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妮:形体革命守侯者
导语:尀面报道

对于54岁的马妮来说,称呼她为“马董事长”,远不如称呼“马妮老师”更能让她接受,因为她说自己是一个思考者——不是思考市场,思考规模,而是思考形体

今年已经54岁的马妮,总是轻描淡写地带过了自己所经历的那些风雨,不过可以想象的是,一个本来的芭蕾舞演员踏入了商海,除过保留被骗乃至借债度日的经历之外,在她创立至今,已经过了整整8个年头的马妮形体公司,留给她更多的是数不清的泪水……朝阳文化馆,本来是一个洋溢着热情文化气氛的地方,马妮刚开始办公的地方也是这里,她“发明创造了一种产品”——形体文化。
像所有媒体已经描述过的,马妮的笑容里充满了亲和力,这种亲切感甚至令人有点失望。因为准确的说,她并不迷人,而且甚至没有一般健美老师的高傲之气,除过修长挺拔的身材之外,她普通的跟一般女人没什么两样,或者你现在见到她,也很难联想到她曾经在舞台上跳过芭蕾舞。
当然,你总是习惯性地期待一位形体领袖具备的光辉和非同常人的气质,在过去的八年里,她出现在各类媒体上的比例频繁到一个礼拜至少有一次;她把形体文化带给了国家的一些女性领导人,还有她总是幻想着能在舞台上再一次轻盈起舞。然而,这并不能掩盖她的生活本身,她已经走下了舞台,她给很多人手把手矫正姿势,她还要拿一个计算器算今天的开支……
艺术家的“架子”
明光村一间并不大的教室里,讲台的后面,有一面镜子的墙。当告别宽阔的舞台,在清冷的教室里,很多时候都只有她一个人欣赏自己翩翩而舞的身材,只有在这一刻,她才是艺术家。
在中国这个商业氛围日趋成熟的环境里,有很多人或者为了生计,或者赌一口气,放弃了比如“作家”、“诗人”、“艺术家”等各种称谓,纷纷跳进商海的旋涡。于是,各自的名片上出现了“总裁”、“总经理”等各种称呼,而实际上,光环的背后,他们通常一次或几次饱尝着人间的冷暖,在商人与自己尊敬的称呼中间徘徊,成了不折不扣的“伪商人”。
象所有的处于矛盾中的“伪商人”一样,马妮的办公室靠墙的大书柜里,并没有象很多企业家一样摆放类似于《蓝海战略》和《世界是平的》这类书,而是一些中医古籍,以及一些形体造型方面的画册,这些书在她的形体梳理中具有指导意义。一副中国地图上被打上了多处标记,这些地方是她加盟店所在的位置,每标记一处,就意味着有一笔加盟费进入她的帐户,用来维持这个北京大本营的日常运营。尽管在北京有交道口和明光村两家分店,可是昂贵的租金和人力成本常常让她捉襟见肘,她很多时候不得不放下“艺术家”的尊严与形形色色的商人去讨价还价。
一副又一副的照片被悬挂在洁白的墙面上,或者被工工整整的镶嵌在像册里,这是每个客人到这里参观时马妮必拿出来的欣赏品。象所有的艺术家一样,他们或者知道曾国藩,但根本不知道胡学岩,在他们的概念里,总会出现宏大叙事的场面和表述,比如国家利益,为艺术献身等一系列概念,尽管担任着诸如总裁或者董事长一类的职务,但同时,他们并没有将“商”这个概念拔高到一个能够超越“名仕”的地位。于是,哈佛商学院的约翰·科特、迈克尔·波特成为他们生活中偶尔过客,或许听人说起过名字,但根本不知道这些老外是何路数,巴非特、出井伸之之辈永远都不会成为他们心中的偶像。TCL李东生有一句话,要想在中国成就企业,你既要掌握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更重要的是,你要首先适应中国的社会环境。但在“艺术人”的眼里,没有永远适应,只有永远的个性。
现在称呼马妮为“马董事长”远不如称呼“马妮老师”更能让她接受,因为她说她自己是一个思考者,不过不是思考市场,思考规模,而是思考形体。对知天命之年的人而言,新鲜的东西似乎永远也无法让他们激动,类似于在经济学术语中的并购、重组、融资都是一些遥远的概念,他们相信“产品”的力量,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常理。
强势不过是假象
在北京十年的日日夜夜里,马妮目睹了太多的沉浮,甚至很多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故事,自1996年怀揣着六百块钱来北京学习形体艺术,到1998年的时候正式注册成立了马妮形体公司,这中间的个人辛酸自不必说,当初涉商海刚刚办妥有关办学手续,合伙人就卷跑了学员半年的学费。
马妮没有报警,也没有选择任何过激的行为。多方辗转找到合作人后,那些学费早已经被挥霍一空,而当时任公司出纳的就是他的妻子,一个老实巴交的妇女,自己挪用了公款交给丈夫挥霍时仍然懵懂无知,当马妮看到这个妇女无助的眼神时彻底放弃了报警的计划,否则这个妇女将会走上法庭的审判席,而那个合伙人除过得到道义的谴责之外,将不会得到任何惩罚。就在她万念俱灰的时候自觉走投无路之时,儿子的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可以说救了她的命,让她觉得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继续下去。
作为老师,情绪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在最困难的时候,马妮每天进入训练室给学员上课前,先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拉上窗帘,然后拉开自己装的一盏聚光灯,在灯光下起舞,每当这个时候,她的心里才没有任何杂念。更重要的是,她能将这种感觉带到训练室。这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只是当课程结束,偌大的训练室只剩下她一个人时,想到巨大的债务和陪自己一起受苦的先生和孩子,一直小心翼翼地把它珍藏在心底最深处,那蓄谋已久泪水便会打落在刚刚训练完毕的地板上。
马妮至今不敢轻信任何一个人,看过人世间太多的虚伪,看破人们太多的谎言,听过太多的诋毁,受过太多的委屈,曾经的日子里,每天清醒地数着自己的伤痕入眠。年轻人有太多从头再来的机会,而一想到自己的形体梳理,如果就此烟消云散,这辈子都没有人替她来完成,而且按照目前的市场来说,形体一块的需求越来越大,挂着商人的牌子时间长了,马妮也尝试着用商人的眼光去判断这个市场。
不过迄今为止,我们仍然无法发现马妮除了形体梳理授课和连锁加盟之外还有其他的盈利方式,如果说当初创业是一个舞蹈演员因为生了孩子,身体发胖无法登上舞台而被迫创业,那么她常言自己是一个“激情的人”的创意也得心应手地用在马妮公司的发展上呢?艺术家的灵感与这么多年的经验,马妮都有资本进行一场事业上的突变,可她显然还是在等待“机遇的救赎”,按照她的解释,艺术家的“清高与诚实”都让她无法与后现代的商人们相互融合,而且按照她目前的年龄段,她没有太大的野心,只是将形体作为她的工作。
这两年美容服务每年约增长15%,2005年产值接近3000亿元,而每人每次美容消费超过了125元。目前内地共有美容机构约200万家,当中超过一半已经盈利,只有约7%亏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马妮是个理想主义者,所以这7%里面也就包括了她,她并不是没有憧憬过这些数字,只是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可行的方案。
马妮不是一个女强人,尽管她对撒切儿夫人表现出了无比的崇尚,但她从未试图将自己塑造成一名英雄,用她的话说,她的内心其实是软弱的,但给外界表现的感觉是一种强势的假象,当然,依靠短暂的谈话与媒体的表面描述来理解一个人是危险的,马妮或许复杂的内心世界仍等待着别人去挖掘,不过就一切外在表现来看,即便她竭力排斥那些“伪商人”的气质,她依然是一场形体艺术革命的守侯者——毕竟,她所涉足的市场仍然孕育着巨大的机会。

马妮,
现北京马妮形体艺术公司董事长,1998年46岁时开始创业,原福建人民艺术剧院芭蕾舞演员。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