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退守到反击
导语:

在凯雷-徐工、舍弗勒-洛轴等外资并购案的搅动下,曾经长期平静如水的中国装备制造业波澜不断。从争议声四起到五部委调研,再到并购新规和外资利用规划接连出台,在中国加入WTO的五年中,没有哪一个行业像装备制造业这样让人焦虑重重,又夹杂着些许欣喜。
    随着外资长驱直入,和其他行业类似,装备制造业被推到国际竞争的第一线,与跨国巨头直接交锋。在长期关注这一行业的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梁看来,五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表现基本令人满意,企业的日子比加入WTO前好过了一些。
    不过整个行业的深层症结依然存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隋永滨指出,装备制造业存在着总体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国有企业改革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以及市场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
    “行业发展中有两个新现象值得警惕,”并不讳言自己是经济民族主义者的高梁不无忧虑地指出,一是外资对我国的高端装备市场形成强力挤压,本土企业的份额明显缩小;二是很多地方把跨国公司并购作为国有骨干企业产权改革的首要途径,而不管企业的具体情况,也不管企业在产业或国家战略中的位置。


外资并购聚集区
    装备制造业正成为外资并购的核心领域和密集地带,跨国公司在这一行业的并购更加大胆,更倾向于直接收购或绝对控股。
    2005年下半年,有关媒体披露了装备制造领域近年发生的15个外资并购典型案例,如美国约翰·迪尔收购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合资沈阳凿岩机厂等。这些案例中,外方大多要求控股,合资后通过各种途径对企业进行全盘控制,尤其是控制或取消中资企业原有的技术开发部门。
    “外资想得很远,目的是要从根本上消除将来中国企业与之一争高低的可能。”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一位高层说。
    事实上,外资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并不陌生,但中国加入WTO之前,他们与本土企业打交道的主要方式是向中国出口设备,或者合资合作。据统计,长期以来,我国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约占总体利用外资规模的60%-70%,并在近年持续增长。
    最近几年,进入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外资呈现出新的特点。除了普遍要求控股或独资外,在并购对象的选择上,也从以往的二流、三流企业,转向行业排头兵。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隋永滨分析,外资瞄准的这些企业有一些共同点:尽管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但规模并不庞大,负债较重,改制面临较多困难——这些状况为外资并购我国装备制造骨干企业提供了机会。
    在某种程度上,地方政府是加速外资并购的推手。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梁指出,很多地方希望通过合资实现国企脱困和改革的目标,但从现实情况看,这一目标很难实现。因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目的并不是帮助本土企业,而是针对我国产业和市场,实行“控制、吞并、垄断”。
    很多案例表明,合资中最大的赢家是外方,本土企业也能获得短期利益,但代价往往是失去了长久的生命力。有专家认为,机械制造行业不成功的合资至少占到了30%-40%。


本土企业得与失
    2001年,德国舍弗勒集团旗下的FAG轴承公司与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合资企业宁夏西北富安捷铁路轴承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铁路轴承。通过合资-控股-独资的“三步走”策略,该合资公司的技术、品牌、市场最终全部被舍弗勒控制,舍弗勒由此拥有了中国铁路轴承市场超过10%的份额。
    这样的情况在近年的装备制造业外资并购中频繁出现,尽管外方认为责任不在自己。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说,以前有一些国企与国外合资,但大多不成功,甚至被消灭。因为外资并没有把核心技术转让给中方,反而在交易过程中赚走绝大部分利润。留存下来的老国企通常只能做代工,而代工是随时可以被外方取消或者转移的。
    “随着跨国公司以资本运作方式‘吃住’装备工业一批排头兵企业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中国装备工业竞争格局和发展业态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严峻情况。”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一位高层在去年5月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指出,如果任其发展,产业的核心部分、关键领域、高附加值部分将被外资逐步控制和垄断,建国以来几代人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完整装备工业体系,将被固化在全球产业链低端、处于价值链分工的劣势地位。
    目前,我国90%以上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轿车制造、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设备都是进口产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显示,2003年机械产品进出口逆差达3923.95亿美元,进口总额同比增加50.91%。
    “装备制造业始终没有摆脱依靠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的模式,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在一次产业安全研讨会上,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指出。


自主创新驱动力
    “以市场换技术、以出让股权换技术或者是以市场吸引资本、以利益让步换资金等,往往降低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文宗瑜指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必须立足自主创新,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引进吸纳。
    今年6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对于自主创新给予了突出强调。
    据了解,目前装备制造企业在进行自主创新时,面临着诸多现实难题,包括外资封锁核心技术,国内用户偏好使用进口产品,企业负担沉重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发改委正牵头制定细化《若干意见》的五个文件,分别针对装备制造业的外资并购、采购政策、依托工程、技术政策和重点产业目录。这些文件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审订。
    目前国家已经基本明确的政策意见是,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中,国产设备采购比例一般不得低于总价值的60%;限制外资并购关键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加强对外资并购案的审查和监管;动态调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等等。
    “除了希望现有政策能落到实处之外,我们还希望国家推动国内同行业企业间的整合,而不是都卖给外资。”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说。

相关新闻:

“中国制造”蝶变

走出去与留下来的两难

零售业: 与“狼”奔跑

从退守到反击

汽车业得失账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