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九十多年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日新月异,IBM 始终走在全球信息工业的最前列
IBM,即国际商业机器公司,1911 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目前拥有全球雇员 31 万多人,业务遍及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过去的九十多年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日新月异,IBM 始终以超前的技术、出色的管理和独树一帜的产品领导着全球信息工业的发展,保证了世界范围内所有行业用户对信息处理的全方位需求。
源远流长中国缘
谁会想到,IBM 与中国的业务关系开始于 1934 年,那一年,IBM 为北京协和医院安装了第一台商用处理机。1979 年,在中断联系近 30 年之后,IBM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次来到中国,为沈阳鼓风机厂安装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台 IBM 中型计算机。
1992 年,在北京成立IBM中国有限公司,这是 IBM 在中国的第一家独资企业,此举标志着 IBM 在华投资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掀开了在华业务的新篇章。随后,进一步扩大了在华业务覆盖,伴随着 IBM 在中国的发展,IBM 中国员工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超过 5000 人。
2004 年,IBM 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IBM 在上海成立了亚太总部;与联想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共同发展个人电脑业务;与长城公司共同组建了长城国际系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从事服务器生产。2005 年,IBM 在中国发布了三大战略方向,即:保持快速成长;加强以解决方案和服务为核心的高价值业务;用创新帮助中国客户成功转型并提升其执行力、生产力和竞争力。
正如IBM 前任 CEO 郭士纳先生所说:“IBM 怀着对中国的承诺,为中国建立一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信息技术公司。它设在中国,为中国人服务,有朝一日也为全世界服务。IBM 中国公司必将会成为‘中国的 IBM 公司’,成为中国经济的一部分。”
价值的力量
正如人们所知道的,IBM是倡导企业文化的先驱。其创始人老沃森凭借其超凡的天赋和热情发现了企业文化的力量,并使其在IBM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老沃森从干销售起家,他认为IBM应该是一个有很强销售能力的公司,但那时大家对销售人员的态度并不信任。1914年是美国工会运动最猛烈的时期,很多行业的薪水是由工会和公司来谈判拟订的。因此老沃森写下三条:尊重个人——在IBM你能否升职、加薪完全是看你的表现,不需要靠别人来帮你争取,公司把你当作个人来尊重;精益求精——IBM靠员工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很完美来同别人竞争;服务客户——当客户的机器出了毛病,IBM的技术人员应该第一个到场,让客户感受到帮助。
1962年,老沃森的继任者小沃森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的时侯就充分肯定了这种力量。他说:“就企业相关经营业绩而言,企业的基本经营思想、企业精神和企业目标远远比技术资源或者经济资源、企业结构、发明创造以及随机决策要重要得多。当然,所有这些因素都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经营的业绩。但是我认为,它们无一不是源自企业员工对企业基本价值观念的信仰程度,同时也源自他们在实际经营中贯彻这些信念的可信程度。”
什么是公司价值?
那么,什么是公司的价值?
市场份额,每股盈利,客户满意度还是员工忠诚度,抑或是更多?IBM认为,公司价值体现的关键绝不是制定这样或那样的标准,而是实际行动给社会和人类带来的客观益处。IBM将公司价值定义为:引领社会变革;不断进取的领导力;应对每时每刻的严峻挑战;真正全球化本地化的管理系统;保护全球环境的坚定信仰。
事实上,IBM的价值观十分具体地体现在公司各个时期的企业文化之中。
当然,IBM的企业文化也在与时俱进。当1993年IBM面临机构繁冗、效率低下、分拆呼声此起彼伏的危机时,郭士纳开始了大幅度的革新。“我们将发现新的拥有优势和活力的办法,或许我们能够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而且还可以将这种不断的自我更新变成为一种公司文化中的永恒的一部分。” 2002年,彭明盛接替郭士纳的职位,这时IBM面临的市场环境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之,在IBM企业文化的三次调整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即每一次调整企业文化,都是因为市场环境发生了改变,是市场的改变导致了企业文化的更新。
在企业价值的不断调整和更新中,IBM重塑蓝色巨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