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G
1999年毕业于University of Gloucestershire,MBA,法籍华人。法国马恩河谷高等商业语言学院副院长,法国塞纳马恩省发展局中国项目顾问。2004年-2005年间兼法国塞纳马恩省旅游局中国项目经理
无论我在哪里登机或降落,伴随我的是相约而来的两种感觉,那就是离家与回家。
十年前离家赴欧留学时的确不曾想到自己会在那么遥远的地方扎根。也许是爱情的力量,让我嫁给了一个土生土长的法国人。为此,很多朋友都曾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老公是法国人,一定很浪漫吧。”其实用“浪漫”这个词来形容法国人,我认为是不很贴切的。与法国人交往多了,你会感觉到所谓“浪漫”在他们身上的体现是对生活的一种热情。
而巴黎,这个美丽的城市在我眼中更像一个带有阳刚之气的女人。这也是法国社会文化留给我的印象,人性化亦不失章法。目前,法国的移民大概有六百万左右,其中60多万华人,从事商业者占多数,而在政界,华裔的身影却是不多见的。
的确,作为一个非法语国家来的移民,想充分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万事开头难,迈出融入法国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必须清除自己的语言障碍,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与当地人交流,只有在深刻了解法国的社会及文化之后才能谈到融入与否。其二,也是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个真正想融入法国社会的人应具备的良好心态。既然决心入乡随俗,那么自己首先就不要再拿自己当作外国人了。其实这并不是带着中国文化融入西方社会文化的过程,而是在这两种文化基础上,找寻自我的过程。
融入法国文化对我而言,最切实的就是融入我现在的这个家庭。因为法国人很重视家庭,注重家庭生活的情趣和质量。把他们在工作中投入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对家庭生活的付出相比,两者绝无厚此薄彼的道理。‘热爱生活、尽可能地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分钟’就是法国人对待生活的态度。虽然这里的生活是简简单单的,就像一杯清水,淡,却有得回味----没有北京街头餐馆里的喧闹,也没有巷尾歌厅、酒吧中的浮躁,如果可以用白酒和茶来比喻北京,那么巴黎则更适宜用红酒及咖啡来形容。
在法国的生活方式很像一篇散文,读起来很惬意,比如在辛勤工作一周后,带着孩子和爱犬一起去森林或海边散步,或花一些时间整理一下花草,或打打网球、游游泳、去图书馆。当然,亲戚朋友来家里吃饭也是常事,法国人在习惯上很少请朋友去餐馆,大部分都在家里请客,主妇下厨。说起来,最容易融入法国文化的部分应该是饮食,而这里中国菜很受欢迎,中餐西吃,确实别有一番情调。
法国人与中国人一样,爱热闹,只是尺度不同。人与人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个宽松的距离,很少有人会去干涉别人的生活和隐私,即便是父母兄弟之间也是如此。初始这种人际关系可能会让有些人觉得法国人很难亲近,不过日子久了你就会适应这种距离感,并能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尊重。
二十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激励着我在不断地努力进取,十年西方文化的熏陶则给了我一个可以平和自己心态的机会。同样的天空,飘浮着不同的云,同样在展翅翱翔,怀抱着不同的心情。而无论走在哪个社会里,我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无论生活在哪个文化中,我都养成了自己的习惯。也许这就是别人说的两种文化的结合与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