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日本的跨国公司加强了他们全球化的步伐,同时逐步加大了对中国这个正在呈井喷状态发展的市场投资。
日本经济起飞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二次大战后,日本的经济差不多完全陷于瘫痪,粮食严重缺乏,物价飞涨。在美国的大力协助下,日本人开始重建经济。
1954到1974年出现了二十年的大发展期。从1961年开始,日本经济发展在世界舞台上后来者居上,其国民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超过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1967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英、法,翌年超过德国,1979年已近一万亿美圆,约为美国的一半,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1973年的石油危机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日本也难以幸免。其后日本经济增长放缓。但是,日本许多领域都领先世界前茅,如:彩色电视、半导体、数码产品、汽车、电子计算器、石油制品等。
人们总结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一,在高速资本积累的基础上,大规模地更新和扩大生产设备。二,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三,推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四,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等。到1985年,日本己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1993年日本海外资产上升到六千八百五十亿,估计到2000年可上升到一万亿以上。日本成了世界最大的供应国,日本正在朝金融大国化方向发展。
在日本政府的“价值创造型经济”政策的引导下,日本跨国公司100强企业已经将经营资源集中于信息家电、汽车、数码产品、产业机器人等产业群的价值链高端,从而巩固了在环球市场中有利的竞争地位。例如,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跨国公司在信息家电产业群,日立、索尼、松下电器、东芝和佳能等分别联手或相互对抗在数字相机、OA机器产业群,以及电子游戏、信息处理、电子计算机等产业群。另外,在以丰田汽车、本田汽车、日产汽车为三强的汽车产业也具有传统优势。
在这次采访中的日本跨国公司无一不认真的对记者强调他们的国际性,就如佳能公司的“共生”理念一样,他们认为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公司,不仅需要与不同地区的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且要和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地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共同迈向创新、繁荣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