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海阔天蓝的乐园
导语:澳大利亚悬浮在中国东南方几千公里外的海洋里,那里人口只有1900万,地广人稀,但是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体制却相当成熟。因为她的阔大和丰富,最近两百年成为很多背井离乡的华人寻求美好生活的希望之地。

    澳大利亚悬浮在中国东南方几千公里外的海洋里,那里人口只有1900万,地广人稀,但是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体制却相当成熟。因为她的阔大和丰富,最近两百年成为很多背井离乡的华人寻求美好生活的希望之地。
    从19世纪开始,就有华人淘金者不断地乘坐轮船南下太平洋,在澳大利亚的土地上开掘山石,寻找黄金。那应该是华人最早在那片大陆上的足迹和梦想。再后来,在20世纪的各个时期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的华人移民,因为各种历史原因,通过了各种途径,来到了澳大利亚创业,在这个被桉树和褐黄色戈壁覆盖的美丽国家建立自己的新生活,留下了大量开拓的印迹。但是,这些华人很少能够进入澳洲本土的社会上层,总是以一种边缘性的存在,对澳洲社会还没有产生真正的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上的影响力。
    真正开始进入澳洲主流社会的华人,是被称为“新华人移民”的群体。这个移民群体主要是中国大陆移民,受惠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陆续来到澳洲,总人数如今大约已经超过了30万。目前,全澳大利亚大约有接近100万的华人移民,主要分布在墨尔本、悉尼、布里斯班等澳大利亚东部沿海的大城市里。
    华人移民群体和他们自身所有的文化,也成为了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构成的主要部分。我们本期采访的来自上海的金凯平先生就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代表。他前不久出版了一本自传《澳洲梦》,就非常详细地记录了他在澳洲实现自己梦想的曲折而又有趣的历程。中国侨联海外联谊部部长林佑辉在序言中说:“新一代的中国移民,不是乘着三桅大眼船、红头船,卖到海外的,他们是乘着飞机,带着知识,带着想法,带着信念去异国他乡发展的,所以在他们创业、奋斗、开拓的过程中,就带着自强自信,就有自强自信的资本。这种信念表现在,当金凯平与人打交道时那压倒一切的气势与自信;当他穿着不协调的西装,拿着黑皮箱,与教授坐在办公室里讨论经济问题时的气宇轩昂;当在很多人的劝阻下,他仍买下霍克的总工会大楼时的胆识与气魄;当他打破在华人区域开中医诊所的传统,坚持把中医诊所开办在澳洲人区域里的执着与自信。无一不体现了他那善于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自强自信的魄力与胆识。”
    我们本期采访的几位人士,和几十万华人移民一样,都有着相同的生存遭遇、生活体验、创业经历和心路历程。
    如今,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大陆之间,彼此的市场空白点很多,互补性也很强。在中国,通过房地产、网络和某些行业,现在还经常有一夜暴富的例子,而在澳大利亚,短时间内发大财,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像金凯平先生那样成功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的一个特例。可是,那里仍旧是梦想的乐土。金凯平在澳洲创业18年,可以说实现了自己的蓝色梦想。今天,澳大利亚以其清洁的环境、健全的卫生医疗服务、发达的教育和令人愉悦的生活方式,吸引着人们前来居住生活,还有更多的华人移民正在前往澳洲创业,希望在那里展开梦想的翅膀。也许,对他们而言,置身澳大利亚,就仿佛置身于海阔天蓝的乐园一般。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