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混业领跑者
导语:

对于两年前便向外资彻底敞开大门的保险业来说,金融业过渡期结束的意义更多地集中在了未来混业竞争的层面上。
    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曾公开表示:“到2006年底,中国金融业入世过渡期将全部结束,中国保险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突出表现为国际金融保险集团综合经营的绝对优势与中国保险业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矛盾。”
    于是,保险业成为中国金融混业蓝图最坚决的倡导者与试水者。


监管者的力量
    截至2006年10月,中国保险业的资产总量为1.8万亿,仅占中国金融资产的4%,而在海外成熟的金融市场,这一比例通常在20%左右。
    “鼓励、支持和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各类社会资金投资保险业,探索和研究银行、邮政投资保险业,不断加强保险业的资本实力。”写在吴定富2006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报告中的这句话,最直接地表达了保险业监管者的意图。
    2004年底,保险业宣告全面开放前夜,保监会对国内资本打开了封闭8年的准入大门。那一年,22家中资保险公司获准批筹,近一半的公司股东背景为民营企业。
    随后,作为保险业全面开放的第一年——2005年成为保险业市场主体迅速膨胀的一年。22家新公司开业,中国保险市场的公司总数画出一条陡直的曲线,达到93家。
    另一只被期待着来壮大保险业的力量是银行。自2005年下半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先后高调披露了进军国内保险业的计划。
    然而,保险业要“圆梦”金融控股集团,一个显而易见的障碍在于政策壁垒。
    2004年6月1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在现有分业经营的政策范围内,为保险企业搭建起变身金融投资公司、实现综合经营的平台。
    在保监会的推动下,2006年6月国务院首次下发推动保险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十条”)。
    “国十条”表态,稳步扩大保险资金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规模和品种,开展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和创业投资企业试点,支持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
    而吴定富在保险工作座谈会上首次对两大保险公司的银行股权收购表明立场——支持中国平安收购深圳市商业银行,中国人寿参股广东发展银行。相对于金融业的其他领域的监管者,保监会在综合经营上的积极姿态显得尤为突出。
    紧接着,保监会率先出台首个跨金融领域股权投资的规范性文件——《保险资金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有关通知》。《通知》对保险公司银行控股权的收购持明显的鼓励态度。这意味着,保险企业收购银行股权已经摆脱了以往特批的形式,而走向合法合规的常态。


外资“图穷匕现”
    从加入世贸之初,在海外善于混业经营的外资金融机构,一直通过在国内不同金融领域的参股、合资而将其混业的胚芽悄然复制到中国。随着监管层政策的日趋明朗,外资已不再对自己的综合金融版图遮遮掩掩。
    2006年10月17日,在新任美国国际集团(AIG)中国成员公司主席魏欧林的率领下,AIG旗下分布在寿险、财险、个人金融、基金、资产管理、银行等各个金融领域的8家中国成员公司的高管,首次集体亮相。
    中国成员公司主席这个新职位的设立,已显示出AIG重新布局中国混业经营的决心。
    比起友邦的独立投资,多数外资金融集团选择通过资本联姻的方式初步在中国搭建了综合金融业务的基础——德国安联集团、美国保德信集团、英国保诚集团、荷兰国际集团……
    保监会国际部主任孟昭亿表示,开放5周年以来,外资进入中国保险市场有三种路径:一是设立独资或合资的保险公司,目前,中国市场上外资(合资)保险公司达到44家,所涉及外资直接投资金额达到116亿元;二是以参股的方式投资国内保险企业,已有27家外资机构参股了国内20家保险公司,外资参股企业占中国保险企业总量的20%,其投入的资本总量在110亿到120亿;三是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三家企业海外上市,外资持股投入了158亿元。
    “可见,真正的市场准入并非外资惟一的进入途径,通过第一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趋势正在减弱,而后两种方式的资金规模明显超过前者。” 孟昭亿说。
    公开资料显示,平安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是汇丰,新华人寿的第一大股东是瑞士苏黎世金融集团,泰康人寿的第一大股东是瑞士人寿……以第一大股东身份,外资保险机构已经在这些中资保险公司的营运发展中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
    据统计,过去五年外资保险机构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大致是5%,但事实上,“如果算入上述隐性资本,外资的市场份额可能已经是10%甚至20%。”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郝演苏提醒国人,警惕外资对中国保险业的隐性控制。
与国际巨头对峙的中资
    在国内政策开禁以及监管层的支持下,中国保险巨头们在金控道路上疾驰,面对有限的并购空间,广发行(广东发展银行)并购案中,中外资对峙的一幕终将上演。
    2004年底,广发行引资重组启动,对银行牌照渴望已久的平安集团与荷兰银行结成竞标团。平安意图实现控股广发行51%股权的战略并购。对手则是以美国花旗集团和法国兴业银行各自为首的标团。
    似乎可以这样划定竞争者的身份:一方是抱着综合金融集团战略蓝图的民族金融企业,另一方则是百年混业经验的海外巨头。
    在随后近两年的马拉松式竞标中,除了各自阵营的主帅,联合投资者们纷纷变换,而即便在荷兰银行退出的情况下,平安仍决议“独扛”广发行。而中国人寿加盟花旗标团,使得竞标又增加了保险两大巨头对决的味道。
    11月16日,谜底终于揭开。花旗集团最终抱得广发行20%的股权,尽管根据标团内部协议,其将拥有广发行的实际经营管理权,但签约现场,中国人寿首席投资官刘乐飞特别强调:中国人寿与花旗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将并列为第一大股东”。
    联想到签约前,中国人寿曾有意接手中粮集团10%的股权比例而超越花旗成为广发行第一大股东,刘乐飞的表态,似乎意味着围绕广发行控股权的中外资争夺并未就此画上句号。
    失意广发行的平安则继续在寻找收购全国性银行的机会,因股改方案被否而陷入改制困境的深圳发展银行被预言为最热门的对象。
    作为金融控股集团架构最为健全的国内金融机构,平安集团旗下已控股拥有寿险、产险、养老保险、资产管理、健康险、信托、银行、证券8大金融业务子公司。
    早在2003年,平安即收购福建亚洲银行100%的股权后,更名“平安银行”,开创保险业收购银行先河。今年8月,平安又以49亿吃下深圳市商业银行89.24%股权。
    在对外开放的带动下,国内保险巨头已开始比肩国际金融企业。
    2006年11月24日,中国平安(2318.HK)和中国人寿(2628.HK)在香港的股价分别报收29.55港币和18.98港币,各自比上市之初的股价增长了2倍和4倍,市盈率高达45.05和56.47。这是国际投资者对入市五周年的中国保险企业最有说服力的评价。

相关新闻:

银行业:“雷区”变“富矿”

银行卡:与国际标准“撞线”

股市:五年沉寂与勃发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