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记黄埔中药业务伦敦上市
商业价值总分:78.6(百分制)
核心信息:欧洲资本对中药企业热情升温
>>点评:
孙树杰:中草药在海外一直被看作胆大者才敢尝试的“江湖大力丸”,它能够借助李嘉诚实现真正的“登堂入室”吗?希望李嘉诚此举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2.中石化竞购俄罗斯油田
商业价值总分:75.7(百分制)
核心信息:海外储量有望翻番
>>点评:
段小青:油价高涨的今天,对外扩张是能源企业必行之路。
3.微软中国正版大单
商业价值总分:72.9(百分制)
核心信息:入华14年最大一笔交易
>>点评:
白长虹:知识产权国际化保护的应景之作,经济意义自不必多言,政治意义更不遑多让,如此种种昭示着2006年中国软件业的不平凡。
袁岳:标志着微软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具有跨时代标志的成功公关。
4.永乐家电“网络连锁店”
商业价值总分:72.9(百分制)
核心信息:电子商务领域的业态融合
>>点评:
孙树杰:产业链条又一次被截短,产业格局又将被重写。它再次证明了,在产业链条上除了客户端绝对不能缺失,其他一切都是完全可被替代的。
5.博客“老徐”代言AMD
商业价值总分:71.4(百分制)
核心信息:AMD全面打响攻坚战
>>点评:
袁岳:显示了2006年的时代特征,就是博客力量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起到独特的营销传播效应。
6.中国移动竞购Millicom
商业价值总分:70.7(百分制)
核心信息:代价56亿美元的“新兴市场”
>>点评:
黄海川:拥有大量现金、把持高额利润的中移动的任何收购行动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入股凤凰卫视是一种面向3G的战略投资,那么,收购Millicom公司相对而言则是策略性的。这种策略性相对于电信巨头沃达丰主要在高端主流市场扩张的战略行为而言更加明显。据悉,Millicom公司的特点是规模小、分布广,它在16个发展中国家开展了业务,并实现了盈利,而这些国家的人口总数达到了3.9亿。一旦收购成功,Millicom良好的业绩便是囊中之物。不过,如果按照媒体猜测的那样,中移动欲借此尝试国际化,那么,未来的路还很长——中移动在规模小、分布广的Millicom业务中很可能习惯性地沿用国内市场垄断地位的经营方法,稍有不慎则原Millicom江山和国际化目标一并竹篮打水。
7.阿里巴巴推出B2C业务
商业价值总分:70.0(百分制)
核心信息:互联网与零售业的融合能否再造产业格局?
>>点评:
黄海川:这看上去似乎只是各家厂商网上商店的整合以及厂商们自建终端的一种补充,但是由于有支付、信用、以搜索为代表的技术等条件作为支撑,而且,据称阿里巴巴拥有1000多万企业会员、淘宝拥有2000万个人会员,本身即可形成一个巨大市场,所以,成功的几率比较大。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并没有谋求在供应商中的强势地位,而且该业务主要目标客户群与大城市里的国美等大卖场的客户有很高的重叠度,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厂商们的大力支持是可以预见的。
8.“谷歌”
商业价值总分:68.6(百分制)
核心信息:Google在中国的全新开始
>>点评:
叶桂楠:Google中国名称的推出可以说是饱受争议的。虽然新的名称具有比较高定位的寓意,但对于一直习惯于以前名称的用户来说,这个习惯的改变恐怕需要时日,同时大家对Google中国的新的服务也寄予了新的希望。
9.国有四大银行等跨行查询收费
商业价值总分:67.1(百分制)
核心信息:银行服务收入比例将会上升
>>点评:
段小青:查询收费本身并不需要争议,需要评价的是按照国际惯例收费的同时消费者是否获得了对等的服务。
袁岳: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客户也不是天真的上帝,既然服务了,就要收费。这也标志着银行卡已经在中国完成了普及,开始进入了盈利阶段。
10.神州数码公司架构革新
商业价值总分:65.7(百分制)
核心信息:重申IT服务战略地位
>>点评:
杨波(赛迪顾问高级分析师):由于国内IT服务的市场空间有限,神州数码在国内市场能得到快速成长的可能性并不是太大,显然能在全球获取市场份额才是其IT服务发展的真正推动力。神州数码是固守已获取相当战果的国内IT服务市场,还是另辟蹊径,寻找更大的市场空间,这非常值得业界人士期待。 (相关报道见P7)
分类“月度商业标杆”点评
A. 月度战略管理
摩托罗拉出售汽车电子业务
>>点评:
不论公司的规模大小,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现有业务进行削减,是很明智的战略。将自己的优势力量集中在自己的优势资源和最擅长的事情上是推动企业不断前进的成功战略之一。多种经营“看上去很美”,但是往往“吃起来很苦”。(宋新宇)
保险、医疗机构“联姻”
>>点评:
佳美携手友邦,在提升自身品牌的同时,有望探索出医治医疗顽疾的新路。(白长虹)
华为换标
>>点评:
华为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现阶段比较成功的公司之一,作为企业的整体形象与LOGO也应该与时俱进,此前联想等公司为了适应国际化的需要,已经进行换标。可以说,华为的换标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意义。(叶桂楠)
伊利集团6亿进军华中
>>点评:
伊利、蒙牛妙招迭出,在动态竞争中忙得不亦乐乎。(白长虹)
C.月度服务品牌
宅急送开放物流网
>>点评:
垄断资源固然可以带来超额利润,但是在竞争中未必会有胜利者。在当今的商业社会中,供应链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知。谁在供应链中占主导位置,谁就将控制供应链。通过大家共享自己的开放资源,就足以树立本身的供应链控制地位。表面上别人分享了自己的优势资源,其实质上是免费的控制了更多的资源。(宋新宇)
D.月度公关营销
中信银行博客广告
>>点评:
关于精英和草根的争论还在继续,但博客的价值已经获得商业的认可,博客热潮的商业盈利模式已经开始走向成形。(段小青)
博客的赢利模式一直被业内人士关注,单个的博客公司赢利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对于广告主来说,进行广告投放也面临很多问题。博客的广告联盟则起了中间商角色,可以在广告主和各博客公司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的桥梁。(叶桂楠)
(相关报道见P8)
今典集团赠送万台播放器
>>点评:
与其说今典在免费赠送,不如说今典是在免费地抢占10000块终端市场。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公赢的方案,大家各取所需。(宋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