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和期待财富神话者的新实验
华平、凯雷、IDG、老虎基金这些国际投资基金已被人们耳熟能详,在过去几年,他们频频出现在中国市场上,因为投资蒙牛、徐工科技、哈药集团、太平洋保险、分众传媒、无锡尚德等公司非上市股权而享誉中国。
现在,这些国际巨头们的游戏规则开始被国内一些富人们竞相模仿,这些富人拥有很多资产,曾做过各种投资,但最钟情非上市股权投资。
非上市股权投资现在被称为PE(Private Equity)投资,也称“私人股权”投资,主要投资优质企业的非上市股权,投资者在企业上市后个人财富会迅速累积。
在国外,投资私人股权已经成熟,主要有两种类型:创业投资和直接投资。前者自1999年网络热潮以后,成为中国网络公司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也在国内许多新创公司的融资中扮演重要角色;后者是一种追随式投资,PE投资者购买少数非上市企业股权,等待企业股权增值后出手并获利。
近来,得益于全球范围内良好的低利率环境,收购基金大行其道,与创业投资和直接投资不同的是,此基金意在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据彭博通讯社统计数据,去年全球股权收购总金额达到2553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1/3。今年以来,私人股权公司的交易金额达到146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成。
这个领域经常演绎着财富增值神话,从事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表示,PE投资年收益率都会在20%以上,而另外人认为,如果拿到好的项目,其收益率将远远高于100%。
其实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那些投资蒙牛、无锡尚德的人,哪个不是在短期内获取巨额的利润!这也是吸引普通投资者加入PE游戏中来的原因之一。
PE投资绝对是一场蹦极游戏,因为目前A股IPO上市的门槛通常都比较高,PE投资的退出渠道多数选择境外上市这一条路,因此,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如果你不专业,或者风险意识不够,你有可能失去所有资本。
但财富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为了挤入PE投资的门槛,大家只求门再开大一些,让那些积累一定资本的老百姓从PE投资中分取杯羹。
于是,这成了一个循环:你愈是有钱,愈受不了PE游戏中超级回报的诱惑,就如富人们喜欢上各种极限运动一样,一旦上手,将很难歇手。
PE投资的五类人群
这种私人股权(PE)投资很适合富人。
但由于中国企业多不愿意出让控制权,让富有的个人投资者加入。中国PE投资出现了新的特征,一是PE投资者包括天使基金、机构投资者和富裕的个人投资者;二是中国PE投资者以个体或信托的模式,低价进入合适的公司,并适时退出而实现增值;三是PE投资对象倾向于那些成熟、现金稳定、风险较小、上市可能性大的企业。
财富的获得过程有致命快感,前提是投资者必须对PE投资过程有所了解。
最先进入PE投资的是投资银行人士,他们因为业务关系,参与了企业的投资运作,“如果投行人士认为某个项目比较好,他就会利用自己的便利条件进行投资。当然,这种投资过程并不是法律允许的。”一家合资券商的投行专家说。
很多人在投资银行处做过数年后就会辞职专门做PE投资。他们积聚丰富的人脉和资源,或单独找项目、或跟随投行去做投资,也有些人加入私人股本投资基金成为合伙人。2005年底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执行官竺稼加入美国著名的私人股本投资集团贝恩资本(Bain Capital),2006年初摩根士丹利刘海峰、董事总经理路明加入世界排名第一的收购基金KKR公司,都属于此类。
紧跟其后的是从上市企业中退出的股东和有创业经验的人。前者通过企业上市已经累积巨额财富,也知道PE投资中的巨大利润,所以更倾向PE投资。
后者在互联网、高科技兴起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实业投资人积累了足够资本和行业经验,他们知道PE投资过程中的企业价值与回报,从而获取企业股权增值的最大机会。例如王兟从李嘉诚旗下TOM集团CEO位置离开后就加入了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简称TPG德太集团)合伙人,TPG是管理着近300亿美元的资金私人股本投资公司。前不久在中国成立不久的启明创投的合伙人多数都做过实业,其中就有前英特尔投资部中国总监邝子平、前思科公司业务发展高级经理周颖华。
除了经历、经验,政府关系也是获取PE投资的资本之一。以凯雷为例,该公司投资回报人中有两位总统,一个是现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另一个则是小布什的父亲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老布什任美国总统期间,担任国务卿的詹姆斯·贝克曾是凯雷高级顾问并为其大股东之一,美国前国防部长弗兰克·卡路奇曾任其董事长,前白宫预算主任迪克·达尔曼也曾担任其顾问。除此以外,在凯雷集团的顾问名单上还有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等,这导致凯雷被投资界认为是“总统俱乐部”。当然,除了豪华的顾问阵容外,凯雷还吸引了其他富有的个人以及家族投资者加入。
第三种人是从股票二级市场上转移过来的投资人。最近一年,在北京、上海、深圳诞生了很多没有名气的创投公司,这些公司规模很小,很多属于几个富人合伙注册的公司,他们再募集同样富裕个体的资金,除了继续投资二级市场之外,现在他们很大的精力在PE投资上。
第四类人就是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融资顾问在内的中介公司的管理者,由于PE投资需要通过中介了解潜在收购对象,许多律师、财务顾问由于业务关系对企业比较了解,会跟着投资部分资金。其中,融资顾问会先于PE投资成功之前分得融资总金额的1-5%。
第五种就是那些靠其他所得拥有巨额财富的人群,他们现在也参与到PE投资中来。
上面几种人有个共同的特点,第一要有足够的钱,第二信息顺畅,第三有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
正在演绎的财富神话
以凯雷为例,它给投资者的年均回报率高达34%,因此被称作“全球最具吸引力的赚钱机器”。过去几年在中国,凯雷投资携程网的800万美元投资变成1亿美元,获取15倍的回报;软银4000万美元投资盛大网络发展,获得十余倍回报;摩根士丹利、鼎晖、英联三家境外投资机构向蒙牛投入约5亿元人民币,在短短三年内获约26亿港币投资回报,投资收益回报率约500%。
2006年初,无锡尚德更成为财富神话的经典。2005年上半年,高盛以PE的方式参股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成本2500万美元,包括其他隐性支出也不过4000万美元。2005年下半年,无锡尚德在纽约成功上市,招股价定在15美元。12月14日,尚德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交易,开盘价位跳至20.35美元,此时,高盛2500万美元投资变成了4亿美元,半年时间收益超出10倍。除了高盛,上海个人投资者裘国根参与购买无锡尚德的非上市股权,如果按照2006年1月份尚德股价曾经的最高价位45.95元计算,其投资收益可以超过20倍。
2000%的回报率!这也是吸引投资者前赴后继地加入PE投资的原因之一。过去一段时间,国内投资者还能看到身边不少人投资同洲电子(002052)、达安基因(002030)等中小板股权之后财富翻番数倍的案例。
“这个行业平均收益率大约有30%,但是,如果你运气好,或者具有独特眼光,你获取的将是超过行业平均利润之上的利润率。”一些从事这个行业人士说。而另外一些人预期更高,他们认为如果拿到好的项目,私人股权投资收益率将远远高于100%。
统计数据还显示:在2005年,48家获得私人股本注资的中国“准上市企业”实现IPO,累计回报总计超过18.62亿美元,其中回报率超过200%的大约有20家。
国内,投资机会在2006年更明显,这一年是资本市场不可多得的黄金年,股市开始重回牛市,IPO重新开闸,众多拥有相当财富的个人开始涌入PE市场,由“业余”走向“专业”,其借助的桥梁正是国内一批正在崛起的VC(风险投资公司),深圳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达晨创投)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达晨创投的副总裁肖冰回忆,在2000年前后,受互联网风潮、纳斯达克的影响,国内创投首度达到了高潮。在2000-2001年,仅深圳设立的创投机构就超过100多家,当时出现了抢项目的热闹场面。
2003年,达晨创投投入1000万持有同洲电子10%股份,为分散风险,达晨联合了另外3家创投机构总计投入2000万持股25%。事实上,达晨创投副总裁肖冰表示,包括股权投资的2000万,通过担保贷款等形式,4家创投机构为同洲电子融资超过8000万。
尽管某些时候VC所需要的投资并不是非常巨大,几百万的投资可能也是很多个人投资者可以承受的投资,然而,肖冰认为:“VC并不是仅仅只是投资就可以等待增值退出,辅助所投资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才是最关键的,VC除了提供资金之外,更提供了专业能力,包括对于项目考察、研判、选择的能力,以及为所投资企业进一步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等。”
到2006年5月31日,达晨的投资获取了巨大的收益, IPO开闸后第二单同洲电子上市,达晨创投在同洲电子成功上市后,账面收益达到2.2亿,获得了超过22倍的增值收益。
除同洲电子外,达晨创投完成投资的一期基金9000万元所投资的项目中,键桥通讯已增值退出,另外还有深圳市和而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和而泰)、长沙拓维信息科技公司正在筹备上市。
这一个个创富神话使得拥有一定财富的个人投资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于是PE投资更加红火,最近银行股上市,非上市的银行法人股转让开始多起来,例如2005年兴业银行非上市法人股每股才2-3元,而今年已经到5-6元钱。
路径解密
由于股权投资与炒股有着完全不同的规则与市场,所以除了资金之外,企业更加需要的是参与人员对于项目考察、研判、选择的能力,以及为所投资企业进一步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以及拥有IPO资本市场经验,方可以顺畅进入与退出。很长一段时间,风险投资一直是拥有大笔资金的机构投资者的“专业动作”,个人投资者一直徘徊在门外。但现在,更多的有钱而没有业务机会的富人也可以通过认购私募股权基金、产业基金、信托基金的方式进行间接投资,创业投资公司就扮演连接个人与风险投资的桥梁的角色。
一般情况下,这种专门针对富人发起的公司、基金或信托有个最低进入门槛,国外门槛设置大约为100万美元,国内有些基金规定,单一出资者不得低于100万人民币,整个创投机构投资者不得超过200人,其中以有限责任公司形式设立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者人数不得超过50人(在《合伙企业法》中则规定投资者人数在二人以上、五十人以下,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大体上,各类基金的最低限制会不同,但一些新基金标准会相对低一些。而投资者是否认购信托或基金主要依据创投公司管理团队的过往业绩,如果没有过往业绩,专门的PE基金将很难募集到资金。
正是看到了其中的机会,2006年3月,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获得成功的达晨就开始转型,发起成立了深圳市达晨财信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达晨财信)。达晨财信的筹资与运作模式则与达晨创投的有了很大区别:达晨财信主要面对有意投资于股权市场的机构和个人募集资金,成立风险投资基金然后展开相关PE投资。
期间,达晨财信已经与湖南信托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未来3年内,面向各类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总计融资规模约2个亿,基金认购每单位为100万。根据达晨副总肖冰的介绍,达晨财信第一期融资3000万已经在2006年上半年融资完毕,除了少量机构投资者外,大量是个人投资者认购,这些资金已完成投资。由于前期项目进展顺利,10月份,达晨将再委托湖南信托发行规模5000万的融资产品。
除了委托信托公司融资之外,达晨财信还直接接受个人委托,由达晨财信进行代持投资股权。据肖冰介绍,今年以来,达晨财信已接受4位个人投资者500万的资金进行股权投资。
通过此方式,达晨财信将分散的大量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募集起来进行私人股权投资,而达晨财信则由此形成了作为专业创投机构新的盈利模式:达晨财信按所管理基金的净资产按每年2.5%的比例收取管理费;按国际通行标准,基金增值部分的 20%奖励给达晨财信。
达晨管理者要求回报是业内平均水准。据统计,虽然各类创投的投资回报各有不同,但通常会有约15%到25%的分成,高过最初承诺的标准部分会拿到的更多,而通常承诺的基本年回报约30%左右,如果投资回报过低的话,还有惩罚性条款。
同时,在投资过程中,为了将风险和收益挂钩,不少创投公司要求管理者必须投资资金,出资通常会占到总额的1%,如果甄选的项目成功出售或者上市,管理者将获取巨大的收益。但如果投资失败,基金管理者这1%先赔,但一般来说,国内的基金只要投资正常,失败可能性比较小。
除了达晨财信这种模式外,一些民间信托也在设立,在蒙牛上市的时候,有一个个人股东叫谢秋旭,他持有蒙牛百分之十几的股权,比牛根生的股权还多,据悉谢先生资金来源中就有其他个人投资者资金,在此类民间信托中受委托人的个人信誉很重要。
在募集到基金之后,受委托人又是如何拿到有价值的非上市股权呢?业内人士介绍,通常情况下,一些企业上市之前,会增加一条或者几条生产线、或者接到大订单,这时就会缺乏资金,如果通过银行贷款或者发债来募集,对企业经营会带来压力,此时一些企业主就通过稀释部分股权募集新的资金,一些富人经常联合起来购买10-20万股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此方式在江浙一带十分流行。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企业的原股东出于各种原因想转让股份,此时新投资者就以适当价格进入,例如同创伟业获取在中小板上市的达安基因的股权就是由国信证券转让的。
一般情况下,PE投资者都会在企业上市之后退出,寻找新的PE投资机会。2006年下半年,PE投资者开始关注三板市场,主要因为今年9月,中关村园区、“三板”股票代码以“43”开头的“43”系部分公司入了中小板。
于是,一些公司如世纪瑞尔、中科软开始在三板市场进行私募,公司管理人认为,未来如果进展顺利,一年后,私募新增股份可以交易。而现在“43系公司”的市盈率基本在20倍上下,如若登陆主板或中小板,这仅仅相当于发行市盈率。
一些投资者预期其中有巨大投资机会,于是到部分代办券商处开了“三板”交易账户,一位“43系公司”老总甚至预言,“三板”将是中国的纳斯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