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新闻通讯公司(以下简称“美通”)的创立,改变了美国企业将新闻稿由人工送至新闻媒体的模式。这场开始于 1954年的变革,如今正在中国上演。 2003年,美通在北京找到合作伙伴,联合成立新华美通。作为美通在亚洲区域投入的第一个市场,中国的战略地位日渐重要。当利用美通这样的服务发布新闻通稿已经成为美国公关人员的“第二天性”的时候,占据市场份额第一位的美通,同样希望在中国达到这样的规模。 然而,现实不容乐观。三年来,新华美通更像个孤独的开拓者。他们的销售人员需要反复地向客户解释美通模式到底是什么。在市场尚未成型的时候,培育市场显然是第一位的工作。自2005年4月正式担任美通CEO以来,Charles Gregson先生已经三次到中国。他喜欢吃川菜,可他却没有时间看看北京的商场,所有的时间都被安排成了业务拜访。 5月10日,Charles Gregson先生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经济观察报》:美通创办时的社会背景和媒体环境是怎样的?美通是如何创造出这个新服务模式的? Charles Gregson:在1954年的时候,互联网还不存在,当时有很多平面媒体,电视也刚刚开始使用。美国公共关系行业也是刚刚开始,处于行业发展的初期,可能和现在的中国一样,有一些公司有一些新闻和信息要发布,他们可能会去找一个比较熟悉或认识的记者,把新闻稿发了。但是当时政府没有要求企业同时把他们的新闻稿发给所有媒体,后来由于政府要求公司必须把新闻同时发给所有媒体,这就给美通提供了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机会,提供了业务。另外,从70年代,媒体的一个大的趋势就是,报纸开始有很多专门的版块,可能以前有很多综合版,财经以前可能只是非常小的一个部分,后来开始有很多专刊,比如财经、体育,与这种变化相应的,媒体内容也有些变化。 《经济观察报》:美通创立的服务模式,其本身就是一个发稿工具。这种模式听来似乎并不复杂,有其他公司试图模仿吗?如果有,美通凭借什么保持行业第一的地位? Charles Gregson:确实是这样。就拿美国来讲,在美国有三家做得比较大的企业新闻发布服务公司,除了美通之外,还有一家叫做美国商业电讯,还有一些发布互联网新闻的,在欧洲我们也有一个比较大的地区性竞争对手,在亚洲也有一些小的竞争对手,但是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还是在美洲,不过美通还是最大的一家。 有三点因素是我们保持行业第一的重要原因。首先,我们要确保客户可以通过我们把新闻稿发布到最多最相关的媒体,记者也好,编辑也好,一定是发给对这些记者编辑有参考价值的媒体,而不是不相关的媒体。第二,我们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保证有最好的客户服务。客户服务是我们看得最重要的一个指标。第三,我们也同时投入很多的资金来提高我们的技术能力,使客户在使用我们的服务的时候能够得到更多的便利。 《经济观察报》:任何一家生产型企业都可以通过这三点来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和生产型企业不同的是,媒体是一个比较重视自由和开放的环境,美通如何把握这种不同的? Charles Gregson:可信度是另外一个我们非常强的优势。当我们把客户的新闻稿发布到媒体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出现“美通”的名字,而媒体看到“美通”的名字的时候,他们就会相信,这个新闻稿是来源于真实的来源,这个新闻稿没有什么问题,这是我们在这个行业达到的一个最高的水准。我们有五十年的经验,在这个行业有非常强的可信度。我们也有一些新的更年轻的竞争对手,但是他们还没有时间来树立或建立起这样一个可信度的优势。 《经济观察报》:一个新入行的公司,如果他们也能做到这三点,服务也很好,技术也不断在创新,也能确保客户的要求,把新闻稿发到相关的媒体,同时他们的价格又很低,这个时候你们怎么样去和它竞争? Charles Gregson:还是要回到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媒体网络,比如现在在中国,新华美通的新闻稿可以发布到全国2400多家媒体,有6000多个记者每天在接受我们发布的稿件。如果有另外一家公司来做我们同样的服务,但是没有任何的媒体发布网络,需要重新去建立,一个一个去谈,这并不是一天之内,很短时间内能做到的事情。像在美国,美通是经过50年才建设了现在这样的媒体发布网络。 《经济观察报》:所以说,网络是你们的一个王牌? Charles Gregson:是的。维护和媒体的关系,不断去维护关系。 《经济观察报》:和境外公关公司主要工作不同的是,大部分在中国境内的公关公司,其主要业务都是围绕帮助企业发布新闻稿来展开的。并且近年来中国境内的公关公司发展非常迅速。与此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接受信息的来源日渐多样化,企业也更加强调新闻的落地率。这些都和美通创立之初的情况完全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美通在中国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 Charles Gregson:对公关公司来说,他们的核心业务还是应该给客户提供咨询,比如去确定一个公司所要宣传的主题,公关公司也好,投资者关系公司也好,主要是通过这些服务,给他们的客户提供价值。公关公司的人会和记者打电话,一对一沟通,这确实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而美通所做的事情,就是给这些公关公司及投资者关系公司提供更好的媒体发布渠道,确保把客户的新闻稿发布到最相关的媒体或者投资人手里。准确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是说要把新闻发给所有人,而是要把新闻发到最相关的媒体手里。其实公关公司、投资者关系公司是我们的主要客户。 我们也看到,中国的媒体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媒体变得越来越成熟,媒体需要更好的文章来吸引读者,然后吸引广告商。所以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情,就是媒体会更多地以新闻性作为判断要不要报道这个新闻的一个标准。当然公关公司所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应该去了解客户的信息,知道客户想传递什么信息,然后去了解媒体的运作规律,像美通也在做这个事情,我们会不断的扩充自己的网络,另外我们会不断了解行业媒体圈发生的变化,新的人事调整,或者报道领域的调整,确保我们的新闻稿能发布到最相关人的手里。如果是公关公司要花很多时间来做媒体数据的收集的话,他们就没有时间来做他们应该花主要精力做的事情,就是给客户提供咨询服务。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的公关公司或者媒体越来越成熟,他们会更能接受我们。其实现在中国公关公司的发展状态和70年代美国的情况有相似。美通正在培育中国市场。 《经济观察报》:美通为什么在亚洲选择了中国大陆市场,而没有选择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好的日本、韩国等国家? Charles Gregson:我们相信,我们更应该来一个处于发展初期的市场,而不是去那些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市场,那些成熟的市场里可能已经有一些公司提供类似的服务,我们更愿意来一些正处于发展初期的市场,没有这样相关的服务,在这样的市场来开展我们的业务会更加有意思。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现在世界上,发展得和中国一样快的国家没有几个。你可以眼睁睁看到这个国家的市场在发展,在中国,你会感觉到你可以来帮助这些公司,而这些公司通过我们的服务反过来可以帮助这个国家,所以美通来中国,不是要来拿什么东西,汲取什么东西,而是来奉献一些东西,是一个分享的过程。这种收获,这种成就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能通过我们的服务来帮助中国的企业,当他们有一个产品需要卖到国外市场,我们可以帮他们的新闻稿发到海外媒体,他们可能也需要吸引海外投资,我们也能帮助他们达到这个目的。 《经济观察报》:您在正式担任CEO之后已经3次来中国了,能不能理解为现在新华美通在您的美通战略里占领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Charles Gregson:应该说中国市场对我来讲,非常非常重要。显而易见,中国经济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中国、印度、俄罗斯还有巴西都属于发展比较快的,我们非常看重这些市场,我们现在正在和一家印度公司谈一个合作项目,但是中国市场是我们在亚洲区域第一个投入的市场,我们相信他有非常好的前景。 《经济观察报》:您的规划里有没有考虑把新华美通变成美通的全资子公司? Charles Gregson:对将来事件的猜测就和赌博一样,很不可靠,我们在中国是和新华财经合作,新华财经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所以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不可想象我们在中国可以独立开展业务。 《经济观察报》:我知道您每次来中国后都会对新华美通加大投资,这次来之后会有些什么计划? Charles Gregson:这次确实一样,我们会在未来六个月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不仅仅在北京和上海,我们会加强我们的销售、媒体关系和团队,我们也在考虑在其他一到两个城市开设办公室,中国的经济并不仅仅在北京或者上海,在其他的一些城市也会有潜在的客户。 (本文作者为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