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与盖茨:如何让世界更好?
导语:一栏

    股神沃伦·巴菲特进行了有史以来最为慷慨的慈善捐赠,并把其中绝大部分捐赠给比尔·盖茨设立的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后,英国《经济学人》半开玩笑说,这显示巴菲特的确善于“调拨资金”(allocate capital),如果你是世界上第二富有的人,照看你的财富的最佳人选无疑是那个惟一比你更善于挣钱的人。当然,严肃地说,从任何意义上看,怎么赞誉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这两个人的慈善行动都不过分。并且,他们应得到赞誉,不仅仅因为他们天文数字似的捐助金额,更因为他们开创了一条慈善新路,他们可能改变全世界慈善捐赠的方式和提高慈善资金的运用效率。
   75岁的巴菲特宣布捐赠出370亿美元给盖茨基金会和他自己以及子女设立的另外4个基金会,盖茨基金会获得其中的310亿美元。盖茨同时也承诺将继续捐出他自己的约500亿资产。巴菲特以投资创造了他所有的财富,他把财富花出去的方式也正是他典型的投资风格:“冷静理性的决策,从中看不出任何心血来潮和追名逐利的成分。”
    巴菲特早在1980年代以“不应将财富留给子女”的慈善观点著称,他认为“世代继承的巨额财富将使得我们的运动场变得倾斜,而不是让它保持水平”。他最近解释自己的慈善理念说,“当下的慈善是重要的,但10年、20年甚至更远未来的慈善同样重要。我想,以高的速度积累财富的那些人应照料20年以后慈善的更好的群体,而以较低速率积累财富的人应照料当下的慈善。”
    在他的妻子苏珊两年前突然因病去世之前,他的计划是以巴菲特基金会为自己的捐赠平台,他妻子去世后将遗产捐赠给这家基金会,并将之重新命名为苏珊·汤姆森·巴菲特基金会,现在它的规模是2.7亿美元。巴菲特此次捐赠中有31亿美元会分配给这家基金会。但善于投资的巴菲特现在显然认为,把几百亿美元交给这家基金会,由它来把财富分配给社会,并非最佳选择。一是要把巴菲特基金会扩充到上百倍,机构的扩张过程会相当困难;二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来管理它。
    对比而言,盖茨基金会则能更好地照料这笔财富、并把它分配出去的。盖茨基金会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基金会,拥有300亿美元的资产,在它设立的12年间它已花出去80亿美元,主要用于健康和教育。梅林达·盖茨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现年50岁的比尔·盖茨也刚刚宣布将在2008年脱离微软的日常管理,把主要精力投到盖茨基金会。如果不出现意外,盖茨夫妇将比巴菲特同时代的人能有更长的人生时间用于慈善事业,他们的精明头脑更不用多强调。巴菲特对他们赞誉有加,也正因为如此,巴菲特选择了一条与大多数超级富豪不同的慈善道路,他不是设立以自己命名的基金会试图留名后世,而是把财富交给合适的人去处理。
    巴菲特劝告世界上的超级富豪说,你们投资时把钱交给更擅长管理的人,要把这种想法扩展到慈善捐赠,不要在你死后建立一个由年老的生意伙伴或者雇员管理的基金会。《华尔街日报》评价说,“如果巴菲特此举能够成为榜样,那么全球的慈善事业将迎来根本性的转变。慈善基金将像企业一样在市场上竞争,资金将流向那些最高效的慈善基金。”

大变革


    在分散财富时,巴菲特和盖茨的角色与他们在创造财富时的角色惊人地一致:以投资积累财富的巴菲特从投资的角度变革了慈善资金的捐赠方式,以实业积累财富的比尔·盖茨则在变革这些资金的运用方式。简单地看,全球慈善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捐赠方,包括超级富豪、企业和一般民众;第二个部分是各类基金会,很大一部分慈善资金流向它们,由它们负责管理、分配;第三个部分是实际完成慈善职责的机构,它们既从各类基金会获取慈善资金,也直接从捐赠方获得资金。巴菲特的捐赠打破了捐赠方和基金会的传统模式,比尔·盖茨则通过盖茨基金会在改变基金会与慈善机构的关系。?荩
    在全球慈善资金中,由超级富豪捐助的份额大约占十分之一,但是,这些基金会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数量份额,如果它们能以更有效、创新的方式来把资金分配给需要的机构,将能极大地改变全球慈善事业。实际上,慈善机构一直面临着运作效率低下、浪费资金的指责。和商业世界不同,慈善资金的出资者和慈善机构的实际操作者都没有对慈善组织的绩效进行评估,更是一直回避将这些绩效相互比较。斯坦福大学研究非盈利机构的杰德·爱默生说,“一个并没有创造真正社会价值的组织,可以通过政治方面的关系和媒体报道的作用来树立自己的形象,而对于它是否真的做好其工作,并没有客观的衡量标准。”杜克大学商学院教授格莱格·蒂斯指出,“(慈善)资金并没有被划拨到最有希望的事业中去以利于其成长,资金也没有被从无效的事业中抽走。”
    盖茨和他的妻子梅林达可能给这个领域带来改变,支持人们信心的首先的是他们这两个人:他们两个还未衰老、精力旺盛;他们自己拥有巨额财富而不会有其他杂念;他们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政治号召力,能够做那些对人类有着长远影响的慈善事业;更重要的是,正如巴菲特所说,他们全身心投入其中。
    其次,与其他基金会相比,盖茨基金会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广泛采取与合作伙伴比如政府、各类服务机构、慈善机构等一起工作的方式。它与大型制药公司合作,共同为穷人研发药品。如果没有盖茨基金会的支持,制药公司通常不会考虑这些药品研发项目。咨询公司麦肯锡在盖茨基金会的捐助中扮演重要角色,麦肯锡在印度的负责人被它聘用在新德里运作其艾滋病项目。
    最后,正如巴菲特所说,和商业一样,从事慈善,你也要准备犯下一些大错误。盖茨夫妇做好了犯错的准备,并准备从错误中学习。盖茨基金会也已经开始对慈善项目的绩效评估,并准备砍掉那些无效的项目。盖茨基金会在美国支持的社区教育项目最近受到严厉批评,《商业周刊》的封面报道标题是“比尔·盖茨被教训了”。但乐观地看,盖茨应该能够从错误中学习,他不怕失败,他有的是改进的机会。
    《经济学人》借用风险投资家的概念说,比尔·盖茨现在的角色是“风险慈善家”(venture philanthropist):他支持各种慈善项目,评估它们,剔除失败项目。安德鲁·杰克这样设想 “风险慈善家”的理想角色:风险慈善家积极地寻找、甚至创立各种组织,在他们认为有用的领域接收资金,而不是被动地处理捐赠请求。它们将大“赌注”押在那些被认为有效的项目上;引入绩效衡量方法评估它们的成功度;与项目经理合作,帮助达到目标;当出现失败甚至长期成功时,就停止资助。
    更美好的未来世界不光需要慈善资金,更需要有才能的人去把它投资出去,在未来,盖茨和梅林达有潜力成为风险慈善家的典范。
    除了巴菲特和盖茨之外,这个世界还需要有很多具有创新精神、专注的“社会企业家”(social entrepreneur),他们赢取慈善资金,创新、高效地把资金用于改善社会的具体行动。相应地其中还需要更多的经理人、专业人士、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与巴菲特和盖茨一起把世界变得更好。

以投资积累财富的巴菲特从投资的角度变革了慈善资金的捐赠方式,以实业积累财富的比尔·盖茨则在变革这些资金的运用方式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