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服务近两年发展迅速,数据显示,2005年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达到2500亿元人民币,2006年更是火爆,各家银行纷纷在分行或支行辟出专门的空间,派驻专门的人员,推出种类繁多、复杂程度各异、风险级别不同的理财产品。
这些营业网点的服务如何,能否满足我们投资者需求?此次我们派出强大的记者团队,采取随机抽样模式,对13家银行的21家支行的网点服务进行亲身体验。
在出发之前,我们根据投资者要求,设定了一些评价指标(表1 ),这些指标包括银行的各分支机构在理财方面是否对客户提供了周全的服务、能否充分提示风险和披露产品信息、投资者能否得到专门的理财服务等,我们最终评价结果用星数表示,如果6项服务都获得满分可以获取18个星,星数越高表示总体服务越好。
评价结果显示,在硬件配置上,多数银行水准较高,例如会为客户准备饮水机和等待时阅读的杂志。但是,在细节方面,有的银行还是显得诚意不足,例如兴业国贸支行银行柜台设计并不人性化,即便有椅子,由于设计不合理,客户办理业务的时候还是不得不站着。建设银行长安支行有饮水机,也有水,但就是没有杯子。同时一些银行网点如深发展支行没有专门的理财柜台,对理财需求较强的客户来说,不是很方便。还有很多银行的VIP窗口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在服务方面,21家银行中有9家没有专门可以咨询业务的客户经理,大部分银行的客户经理,其态度都比较好,能解决客户的问题。其中民生银行万寿路支行得分最高,该行有专门的理财经理,有VIP柜台和理财室,客户经理服务周到,会主动留下有兴趣购买产品客户的联系方式。
而有些银行则不尽如人意,例如农业银行复兴路支行门口虽然有咨询台,但却没有人。中信银行新兴支行则没有可以咨询的客户经理,需要排号向柜台人员询问。建设银行地坛支行的客户经理会很及时地发现新进来的客户,并主动询问需要什么服务,但当记者询问建行新推出的QDII新产品时,该工作人员还不知道建行已经有了这个产品。
信息披露上,各家银行普遍需要提高,特别是对于风险较高挂钩类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银行的咨询人员基本上没有作到对产品清晰完整的说明,并充分提示风险,没有一家银行能提供挂钩产品的历史数据。这方面21家银行分支机构中作的相对较好的是交通银行兴化路支行,华夏银行安定门支行,以及中国银行和平东街支行。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银行工作人员在介绍理财产品的时候,会对销售分红保险类产品特别热情,这里面似乎有利益驱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