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推动人民币衍生产品腾飞
导语:褀察

   2006年6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法国兴业银行集团金融衍生工具论坛”上,到会专家与业内人士均认为,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和利率机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在未来数年的发展,会相当迅速。
   中国的人民币衍生产品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企业借贷了大量的日元贷款和美元长期债务。由于最终还款币种大多是人民币,这样就存在着借款币种同还款币种之间的不匹配。这种对规避汇率风险的需求,促进了人民币衍生产品的发展。
    如果将人民币远期交易(远期结售汇)视为中国第一例人民币衍生产品,那么,中国人民币衍生产品业务,已经历了九年多的试验阶段。
    近两年来,境外离岸人民币衍生产品交易的流动性大大增加,交易的金额也在增加。但相比国际衍生产品,人民币衍生产品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法国兴业银行中国销售主管罗鹏先生认为,目前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的广度、深度还相当有限,他指出,具体表现为“没有利率期货交易,没有货币/利率期权交易等;人民币衍生产品交易量小,市场参与者有限,银行间市场不发达,缺乏交易所市场”。
    随着中国金融机构和其它市场参与者对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本身内在的需要,都在不断推动人民币衍生产品的发展。其它如中国加入WTO、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等因素,也在推动这个进程。
两大作用:
提高收益、分散风险
    从国际经验看,金融衍生产品主要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金融衍生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健全市场架构,扩大市场规模;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又可以大大促进金融市场各组成部分的快速发展。
    而人民币衍生产品的功用,与其它外币如美元衍生产品大致相同。
  人民币衍生产品的出现,首先满足了金融机构和公司企业在风险对冲和风险转移方面的需求。
    罗鹏指出,“人民币衍生产品的出现,将对汇率风险及利率风险的防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它把以前捆绑在一起的风险,分解成各个不同的部分。把每部分风险都转嫁到那些最愿意承担风险和最善于管理风险的市场参与者。”
    人民币衍生产品的第二个作用,在于资产管理方面。
    在分散投资者风险的同时,人民币衍生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投资者的收益。
    一方面,国内人民币存款业务非常大,这个领域对人民币衍生产品的需求,同样巨大,而且集中在股票型衍生产品。
    另一方面,人民币衍生产品对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银行,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不但是这些金融机构利润的重要来源,同时也分散了它们推行的产品的风险。
    1. 公司对衍生产品的需求:对冲需求。
    近年来,中国公司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求汇率机制向更灵活的方向演变。随着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变,需要外汇衍生产品。
    从宏观角度考虑,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采用由市场决定的利率。从对信贷的量化管理到市场驱动的利率,将来利率机制向更灵活的方向演变。随着利率设定政策的改变,需要利率衍生产品。
    此外,商品价格会影响到生产成本,需要商品衍生产品。
    2. 银行对衍生产品的需求:资产负债管理和资金需求。
    中国银行体系正在不断改变,很多大银行的上市,对经济资本和信息披露提出新的要求,这将影响信贷政策和信贷组合管理。
    银行对风险管理也提出新的要求。伴随利率自由化,银行间利率互换将加大利率风险;使用信贷衍生产品,可以帮助银行管理信贷风险并发展信贷文化。
    还有,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资金需求,是发展信贷衍生产品和利率衍生产品的关键因素。
    3. 保险公司对衍生产品的需求:资产负债管理。
    保险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长期负债和短期资产之间的不匹配,使用衍生产品可以帮助管理当地货币的久期风险。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机制(QDII)正在不断发展中,使投资外国原生产品成为可能,需要通过货币互换或更为动态的对冲来解决相关的外汇风险。
    如果,保险公司使用挂钩于各类原生产品的结构性产品,可以通过商品、股票、股票指数等,改善风险回报比率。
    此外,还有银行和金融机构分销结构性产品、发展财富管理的投资需求,也要求发展衍生产品。
产品更趋丰富
    光大银行资金部副总经理向前先生介绍说:“目前中国市场的人民币结构性产品,是衍生产品中交易量最大的,它采取本金保护的形式,主要连结的还是境外的金融资产,现在正在出现一些与国内金融资产相连结的产品。”
    预计到2006年以后,会出现更多没有本金保障的衍生产品,这些衍生产品将更多地与一些资产相连结,如与能源、贵金属,甚至小麦、糖等不同资产相连结。
    “还会出现一些信用衍生产品,例如抵押债务契约——CDO, 投资者可享受规模效应,以较低资金投资整个抵押债务组合;并通过多重信用级别的设计为投资者提供一种金字塔式的信用保护。”罗鹏补充说。
    QDII的发展,使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可以代客境外理财,把人民币转换成外币,投资到境外市场。这样保险业和基金业可以开发一些人民币加外币的延伸产品,可能出现奇异期权产品。
    法国兴业银行亚洲区股票衍生工具联席主管李子建先生指出,基金公司还可以开发连结A股股票市场的衍生产品,未来向指数型期货、备兑权证和期票据产品发展。
    李子建预测,“5年后在A股市场,会出现一个较为完善的股指市场,可能发展成为一个较完善的权证市场,形成规范交易的当期票据连结A股股票的市场。”
    如果,5年后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得到完善,人民币延伸产品的广度和深度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会出现一个由非常理性的参与者参与的衍生品市场。
人民币衍生产品的出现,会对提高经济效益起到非常大的作用。5年后,人民币衍生产品的广度和深度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会出现一个由非常理性的参与者参与的衍生品市场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