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一个冬日,法兰克福大雪纷飞。刚走出机场的刘植,小心翼翼地把三个重重的行礼箱摞在一起,左手把着最上端的一个箱角,右手费力地推动最下端的箱子,弓着身子,一步一步向地铁口挪着,湿滑的地面令刘植的皮鞋尤其不听使唤,中间的箱子几次滑落在地。
箱子里满满地装着石板样品,等着去参加一个建筑材料的国际展览会。
这一年,刘植揣着显示东西半球时间的手表,在陌生的城市里午夜梦回,惊醒中不知身在何处,带着满满的的样品箱子,拖过机场,拖过海关,拖过每个展馆。
那是刘植最难忘、最疲惫、最心酸的一年,14万美圆的支出只换回3个单子共12万美圆的回报,入不敷出。当刘植决定不能再做飞机这样跑来跑去的时候,数数手里的机票和登机牌,把自己也吓一跳,114张登机牌,其中光跑美国就7趟。密集地参加展会,遍访客户,加上国内在各个供应商之间巡视的往返,还有数不清楚的转机,刘植完全成了空中飞人。一年不到,飞人的翅膀没硬,耳朵却出现了状况,医生说,飞机坐多了,耳膜受损,半年之内最好避免乘机。手里捧着开来的各种“耳药”,他心里盘算,跑展会是最近操作了多年的贸易方式,但是现在的效果和以前无法相比,外贸生意得想其他辙了。就这样,他一头闯进了改变他商业命运的电子商务。
神奇的定单
刘植出生在台湾,后来移民到美国生活,他在很多行业都有从业经历,并有二十多年的外贸经验。2000年,父母要回中国安享晚年,年过50的刘植也开始了在中国的创业。由于和前任搭档有过约定,在中国开创的新事业必须与他以前的行业毫不相关,刘植选中了建筑材料——人造石板材。完全陌生的环境,完全不了解的行业,没有上游供应商和客户,于是就有了“114张登机牌”的经历。
2003年底,刘植第一次认识了网络这个虚拟的商务平台,在阿里巴巴上他发现了有很多同类型的企业,同行的存在让他看到了产业集中的优势。抱着试一下博一把的心态,他加入了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此时他并不了解网络贸易是什么。
刘植在采用电子商务以后,很多客户都是网上进行的业务洽谈,基本上是无纸化办公,员工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没多久,询盘的激增让刘植目不暇接。
应该说,凭借经验筛选客户不会让刘植感到困难,难的是如何在最短时间了解客户的需要和满足他们的需要。4个月后,他收到第一笔来自美国的订单4万美金,令刘植感到神奇的是这个客户和他从未谋面。
2004年开始,刘植出差的频率不再密集,开始专心致志地完成更多完善和开发的工作,事实证明,更多更细致的专业知识让他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变得更为专业。
现在,刘植偶尔还会飞来飞去,但却是带着轻松自信的心情出门,去了解更多的对口行业,拓展自己产品的范围。刘植说,他现在的生意一年比一年更好做了,他可以用更多的时间研究技术、享受生活。
网络成“大事”
网上贸易在刘植身上,创造了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奇迹:2004年,贸易额增加到300万元,2005年,激增到3000万元,2006年半年间就突破了4000万。
除了在网上获取订单外,刘植还用网络做成了很多“大事”。在网上,他结识了一位美国客户,就人造石板材的制作工艺,他们做了很多探讨。起初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的讨论,后来刘植把他们讨论的结果在国内一个生产厂家付诸实践。实践的结果是:美国客户用这种新型石板材申请了专利,国内的厂商获得了美国客户的投资,产品也不愁销路了。刘植也成为了该产品的总代理,即使这位投资了该厂的美国客户要从该厂进货,都要按比例给刘植分成。刘植十分享受这种结果,从网络贸易中获得了如此大的收益。
如今,2003年的114张登机牌被刘植细心收藏,它们代表着刘植辛苦工作的满足和快乐,捧在手里能立刻激活那段关于奔波旅途酸痛的记忆。他感慨着网络缩短了地球两端的距离,感慨着电子商务改变了他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