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之前,外资创投在中国讲故事,而2006年以后,本土创投开始讲述中国自己的财富传奇”,中科招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单祥双对本刊记者说。
在投资界,中科招商的公司品牌、投资能力和经营业绩已经成为谈论的话题,其投资项目也为业界奉为经典案例:北京数码视讯项目在投资刚满一年之际实现了本金全额回收,并以零成本继续持有该公司20%股权;率先进入的深圳莱斯达项目仅持有半年就已经受到花旗、摩根等大基金的追捧,中科招商在其中的投资半年内即增值12倍,该公司有望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届时中科招商的投资在三年内可能增值数十倍;中科招商斥资8000万元进入的国内花卉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浙江森禾公司,也有望以“中国花卉第一股”的题材在海外上市。
2001年5月,中科招商成功发起设立了中国第一家直接投资基金,采取基金管理的模式开展直接投资。当时,中科招商并非富家子弟,其注册资金只有1000万元,资金规模排在100位之后,论资金实力和业界资源在当时均不如人。然而,作为后来者的中科招商,在“左手融资、右手投资、跑步退出”的5年时间内成为中国本土创投的佼佼者。
这样的成就与单祥双的“个人奋斗”是离不开的。“我是一个理想色彩比较浓厚的人,对个人的财富不看重,更看重自己做出了什么事情。”他说,他一直把恩格斯的名言当作座右铭:有所作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如果能在社会上找到一个支点,进而撬起一番事业,并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是我追求的最高目标。”他说。
到2008年时,中科招商有望管理基金总规模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看上去这是个相当大的目标,而单祥双认为还有些保守。在他的办公室里,办公桌正对面是一副对联:山高人为峰,路长行更远。而在他大班台后面墙上挂着一副画:一轮红日正在喷薄而出。
为什么是传统行业?
中科招商70%的资金投向了农业、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在风险投资纷纷将投资放在互联网和高科技行业上时,中科招商的选择似乎格外“老套”。
“这与投资基金的出身和股东背景有关系”,单祥双分析说。外资创投基本上都是追求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模式,而中科招商不一样,其股东都是国内的产业投资者,而且作为新创的基金投资公司,要想获得股东再次注资,就必须拿出一定的稳健业绩,这决定了中科招商发展初期的“稳健投资”战略,而这就决定了公司的收益应该以生产经营收益为基础,以资本经营收益为目标,所以传统行业就成为了中科招商的必然选择。在单祥双看来,传统行业的生产经营和收益相对稳定,“这些企业更稳健、更可靠、也有发展潜力”他说。
莱斯达项目是中科招商在传统行业投资的一个最新经典案例。
深圳莱斯达航空服务集团在中国以“三网合一模式”著称(中国160个城市地面服务网、全国统一电话95160销售网、中国民航网),分布在中国160个城市1000多个营业网点,可为各界人士提供优质、快捷的机票、酒店、商务等服务,被中国民航总局和中国航空公司誉为中国最有竞争力的机票代理商。
2005年10月,中科招商以3500万元进入莱斯达公司。六个月后,UBS等国际投资机构将其估值从原来的1亿人民币增加到1.5亿美元,公司价值在半年内提升了12倍。“国际基金非常看好莱斯达这种“三网合一”的盈利模式,预计将在明年把该公司带到纳斯达克去上市。如果上市成功,莱斯达的市值将超过5亿美元。”
中科招商斥资8000万元进入的浙江森禾公司是又一个典型案例。在单祥双看来,国内花卉业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具有极大市场前途的企业,而且花卉业作为快速消费品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每逢节假日很多花卉和绿植在不少大城市都脱销。据单祥双介绍,森禾公司是国内花卉业的一个龙头企业,同时也是该行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该公司的最大特征之一是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非常强,能不断推出适合市场的新品种。“在3年之内,我们将帮助它以“中国花卉第一股”的题材在海外上市”。
传统行业占了投资项目的大多数,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科招商不关注新兴产业。
今年3月23日,中科招商将其持有的北京数码视讯公司15%的股权以2500万元的价格溢价出售。2004年12月,中科招商以2500万元购入数码视讯公司35%的股权。由于2005年数码视讯公司的利润从上一年的1700万元增加到2200万元,现金流从几乎为零增加到3000万元,于是数码视讯公司市场价值急剧攀升,进入者众。由此,中科招商在投资刚刚一年三个月时实现了本金全额回收,还将以零成本继续持有该公司20%股权。这应该是目前为止国内创投资金成功退出的最快速度。按照创投行业规律,从投资企业到成功退出,一般需要3-5年时间。
如今,中科招商已形成三大直接投资基金品种: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重组并购基金。截止目前,中科招商管理的风险基金规模已20亿元人民币。
本土创投之梦
“外资投资平安保险3500万美金,11年后变成11.7亿美金,我们国家自己拿自己的钱买美国的国债,3500万美金在11年之后赚的钱是1500万美金,收益率仅仅是外资的七十分之一”。在多个场合,单祥双多次用这个经典的对比来描述本土资金面临的最严峻问题。
他认为,国内庞大的资本不能够通过一个工具、一个平台来分享中国经济成长,来参与中国产业建设、经济建设,闲置在一边,或者是在银行圈里面低效地在运转。
在单祥双的内心深处,他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用本土资本、本土基金来支持推动本土企业发展、本土产业发展,中科招商成为了他实现这个梦想的平台。这个梦想,早在中科招商成立之前他就有了,也正是这个梦想在支持着他不断把中科招商做大做强——致力成为中国创业投资业绩最优良的专业管理机构,力争五年内(2005-2010)管理基金年均净资产收益率超过30%,力争十年内(2005-2015)成为国际著名大型投资管理机构。
成立以来,中科招商坚持不炒股票,避免了中国股市深幅下调造成的巨大损失;中科招商坚持不跟风投机,避免了因二板市场传闻泡沫导致项目价值严重高估、投资深度套牢之灾;中科招商坚持制度创新,采用国际先进的基金管理模式,并结合中国国情形成了广为业界推广的中科招商投资管理品牌和模式:坚持“两个20%”的投资原则,项目投资收益率超过20%,项目持股比例超过20%。
“2005年是中国本土资本崛起的元年”,单祥双这样定义本土创投面临的机会。他的主要判断依据是:2005年发生了三个标志性的事件:中国创业投资管理办法的出台;天津滨海产业基金试点通过,标志着中国大型产业基金启动;自主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而本土基金、本土资本的崛起是实现自主创新的根本动力。
破茧成碟的中科招商,在2004年底提出了“力争三年内(2005-2008)管理基金总规模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的发展目标。在单祥双看来,尽管这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他认为这个计划还是比较保守的,有可能提前实现,因为已经有几家外资投资机构想把资金委托给我们来管理,金额在几亿美金到十几亿美金,具体事宜正在洽谈中。
单祥双 Email:xs_sha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