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周末,塞纳河上的天空始终飘着轻薄的冷雾。大街上没有灿烂阳光下的影子,一切都被搬进了胶片盒。这样的天气派生沉郁,对那些房子租期将满的人来说特别贴心。今天,老陈为第一笔房产交易的成功请客。朋友圈里的几个巴黎地主为此又聚在了一起,平时这拨人干起正事儿来眼观鼻鼻观心比谁都严肃,花起钱来吃中餐喝小酒大方到法国白领也望尘莫及。算算年纪,他们都超出了三十五岁。没大事的同胞小聚上难得看到他们。因为,他们总是在加班,在工作,在谈判。老陈说,我们在国外呆的时间已经超过十年,日子过成了一杯苦咖啡。那种苦涩是几千个日夜辛苦奋斗积攒下的,它需要某个成就来安抚,因此,有一小片法兰西的土地,置个巴黎宅院总是个追求。作为一个投资成功的同志,大陈的叙述很感性。从更现实的角度出发,老巴黎们置产业的主要动机是因为买房比租房合算。巴黎是个人口稠密的地方,所以房租昂贵。市区十平米的简陋顶楼房月租要五百欧元,一室一厅的小套房租价就会翻倍。一般来说,市内平常区域的老旧房子用二十年的房租可以买到,在房价飞涨的今天这是笔很诱惑的投资,对于那些已经生儿育女或者定居工作的人来说更是不二选择。
一说起房子大家就无奈起来,虽然这是个生活的基本愿望,但在法国当地主比在国内要艰难得多。首先,人人都知道巴黎人民的收入状况是这样的:清洁工、保姆之类的最低月工资一千欧元,做咖啡馆服务员和餐厅侍者每个月能赚到一千五百欧元。幸运的被大公司录取的毕业生每月获得三千五百欧元问题不大。如果再幸运些熬成公司中层,那么五千欧的月收入也有可能。虽然收入水平尚可,但失业人口和游行也随处可见。而谋份满意的职业对外国人来说总要比土著们难些。尽管按汇率一折,在巴黎的劳动人民都是金领。可是一看房价,就有大部分人成了圆领衫。按官方报道巴黎非老旧房产的均价是每平米五千五百欧元。实际上,最差的街区最差的房子一平米也需要五千欧元,而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地段每平米报价则在一万欧元到两万欧元之间。老旧的房子虽然价格便宜些,但维修费用惊人。让人望而却步的房价使几十万巴黎人没了脾气。就连巴黎市长也充满紧迫感地说:“如果没有公共力量的介入,巴黎将变得只有两种住户:一种只住得起社会补助房,另一种拥有豪宅。而中产阶层却将渐渐消失。”
在座的各位基本都买了小房子,大都处在还贷期,虽然几年来巴黎的房价翻了倍,但目前上涨的速度开始趋于缓和。出手不是时候,继续坚持还需更多的金钱,在一连串的感慨声中,只有老陈面带微笑。这个骨灰级的老巴黎,在九年前买下了五区的一个小套房。
他说,当时也是靠工资积累和贷款,巴黎的房贷种类繁多,最重要的是政府提供的低息房贷。当年买房子之前,大陈读了半年的房地产杂志,各种交易手续和费用比中介都清楚。大陈买房的时候没找中介,他疯狂地找广告、打电话、看房子,虽然辛苦繁琐但还没花掉佣金的百分之三十,就找到了目标。十年之后,这套房子已经翻了一倍的身价。如今,老陈从容出手,彻底海归去了。
饭局散去的时候,各位巴黎地主都揣回了一个和老陈一样幸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