢在中央企业中第一家建立了外部董事超过半数的董事会,宝钢经理人员的业绩日后将主要由外部董事而不是政府的国资委来考核。业界认为,这一变革意义重大,将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制度上的基础。2005 年,宝钢的销售收入增长 3.3%,达到 200 亿美元。

    中央电视台台长  赵化勇

    2005年初,赵化勇提出了“频道品牌化”的发展战略,这是中央电视台在频道专业化布局基本完成、节目品质全面提升之后所启动的新一轮改革。这场将彻底改变央视框架体系的大改革,在2005年正式拉开帷幕,而大规模“相信品牌的力量”的广告宣传则将CCTV准确定位为服务企业和大众的品牌,这是作为强势媒体的CCTV的可贵转变,也是赵化勇深度整合央视资源的重要决策。
    正是品牌的力量和作为强势媒体的可贵转变,让中央电视台在2005年取得了广告销售上的骄人成绩。赵化勇提出,在十一五期间,中央电视台的收视份额要达到40%以上,同时他制定了明确的南下策略,要提升中央电视台在南部城市的收视率。中央电视台将在赵化勇的带领下向更成熟、更市场化的媒体集团的目标进军。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