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证天量成交的背后
导语:褀察

      在2006年5月,权证市场达到了空前的热度,26只权证的成交金额甚至超过了1600多只股票的成交金额。然而,风险也早晚要爆发。6月2日26只权证集体放量下跌。
  权证的过山车行情让一些投资者赚钱,却让更多的投资者大呼“看不懂”。法国兴业亚洲区股票衍生工具高级副总裁李锦先生和广发证券总经理助理、首席策略分析师郭勇先生,在主持人《投资有道》杂志主编季欣麟先生的提问下,对中国权证市场的深入解读,将会对投资者的学习和把握权证市场,提供有效的帮助。
  季欣麟(以下简称季):有一组数字可以说明。目前国内权证成交量,已经占到整个的股票市场总成交量的40%到50%。而新加坡和韩国,这一比例都没有超过5%,香港目前在20%左右。权证正在引起投资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讨论股票市行,不能不谈到权证。
  李锦(以下简称李):今年5月,中国的权证市场成交量非常大,目前已经超过200个亿,香港的权证市场已经存在了超过10年的时间,可是平均每日的成交量在50-60亿左右。香港目前挂牌的权证超过了1300只,而内地市场的权证大约是26只,数量差异很大。
  我们看到,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非常的迅速,中国的市场容量也很巨大。目前外资券商还不允许直接进入中国的市场,也不能创设权证。我们在几个月之前,和广发证券签署了一个MOU,我们希望可以增加相互之间的合作。
  郭勇(以下简称郭):中国的权证市场,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也是启蒙阶段。我们看到投资者在操作中,已经开始懂得一些最基本的规则和技巧,例如看涨一只股票,就买入认购权证,看跌一只股票,就买入认沽权证。
  投资者的学习能力很强。在5月份五粮液权证,就走出了一波非常好的行情,由于G五粮液正股在那段时间大幅上升超过60%,带动五粮YGC1(030002)上升230%,投资者也体会到了权证的杠杆作用带来的超额收益。但是,中国的权证市场还未曾经历过一个完整的权证周期,即某个权证从挂牌到行权期结束摘牌的过程,在最后,有内在价值的一些权证,会按内在价值结算,而另一些权证可能会一文不值,今年8月份即将到期的2个权证,宝钢权证和万科权证,将会给投资者一个直观的教育机会。目前,宝钢权证和万科权证,距离其理论合理价值还有很大距离,随着行权期临近,必然要加速回归,投资者一定要注意风险。
  季:香港是全球最大的权证交易市场,请介绍一下,香港的权证成交量和内地的权证成交量,比例差异很大,为什么会这样?
  李:一个基本的原因是,中国大陆的投资者非常多,市场上的资金量也非常充裕。在香港权证量占市场的20%,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健康的比例。如果这个比例超过了25%,市场就开始变得缺乏理性,因为可能发行人会遇到对冲和成交的困难。权证市场成交量一旦超过25%就意味着风险进入到高位。
  季:国内的茅台和宝钢权证都有过暴涨的经历,香港市场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吗?
  李:如果杠杆比例是10倍的话,正股上涨10%,权证理论上应该上涨100%。
  季:如何对比国际权证市场的发展?
  李:新加坡在2004年权证市场开始变得活跃,比2003年大约放大了2-3倍左右,主要的原因是,新加坡市场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参照了香港和德国的经验,做出了积极的调整。一方面实行发行人的做市商制度;另一方面提高市场的透明度。
  季:“权证黑庄”在中国市场上是否存在?
  郭:我不太了解所谓的“权证黑庄”。不过目前权证市场呈现典型的资金推动型特征,从资金角度来看,权证市场确实有个别大户参与操作,但我认为其比例可能不会太大,从我们的一些营业部的数据来看,个人投资者的比例很大,个别中小投资者的操作比较激进,估计他们所占的比例反而很大。
  季:如何看待发行人和投资者之间的关系?
  李:发行人对标的的未来波幅有一个预测,投资者买进权证,意味着作一个方向的判断,如果双方都预计正确,就可以取得双赢。
  郭:目前国内还没有备兑权证,只有股改权证。国内权证基本上都是股改催生出来的,上海的这一类权证券商可以参与创设,另外长电认购证CWB1则属于配股权证。由于进行股改时需要体现出对流通股股东权益的保护和支付对价,如果单纯的送股或者派现,股票可能会贴权,所以在基金等长线投资机构的主导下,推出认沽权证来锁定未来股票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目前权证品种中认沽权证比较多的原因,尤其在去年底股市低迷的时候,认沽权证就更显得必要。所以未来股改完毕后,权证市场必然面临巨大变革。
  季:目前国内的权证成交量,发展是否健康?
  李:目前中国权证的数量太少,投资者可选择的余地也不多,在大资金进场的时候,必然会造成一种忽视内在价值的非理性上涨。但是随着权证的下跌和分化,投资者会明白其中的风险,今后如果越来越多权证品种上市,选择多起来,杠杆比例、时间价值就会成为衡量权证的标准,只有素质好的权证和价值被低估的,才会涨起来。
  另外,五粮液权证涨幅超过10倍,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在香港市场上,一只权证涨5-6倍并不稀奇,超过10倍的也有。所以权证是一种可以获得暴利的工具,这是因为它的杠杆比例。但你也要明白,正股下跌时,它也跌得更猛。
  郭:权证的成交量超过200亿元,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与5月份股市行情火爆不无关系,阶段性而言这个数字不可能维持很长时间,会恢复到一个适当的理性水平。大体上,权证T+0的交易机制和热钱的作用,让权证的成交量和成交价格突飞猛进,我们一个客户用10万元,一天可以成交1000万元,就是比较极端的例子。虽然大部分投资者不会这么极端,但是资金的放大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综合因素下,造成了这么高的成交量。
  随着市场起伏,投资者的学习速度其实超过了我的预期。而作为交易所,可以加强一线监管和事先监管,可以参考香港经验,对大额交易和持仓大户进行披露,维护市场健康发展。

   国内的权证市场,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机会,但是也要注意到它的风险,到底是坐在金矿上还是坐在悬崖边,投资者都需要认真来把握,方能取得盈利。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