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在喊:“中国要积极发展民族自主品牌,早日摆脱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形象。”群情虽然汹涌,誓要让国民品牌在世界品牌500强榜上抬得起头来,却很少有企业家明白品牌打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现今中国自主品牌生命周期平均不足两年,附加值低,中国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比重不足10%。中国虽身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但在品牌开发上的表现与国力极不相称。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大都来自国外,产品研发与知识产权的维护都属于中国的弱项,大部分企业疏忽了在创新技术开发和长线品牌经营的投资,没有建立核心竞争力,让竞争点滞后在低廉生产力的层面,长期打价格战使品牌形象日趋低下,企业的经营举步维艰。
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二十多年,企业对品牌的概念仍然模糊,误把曝光率等同美誉度。甚至有些企业主光会用钱砸广告,要不就拿几百万找个港台娱乐界名人来代言,这风潮其实源于所谓的“羊群心态”, 最终除了肥了明星艺人的钱包外,品牌还是营养不良。
正在崛起中的中小型企业,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与经验,但众多企业为家族经营,没有聘用职业经理人的习惯,市场推广和品牌打造都是老板一手抓,还有力气去研究品牌的发展吗?
品牌打造是一项长征,除了耐力和决心,最重要是起步点必须正确。一个企业要壮大必先有扎实的经营理念: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企业,面对什么样的群众。这来自企业的文化,也是打造品牌的基础。国内中小企业的摇篮通常是地理上产业群的聚集,或者是资深从业员的离巢独干,并不是每个企业主在创业的时候都拟定了要建立一个怎样的企业。
因此,企业家更应当先停下来问自己,我的企业将来要往哪里去?建立强大的产品品牌是企业向前迈进的其中一个手段,而企业本身也可以通过打造自身的品牌去完成,以强势企业品牌来带动下面的产品品牌。(冠腾品牌咨询公司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