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际MBA:立足本土研究的国际化
导语:唀业教育

“北大国际MBA(BiMBA)是一个有个性的项目。”BiMBA 培训及与企业合作事务部主任张销民说,它好比是一个“合资公司”,而且,这个合资公司是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一下子和国际上的30多所商学院结成的联盟进行合资,开创了中国商业教育的独特模式。
   BiMBA的EDP项目也用实践证明,立足本土研究,同样可以走上国际化道路。例如,今年宝马全球28位总监级以上的高管到BiMBA接受培训。另一方面,它的EDP项目也突破了单纯的培训层面。今年8月开设的东盟企业家研习项目将不仅帮助上百名华商了解中国市场,也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东盟的经济互动。
    张销民认为,在整个EDP市场中,商学院只占了一角,是一个流派。因而商学院要认清自己的研究优势,为企业提供长期价值。商学院之间,也不是竞争关系,而应该是合作关系。
    EDP对商学院来说,是与商业世界和企业沟通的最直接通道。这对商学院的学术研究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EDP的创新,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医疗行业的项目非常好地表明了这一点。在医院院长们的强烈要求下,杨壮教授走进医院去实地研究医院的人力资源问题,已经研究了两年。这项研究得到了医院的全面配合,我们得到了第一手的数千份调查问卷。李玲教授也进行了许多医疗机构的研究。这些开创性的工作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性支持。
    BiMBA 的EDP的增长速度如何?现在每年培训人次在多少?与MBA、EMBA相比,EDP在BiMBA占怎样的位置?
    EDP的增长速度很高,最高时达到80%,一般的也在40%到50%左右。每年接受培训的人次达到4000—5000。
    BiMBA的 EDP起步晚,现在仍然是学位教育占主线。但是,EDP的发展空间很大,我们希望逐渐把EDP成长到在内部与学位教育平衡,三足鼎立。
    我们现在正在这样努力。8月底BiMBA有一个东盟企业家研习项目。4月份,林毅夫教授到马来西亚为华商做了一个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讲座,当时东盟的上百名华商希望能够潜心来看中国市场。这个项目的意义已经超出了简单的培训,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东盟经济的发展。这个项目为期8天,内容涉及中国市场和行业特点,这比华商自己到中国市场考察有效得多。
    您个人对中国EDP市场有怎样的看法?
    我研究了五年。EDP在中国发展势头很好,企业的需求是最大的推动力。
    但是也有担忧。企业的高需求是把双刃剑,由于高需求,市场上会出现很多捞浮财的培训,这会引起EDP的大起大落。教育这种产品,只有亲身体验后才知道好坏。各种机构进来,鱼龙混杂,很多机构教学力量薄弱,大打价格战。企业会对EDP感到失望,这对行业的发展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一个市场要有好的竞争者,而劣质的竞争者会毁掉整个市场。急功近利,对行业的长远发展不会有好处。EDP的主要客户——企业,也会逐渐成熟。
    外面的培训机构总是炒出一些概念,结果使得企业不稀罕名牌教授,宁可要“某某管理”课程。但是商学院不应气馁,因为那些概念学术价值不高,不会长久。学术研究不是脱离实际,而是挖掘更深层次的价值。
    在大混乱市场,商学院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价值,坚持自己的价值。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