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做“勤行”的
导语:服务业是“勤行”。所谓“勤行”就是需要从业者眼勤、手勤、嘴勤、腿勤、脑勤的行业。基金业也是“勤行”。

生活中许多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东西其实都有关联。如果我说飘雪的圣诞节会勾起我对初恋的回忆,大家尚能表示理解,但如果我要说涮羊肉和服务投资者之间也有相关性的话,各位看官一定要拿板砖拍我了,但恰恰是一次吃涮肉的机会引发了我对本职工作的一次认真思考。
  这是个门脸极小,稍不留意就会在簋街灯红酒绿的麻辣世界里被忽略的小涮肉店,要不是朋友对这里大加赞赏,估计我路过个百八十趟也不见得会光顾一回。
  随着内纹篆体的铜质炭火老锅和店家自制的大瓣糖蒜一起端上,热腾腾的水汽和香臭混杂、直击味觉神经的糖蒜味顿时让小店充满了吃涮肉的气氛。待名为“小三岔”的肥瘦均匀的切片鲜羊肉入口后,我也不得不折服了——虽不至于夸张到像周星驰在《食神》里那般幻化出在海边狂喜而奔的景象,却也堪称入口即化、回味无穷。朋友却还不满:非要待老板亲自帮你涮上一回,才算过瘾。不一会儿,店主来了,不仅再次搅动了我的味觉神经,也触动了我酒足饭饱后通常呈瘫痪状态的脑细胞。
  老板取浅口小碟,捏少许葱花,又加了些盐,然后舀上几勺涮肉的底汤浇上,让我们直接用涮肉蘸着吃,一尝之下果然非同凡响。老板笑道:吃涮羊肉关键就是肉,至于各种搏出位、赚噱头的小料无论好吃与否,却都已同吃涮肉的精髓相去甚远了,要想品尝羊肉原有的鲜味,这种吃法足矣。看我们吃的高兴,老板也打开了话匣子,先是侃了一番涮肉的典故和小店的来历,之后话题就转到生意经上来了。
  老板告诉我们他多年开店的经验总结起来有两点:第一,“品质才是王道”。深谙涮肉的重点在肉上这个道理,肉的品质就是他的制胜法宝了。且不说用料精良,涮肉好吃还须讲究刀工——能切出薄如纸、软如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一涮即熟的鲜肉片来。而这片肉的手艺正是老板家代代相传的功夫,在连续二十年的厨艺比赛中,这切肉一项他也多次拔得头筹。有了过硬的产品质量,面对再挑剔的客户也不会心虚。听到这里,我不由得为老板叫好,回想基金业,其实归根结底也是靠业绩说话的,任凭我们把这个理念、那个价值说得天花乱坠,不赚钱的东西始终吸引不了投资者的目光,在这个“赚钱就是王道”的行业里又有谁能傲然于牛熊两市,敢对投资者承诺一切尽在掌握?
  老板谈到的第二点是“服务因人而异”,是以让客人觉得最舒服的方式去对待他。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拉三轮的老爷们儿进来,门迎要是鞠躬90度,然后毕恭毕敬、语气温软地来一句:先生您好!欢迎光临……这老哥一定浑身不爽;而若是店伙计脆生生的招呼一声:嗨!您来了,里边请!客人肯定听着更为受用。反之,如果是一个戴金丝镜、西装革履的同志进来,那用刚才那后一种方式招呼他,显然就不合适了。服务行当常说的“宾至如归”讲的就是这个。我心中暗想,这不就是现在常说的个性化服务吗?回头想想现在许多商家自己立下规矩来让客户遵守,真是把老祖宗的家法都忘了。话说回来,基金行业其实也是服务于民,我们要是能按这个原则把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无论是投资期限的长短、还是资金日后的用途、抑或是投资回报的预期、甚至是对账单寄送地址的保密性都考虑的这么周全、安排的这么细致,客户怎么能不对我们竖大拇指呢?
  用店主人的话来讲,服务业是个“勤行”,所谓“勤行”就是需要从业者眼勤、手勤、嘴勤、腿勤、脑勤的行业。
  基金业也是“勤行”,买基金的人出发点通常大相径庭:有受不了钱放在银行贬值还要缴税的、也有把基金作为资产配置品种的、还有自己做股票赔了一怒之下找个机构代劳的、更有看别人买基金赚了钱心痒难耐的……面对需求各异的投资者,我们若是不遵循行规,勤想勤做,尽量多层次满足他们的需求,实在是有愧于“专业投资服务”这块招牌的。
  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也能做到“勤行”中的翘楚,看到客户满意的微笑,那时心中洋溢的满足感相信将会是无与伦比的。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