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员工健康
导语:挀南

随着企业管理的日益完善,企业对员工的健康管理也日趋重视。如今员工健康不再简单的是员工个人自己的事情,而更多的是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劳动生产率链接在一起,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2005年6月,百度公司以不菲的年薪招聘健康辅导师,专门为员工提供健康干预和指导。一年过去了,百度高级人力资源总监鲁灵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高薪聘到的辅导师所发挥的实际效果已经达到了企业当初的预想。一年期间,这位辅导师不但为百度员工做了系统的体检报告分析,建立员工健康分类档案,还在逐渐帮助员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生活方式,督促大家参加体育锻炼,有病及时就医等,甚至还帮助公司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并且他解释说,当初之所以下决心增设这一高薪职位,是基于IT行业员工工作、生活不规律,容易出现“疲劳综合症”的特点,而引进辅导师,最主要的还是想借此在企业树立一种注重健康的观念。
    而在国外一些企业关注员工健康的意识更是先行一步。像IBM等大公司不但签约美国著名的疾病管理服务提供商Matria,来帮助管理员工的慢性病,而且还引入EAP(员工帮助计划),来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个人绩效和组织整体效能。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曾在今年年初开展了一项“关于企业对于劳动者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对于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问题表示出了积极的关注态度。其中有40.46%的调查参与者投票认为他们所在的企业对于员工的健康问题“非常关注”或“比较关注”;有35.29%的参与者表示企业为其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险;不过还有24.22%的调查者反映企业对员工健康问题表现冷漠,甚至没有为员工提供最基本的保护保障措施。
    王庆超是华兆益生健康管理机构的董事长,根据多年来为企业在健康方面的服务经验,他将目前中国企业对员工健康状况总结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是血汗工厂;第二层次的企业虽然没有到血汗工厂的程度,但对员工的健康状况基本是不问也不管;第三个是有基本的健康福利,但还是认为员工的健康就是员工自己的事情,和企业没什么关系;第四个层次的企业认可员工的健康部分是企业的责任,关注员工健康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也认可员工健康对自己的企业是有重要意义的。但他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对员工关注程度大多还是集中在第三个层次上,以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险和定期的体检为主。
    “其实对员工健康管理主要分为被动健康管理和主动健康管理,体检属于被动的健康管理,员工虽然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但并不能促使自己的健康改善。”他说。因此他认为如果企业真正要做好健康管理问题,应该是主动管理更多一些。
    在主动管理的观念下,企业应相应的采取一些健康(下转P29)?荩管理的措施,比如鼓励员工正常休假,在允许的情况下限制员工加班,制定灵活的上班制度,提供一些健身健美的福利,甚至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心理帮助。除此之外,还为一些特殊员工组织特定的集体活动,如准妈妈俱乐部等,让员工把企业当作一个有生命的组织,而不是一个挣钱的场所。”王庆超说。
    但很多企业的HR认为这样的建议在中国企业目前发展阶段并不可行,首先面临的就是资金的阻力。因为健康设施与服务的规划与维持都需要成本投入,因此只有规模较大的企业或者是对人才竞争激烈的高科技产业才可能被迫对员工健康的规划较为完整。
    “企业发展阶段和规模大小其实跟对员工健康关注程度并无直接的关系,关键还是企业自己的定位、观念和企业文化。”王庆超说。而且他认为,企业给员工健康投入也并非越多越好,“企业福利好并不代表企业健康管理的观念和实践就是领先的。”
    针对国内很多HR的困惑,鲁灵敏以多年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证实,关注员工健康的事情真正运作起来,资金其实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甚至有时候关心员工健康并不一定是以企业花费多少金钱为标准。
    他解释说,实际上,除了企业资金的投入,很多时候员工最主要的是看企业有没有真正关注到他们在自己身心健康方面的需求。因此在有限的条件下,企业要尽可能的采取一些办法去帮助员工维护自身的健康,也许只是一些小细节,就能发挥很大的能效,从而使员工在心理上提高对于企业组织的忠诚度和凝聚力。比如百度每年都会帮员工购买团队优惠的公园年票等事情,“其实这都不需要企业出钱,但员工都很满意。”他说。
    在西方国家,关于员工健康管理和企业成本之间,盛行着这样一个成本核算:即在健康管理上投资1元钱,将来在医疗费用上可减少8-9元钱。但由于这种管理并不直接创造效益,也无法有细化的投入和收益考核标准,因而往往容易被企业忽略。
    而实际上,导致企业员工医疗保健开支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员工疾病和亚健康状态,同时这些疾病和亚健康状态也是导致员工生产工作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员工心理是否健康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他对所就职的企业是否满意,对自己正在从事的职业、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是否满意。■

企业发展阶段和规模大小其实跟员工健康关注程度并无直接的关系,关键还在其自己的定位、观念和企业文化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