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村”:手机搜索侵入者
导语:尀面报道

张振栋信心十足地认为,自己能够在2010年成为手机上的GOOGLE

大象:搜索巨头GOOGLE。
蚂蚁的生存方式:借道日本手机增值服务巨头,推出七项服务,提前在手机搜索市场占位。

    搜索力经济带动了整个互联网产业的繁荣,移动将成为它的下一座堡垒。2005年秋天,上海人张振栋注意到,在互联网业占尽优势的搜索巨头们正在赴一场移动运营商的约会。
    首先在美国,Google推出了一项Google SMS的服务——用户在短信中输入关键词,然后收取含有多个相关搜索信息的回复。该服务得到了美国AT&T、Cingular、Nextel、SprintPCS、T-Mobile和 Verizon Wireless六大移动运营商的支持。随着手机性能的提高,通过WAP平台进行的移动搜索也逐步跟进。2005年8月,微软日本公司推出MSN移动搜索服务——Mobile Search,手机用户可以登录到微软MSN的WAP网站使用搜索服务。
   “机会来了。”这个声音一直在缠绕张振栋。为什么心里会传出这个声音,也许是性格,也许偶然,都谈不上什么逻辑。但张振栋就是要把这种简单直接的冲动变成现实。
    何况,在另一个领域里,张振栋曾经成功地绝地反击。

一个电话得到一家公司
   
很多人都称张振栋是一名懂得如何去吸引别人的聪明推销员,一名机智的商人。但是,很少有人会料到,他曾仅凭一个电话就得到了一家中国公司。
    今年只有30岁的张振栋,大学毕业一年后去了日本。到那的第二个月,日本就出现了彩屏手机,之后他目睹了手机增值服务在日本的飞速成长。两年半后,即2003年年中,按捺不住的张振栋渴望回国发展。他做了一份商业计划,并着手调查哪些日资手机增值服务企业希望进入中国市场。他往这些企业投了简历。可是,没有回音。
    这个时候,他偶然得到其中一家现任董事长的电话。他试探性地打通了。他说,我想去中国,我想和你们合作。
    对方顿了一下,说:好吧,我们聊聊。
    那天,在一间咖啡馆里,桌上的咖啡凉了,两个人之间完成了一笔“交易”。第三天,刚刚入职的张振栋就被派回中国,负责中国市场开拓。
    事后,张振栋也坦言自己走了一步险棋。对于素来谨慎保守的日本上市公司,在几个小时内决定一个如此重大的决定,是极为罕见的。但是张振栋幸运地碰到了另一个“冒险家”三浦浩之。这家网村株式会社的现任董事长对中国非常有兴趣。在此之前,他已经在中国做了先期调查,并且在SARS期间依旧留在中国。
    网村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仿佛是张振栋自己的一次创业。在日本市场上,网村的手机邮件服务做到了第一,但在中国以娱乐为主导的市场形势下,这个强项似乎还无用武之地。在古北新区借来的一处民宅里,张振栋思考着如何抛开网村的拳头产品,设定与总部完全不一样的商业模式。

手机游戏:游到上游去
  
一穷二白的张振栋,找到了最迅速的发展路径。他选择的第一个角色,便是成为中国的Master CP,在内容引进上做足文章。Master CP是中国人更熟悉的概念——“进口代理”。在日本,很多中小型公司有高质量的内容服务,却不了解中国市场。张振栋将这些手机内容引进到中国,并根据中国市场的情况提出建议,进行本地化修改,还定期提供在中国市场的数据报告和市场动态。“四个月内,我们找到100家合作伙伴,并且与中国40家最大规模的SP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张振栋说。
    站稳脚跟之后,张振栋开始考虑的,自然是如何整装待发,去赴即将到来的豪华盛宴。2005年初,张振栋注意到一个数据。在2003年,手机游戏还仅仅是电信移动数据增值业务中不显眼的一项业务,但是,伴随着中国移动GPRS和中国联通CDMA1X数据业务的开展,2004年底中国的手机游戏用户已经达到1亿。张振栋认定,2005年将成为中国的手机游戏年。于是,上海网村的业务多了一顶:手机游戏。
    从形式上看,上海网村仍然是日本手机内容提供商们的合作伙伴,位居产业链后端,也不直接面对消费者;但逐渐地,“开了窍”的张振栋开始着手自主研发手机游戏,并将这些拥有版权的游戏“出口”到日本去。
    在Master CP的身份之外,张振栋正在把其核心价值尽可能广泛地向外延伸。他希望加深原有的合作关系,成为那些内容的著作权共同拥有者。他将这种新的关系称之为“CHC(content hands cooperator)。 这是一种更为亲密的合作关系——同样的合作伙伴,张振栋却拿到了一半的著作权。
    不仅如此,张振栋将自己的影响范围扩大到最大——他不仅可以掌控游戏的市场定位及产品成型,还可以将一半的著作权换作真金白银。比如,将这些游戏人物的肖像权授权商家生产制作;比如,将这些游戏转换成其他的成品。

手机搜索:绕过GOOGLE
   
2005年6月,张振栋又不“安分”了。从网村公司角度出发,他希望以B2C的模式更直接面对消费者;从产业角度看,他发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硅谷现在最新的投资热点是什么?手机搜索。国内手机用户超过电脑用户近7倍(4亿对6000万)、3G很快上马、无线应用和内容会越来越丰富而庞杂——手机搜索几乎就是一口待挖的金矿。
    另一面,游戏规则正在发生变化。手机搜索并不是GOOGLE和百度所熟识的讲究海量搜索的PC搜索概念,前者更追求一针见血,希望在两三页内就找到最精确的结果;从商业模式看,没有足够多的独立WAP网站,去支持PC搜索惯用的竞价排名模式。
    不仅如此,要在手机搜索上胜人一筹,这些企业还必须越过两道门槛:一是搜索技术关(虽然基本原理相同,但各企业在具体技术上还是差别很大);二是手机业务关,必须具有在手机上开展业务的专门知识和经验。当搜索的基本技术原理已经为更多技术人员所熟知之后,手机搜索的第二道门槛显得更为重要。这大大区别于PC搜索(它们更多依赖技术)的发展轨迹。
    在可预见的困难下,无论是尝试手机搜索的GOOGLE、百度,还是国内先行的几家手机搜索公司,都没有成功。毕竟,手机搜索和PC搜索有诸多联系,但不同之处更多。
    “这正是侵入者的机会,”张振栋说,只有绕开GOOGLE,在它还不强势的地方,才能有一线生机,否则只有被挤出大路的危险。
    张振栋很清楚自己的优势。虽然他从去年11月1日才正式开通手机搜索服务,并且为此在公司内部成立了悠悠村项目,但网村公司在手机业务上已经摸索了2年多。
    这使得张振栋一亮相便成为手机搜索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支力量。短短2个月,他一口气开通7项功能——网页、图片、铃声、游戏、小说、地图、影音方面的搜索功能,并率先推出了数字实名(类似于原先3721的网络实名)。
    与那些先行者不同的是,张振栋的“悠悠村”是一个集PC端、WAP端以及JAVA端一体的专业从事无线移动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平台,帮助用户随时随地挑选最适合的方式进行手机搜索。不仅如此,悠悠村绕开运营商,开发了自己的视窗软件(即PC上的WAP浏览器),并且将自己的搜索功能内嵌在1700家独立的WAP网站上(类似早期百度内嵌在新浪网站上)。“我们的服务是免费的;但是这些WAP网站如果通过我们的搜索条得到广告,那么,我们将从中分成。”张振栋说。
    这并不意味着张振栋便一帆风顺。在国内,手机搜索一、两年以前就开始初露端倪,但一直并未被广泛应用。张振栋认为,其最根本原因在于免费WAP站点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数量少,质量也比较差。
    PC搜索的兴起是先有大量站点再有搜索引擎,而手机搜索却“超前”起步——和WAP站点同时起步。所以,悠悠村不仅要照顾好自己,还需要拿出更多精力去协助WAP站点成长起来。只有被搜索对象成长起来,搜索引擎才有了生存的根基。
    于是,在很长时间内,培养、支持WAP站点将成为悠悠村的关键策略。针对WAP站点存在的问题,悠悠村已经采取了三个做法:其一,让各个WAP站点把悠悠村内嵌到它们的站点中去,带动它们的流量,并带来内容上的差异化(这和百度当年内嵌在新浪等门户网站上相似),目前已和200多家WAP站点达成这种合作。其二,为免费WAP网站发行数字实名,免费提供通过悠悠村搜索以及WAPPUSH推广这些站点的服务。其三,联合WAP站点结成广告联盟,化杂为整,共同推广;并在其中扮演一个媒体代理商的角色,和WAP站点共同寻找盈利模式。
    不管怎样,张振栋第一次和大公司站在了同样的起跑线上。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他的胜算要高上几分。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