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不是市场营销的全部,更确切的说,是市场竞争的初期阶段。一味的谈汽车价格战不合时宜,我们更应该谈汽车的市场的“价值战”,只有以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为前提的竞争,才是充分的竞争。只有为消费者创造了价值,企业才能为自身创造价值。
近年来的价格战并没有为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企业也没有调控好价格战的方式.初级阶段的价格战都没有打好,还有什么资格谈其它?
消费者没有从降价中得到价值
企业的降价空间,并没有来自规模生产后所带来的成本优势,都是以降低配置和降低质量为前提。只要我们留意,一款车型降价前后的配置不同,即使配置相同,同一配件的出处也不相同,大多从进口的变成了国产的。这种行业潜规划的降价有意义吗,这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吗?消费是享受了低价格,同样消费的是低价值。所以说,多年来的汽车价格战,并没有根本的意义。降来降去,消费者还是没有得到价值。
企业降价毫无水平
汽车降价潮后往往带来了持币待购的现象,所以汽车企业在降价时调整了方式,由企业的官方降价逐步向终端优惠转换,或是两者结合。这种降价主体长时间的转换,看似短期内维护了企业的品牌价值,但是长时间终端市场的大幅降价,让企业后期官方降价形同虚设,毫无意义。
企业官方降价后的价格,远不如终端市场的价格低。出现这种现象,销售商不得不再进行终端优惠,牺牲自己的利润。这就形成了汽车价格战的恶性循环:消费者没有得到价值,销售商失去利润,企业控制不了销售价格,这种降价有什么水平可言?
07年车价还会降个不停
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东风日产四大合资品牌在3月车市,主导了车市的降价潮。这四大合资企业的降价,对整个车市都产生了影响,这次降价潮的余波,将使更多的企业跟近。一汽大众的迈腾和一汽丰田的卡罗拉上市,将带给车市更大的降价压力,07年车市降价将变得更加复杂和残酷。
只是希望企业别在降价方面,再重蹈上述的错误,只有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降价,才是真正的降价。只有打好了初级阶段的价格战,才能打造价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