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事情都悄悄地朝着我们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
婚礼就像是一场混战。在这场混战中,夫妻双方用爱情消弭外界的喧嚣、成见和两个家庭之间痛苦的碰撞。但是非常不幸的是,从婚礼结束的第二天开始,我和老公就发现我们俩已经变成了双方父母冷战的工具和牺牲品。
古语说得好,福兮祸之所倚。在此之前,我们对四位老人能够和睦相处毫不怀疑:瞧,我父母对未来女婿信誓旦旦,“以后就把你当儿子一样看待”;他父母对我也作出了高度类似的诺言。所以我们就一头埋进了幸福的婚姻征途,却不料经过一个婚礼,四个老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当我们终于发现时,为时已晚。爸妈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不愿意到公婆家里来吃饭,而公婆在言语之间,对爸妈已经颇有微词。两边的不满都像利箭一样刺到我这个靶心。
清官难断家务事。完了,看来新婚夫妇蜜月里的第一个“绝对挑战”,就是要扮演成功的管理者,使用高超的公关手段消除双方父母之间的芥蒂。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理论中哪几条适用于这种情况?我的头脑一片空白。
情急之下,先定下了“分而治之”的策略,摸清楚芥蒂从何而来。
我在电话中向爸爸说了几句狠话,然后在爸妈面前假装与老公不睦。爸爸果然开口了,原来婚礼的方案在定下来之后,公婆曾经多次反复。
然后,老公去和公婆谈话,质问他们为何反复。婚礼方案是,第一天在女方家摆酒宴,新郎新娘晚上也在女方家里休息,第二天男方才来接亲。但是,后来公婆听了许多三姑六婆的话,认为按照当地传统风俗,新郎不应在女方家里休息,于是就想推翻先前的方案。最后,方案虽然没有变化,但双方心里都已经留下了阴影。
原来,引起这场暴风雨的不过是旁人的几句闲话和所谓的风俗礼仪。我和老公大舒一口气。
其实,婚礼就像是一个项目,双方父母都希望尽全力把这个项目完成得非常出色。但是在拥有同一目标和信念的情况下,他们到最后忽然发现,彼此的某些根本观点却互相抵触、无法融合。另外,他们分别处在不同的环境,受到不同的人、事、舆论的影响。而这些外界影响谁都无法将它们阻挡在家门之外,它们时不时地会突然冒出来,掀起不小的波澜。结果,在无意之中,他们从风雨同舟的亲家变成了貌合神离的盟友,共同的项目也因此被两股力量扯得支离破碎。
经过这场风波,我和老公都做了一回事后诸葛亮。试想如果当初,我们能够从婚姻的兴奋中偶尔抽身出来,与双方父母多作沟通,早些发现端倪,岂不更好?同理,有先见之明的管理者在团队中就应当像守夜者一样,时刻睁大眼睛,而不能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同进他还必须是一个有效的沟通者,在事情似乎仍然顺利发展的时候,就尽力将各种祸端扼杀在摇篮里。有时候,这种外界影响可能只是一句闲言碎语,却会导致致命的结果。
此外,小到家务事,大到公司并购、组织管理,还应到做到一个字,那就是谭嗣同所说的“通”字。比如,在这场风波里,我爸爸就把芥蒂深埋在心里,结果导致误会越闹越大。
说到这里,每一个人对同样一句话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尤其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许多中国人在写英文邮件时,最后的祝福语写的是“Enjoy your life(享受你的人生)”。这本是好意,殊不知,在老外眼里,这句话却是一个反语。比如,当男女朋友分手时,才会互相恶狠狠地抛下一句“Enjoy your life”。意思是:我最不希望的就是你有好日子过,最好你出门就被车撞死!所以,小心了,管理不同的人,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说同样的话。
有先见之明的管理者在团队中就应当像守夜者一样,时刻睁大眼睛,而不能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同进他还必须是一个有效的沟通者,在事情似乎仍然顺利发展的时候,就尽力将各种祸端扼杀在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