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五年内,把上海市南京路打造成国际购物标志性地区之一?”今年,哈佛《商业评论》案例大赛给来自十所商学院的MBA参赛者出了一个题目。上海市静安区希望将南京路商圈打造成像纽约曼哈顿和东京银座那样的国际购物标志性地区。
面对同一个要求,北大光华、香港科大、清华大学的MBA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案例
始建于清朝同治元年的静安南京路,现在,南京西路拥有梅龙镇广场、恒隆广场、中信泰富广场、嘉里中心、上海四季酒店、久百城市广场等一批国际化商业、办公、酒店,为静安南京路成为高档的商业商务区奠定了基础。其中以梅龙镇广场、中信泰富、恒隆广场楼群组成的“梅泰恒金三角”被认为是上海高档消费场所的代表。
据统计,目前静安南京路引入商业知名品牌1200多种,国际品牌高度集聚,沿线集中的国际品牌达550个。欧米茄全球最大的旗舰店、可口可乐中国首家旗舰店、LV中国最大旗舰店、无印良品(MUJI)中国内地首家专卖店、Lancome全球最大的概念店、江诗丹顿上海专卖店等彰显个性、文化、时尚特征的品牌专卖或旗舰店相继落户静安南京路。
静安区经委主任叶坚华说:“国际大牌喜欢扎堆儿……但我们目前没有那么多高档的商业载体可提供,很多新的载体还处在在建或待建过程中,所以只能让这些牌子排队,而有些牌子如果等不及,很可能另择地方,这样静安南京路就会丧失机会……未来这几年如何‘腾笼换鸟’,把有价值的企业和品牌调整进来,把价值小或无价值的企业和品牌置换出去,是静安区占领并守住商业制高点的关键。”
北大光华参赛队
静安南京路要成为“魅力之心”,关键问题在两方面,一方面要确立特色标志,使其与本地其他商圈实现差异化并跻身国际标志商街,一方面要解决现实问题,比如商业载体不足、业态结构无序、软件环境欠缺、兼顾传统和民生、知名度不高等。
单独以“时尚”、“人文”或“奢华”等独立的概念都不足以形成于其他竞争对手的鲜明的差异性及对上海城市风貌充分的代表性。因此,我们参照高科技园区的经验,提出“PARK”这种独特的商业格局理念。
从管理系统设计思路看,包括公共服务、孵化功能、硬件设施、营销推广、管理制度、优惠政策六方面;从结构功能板块思路看,包括高级办公区、国际一流品牌区、原创艺术沙龙、中国制造和中国设计两个孵化器、原生态民族服饰Studio。
从其理论基础和实践运用上看,“PARK”概念要在商业街区的营造中发挥作用,提升街区的内在吸引力,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将符合一定标准的同类型商业企业集中起来,以便发挥聚集效应;调整各种商业业态比例,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协调发展。
香港科大参赛队
通过分析研究世界一流的商业街区和在静安区当地进行调研,我们认为静安南京路打造魅力之心要把握5个核心价值取向,即休闲、产品多样性、品牌、活动和文化遗产。
静安南京路首先应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比如建造“静安之门”并进行街道整体形象规划。在产品多样化方面,目前这里拥有1200个著名品牌,但仍然需要引入中国的领先品牌,增加汽车、家具等产品品类,并在店面造型等方面优化新品牌的引进。在休闲方面,要使休闲更有特色,打造支马路,完善双语服务。为了增强商圈的竞争力,静安区要创办具有全球知名度的购物节,制定多姿多彩的年度活动日历。对于文化遗产,静安区可以保留独具上海风韵的老居民区和名人故居、建造居民式酒店和艺术家乐园。
我们建议可以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三个类别。所谓“短期目标”,是指那些能在短期内(半年到1年内)完成,主管部门也最少的项目;所谓“中期目标”,是指那些能在2~5年内完成,需要静安区内数家主管部门协同参与的项目;而“长期目标”,则是那些需要5年以上长期规划、巨额投资及复杂决策的项目。
清华大学参赛队
以世界一流商业街的六个关键影响因素作为为考察指标,将上海的几大著名商圈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同质化非常严重。其中,静安南京路在多元化的商业功能、众多知名的骨干商店方面稍稍占据优势,在独特的建筑和商业格局上稍落后于外滩。
静安南京路目前最大的消费群体是20-25岁的年轻族群,其次是25-30岁。而静安南京路主力业态是高档奢侈品品牌店,因此应该努力拓展30-40岁年龄层消费族群。
解决方案是通过顶级品牌、手感产品、限量特供商品,使得目标消费者能够感受到品味、个性和独有的设计,感受到成为“有品位成功人士”的自我价值体现。
让静安南京路成为魅力之心的关键要素有两条,第一是选择以梅泰恒地区作为核心发展区,其次是开发以里弄建筑为特色的新商业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