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峰:没有什么不可能
导语:一栏

   从北京光华木材厂的化学工程师到联想投资的VP,这个跳跃的确有些不可思议,但是王俊峰用10年的时间证明,只要有目标,有准备,有行动,在职场成功地转变航向,有什么不可能?
    1995年,王俊峰从兰州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孤身一人来到北京。在北京光华木材厂制胶车间担任化学工程师。“那真是一段艰难的岁月。工资最初不到200元,后来也只有400元。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时常在深夜里饿醒。”外向开朗的王俊峰这样回忆那段他称为一生中最灰暗的日子。
    上班一周之后,王俊峰就强烈地感受到这种无所事事,上班就是喝茶看报的日子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意识到自己一定会离开这里。但是走到哪里?却并没有明确的方向。业余时间,他甚至去考了调音师的证,到迪厅应聘当了一名DJ。王俊峰从迪厅下班后,每天早晨3点睡觉,8点又去木材厂上班。“做DJ可以是个爱好,但决不是我追求的事业。”王俊峰说。
    这时候,王俊峰深深地意识到学好英语和计算机对自己的未来有多么重要。参加工作一个月的时候,他参加了单位组织的献血活动,单位发了1800元补助,王俊峰拿这笔钱买了人生中第一台电脑。至今他还记得那台二手计算机的配置:386的CPU、40HZ主频、40兆的硬盘。每天对计算机的拆装成了他的必修课,而每期北京青年报中缝上二手计算机的行情,也是他的必读“栏目”。因为看好计算机行业未来的发展,他决定转行进入IT产业。
    97年初,王俊峰和其他跃跃欲试的年轻人一样,走进了人头攒动的国展人才招聘会。联想的摊位前人多到挤不进去,直到快结束的时候才有机会匆匆地递上一份简历。他先在同创电脑展台进行了登记,一周之后,他就在同创上班了。没想到的是,半个月之后他又接到了来自联想的电话。联想的招聘者问他:“一个优秀的Sales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他回答:“第一是自信,要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Sales。”他发现招聘者眉头一皱,机敏的他马上补充道,“但是,这个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的产品和客户的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之后,他被招到了联想。
    做IT行业的Sales,王俊峰是认真考虑过的。他分析,自己不适合做学问,但擅长交际,熟悉市场, Sales是自己转换跑道的最佳选择。果然他做Sales十分拿手,也十分用功。“老板给我客户名单和联系方式让我打电话联系业务,2天之内我和6个省的代理商和老客户全部建立了联系,打电话打到口吐白沫。”王俊峰笑言。有了联想这个良好的平台,王俊峰的销售天赋很快得到了发挥。第二年,他就成为负责全国教育行业的销售经理。
    就在此时,王俊峰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挑战悄悄来临。他接手的时候,正好赶上7、8、9月放暑假,是教育系统的销售淡季。某一周,全国教育行业只卖了40台机器。“当时公司已经准备把我拿下了。”王俊峰回忆道。面对压力,王俊峰没有急着催促团队的人要业绩,而是先梳理流程,研究政策。他发现,教育系统单位多,是一个碎片化的市场,用做渠道而不是用做大客户的方法去销售反而会事半功倍。那么是什么因素制约了渠道的积极性呢?王俊峰发现:在业务第一线的是大区,但在洽谈行业客户的时候面临竞争,大区却没有权力确定价格。合同报上来签批就需要5天。王俊峰起草了渠道分类的新流程文件,将作业流程缩减到2天,将权力有控制地下放到大区经理手里。当天他就接到几个大区经理打电话说:“理解万岁,这下有武器打市场了。”结果是,经过改造的流程使他们一个月就完成了整个季度的销售额。“当时每周的销量都创新高,销售指标一直拉阳线,每天最高兴的事就是数单子。” 王俊峰轻松地回忆着。
    因为有渠道做小单子,总部的人也更有精力去打大客户,有针对性的提供支持。“这个经历让我明白,要学会放权。放权才能让所有的人都来自发地帮你做事。” 王俊峰说。
    成长通常都是在战斗中获得的,王俊峰更是如此。他很快担任了部门的助理总经理,负责行业渠道的系统性规划。2000年,联想面临分拆,王俊峰接到新的任务,协助部门总经理筹建IT服务业务,他带领了三五个人从规划开始。当时最大的争论是:“IT服务是用产品带服务,还是纯粹的服务咨询?”王俊峰带领的团队试图从产品切入,并向增值服务领域渗透。通过与联想研究院合作,很快开发出一个新产品——“联想网御”防火墙,并试图通过这个产品逐渐向全面的信息安全服务提供商进军。
    “真正开始运作一个新的产品线,才发现自己的能力和一个真正的职业经理人还有很大的差距。” 王俊峰回忆,“把原始技术转成产品,只是从0变到了1,但要让1变成更多,乃至100的时候,生产、运营、售后等等必须都要通盘考虑进去”。王俊峰发现自己在产品规划、市场运作、后端运作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多短板,“小聪明不是大智慧,当时已经有被掏空的感觉了。”他说。
    此刻,他面临着又一次工作的严峻挑战:“工作已经不再是一种享受,每天睁开眼睛是挣扎着去上班,工作成了对自己精神的折磨。” 在一次到海南出差的时候,王俊峰躺在沙滩上做出了艰难的决定:离开联想,去充电!他决定系统性地学习,为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做好充分的准备。
    辞职,读书,考试,申请,王俊峰获得了去加拿大攻读MBA的签证。其间他认识了一个做风险投资的朋友,王俊峰协助他的基金在内地寻找项目,初步感受到了金融投资的魅力。“当你站在投资者的角度,用另外一个视角看这个世界的时候,结果会完全不同。”他说。?荩
    对产业投资已经产生浓厚兴趣的王俊峰明确了金融领域的职业取向。他认为自己善于与人打交道,对商业敏感,喜欢新鲜的事物和迎接挑战,“做投资能获得和各个行业的高手学习的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个人的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王俊峰说。
    但是,做投行还是做投资呢?王俊峰向他的导师求教。导师问了他几个问题:你是否在三十岁以下?是否没有结婚?是否没有小孩?身体是否足够棒?如果以上的答案是否定的,你将无法承受投行经常的出差、没有节制的加班、在办公室常备行李箱和睡袋这样的残酷生活。王俊峰理性地选择了风险投资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下一个目标。
    在加拿大学习期间,王俊峰说,自己不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但是可能是阅读最多的学生。他说:“我坚信功夫在书外。”他搜集了大量的行业分析报告和咨询全案,从咨询公司的报告中学习如何系统的进行行业和业务分析、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离开加拿大的时候,他已经从上千份的资料中找到了自信的感觉。
    凭着对联想的深厚感情,毕业之后,王俊峰再次申请进入联想投资工作。但是,人力资源的同事告诉他,忘掉过去,必须先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对于重新走入联想大门的王俊峰来说,这的确是个心结,毕竟以前他曾经是个部门负责人,如今却推翻了过去的成绩,要从头做起。“这种时候,心中要有太阳。”王俊峰说。
    谈到在联想投资的两年工作,王俊峰感觉收获颇丰。“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行业!每天你都有机会看到最新的商业模式,结识不同的朋友,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很多极具价值的东西,这些决不是从书本上可以学到的。” 王俊峰说道,“相信这就是我想要的理想职业吧。”王俊峰再次找到了享受工作的快乐。
有目标,有准备,有行动,那么在职场成功地转变航向,有什么不可能?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