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中的悬棺
苏洪宇
2007-04-09 16:04
订阅

如果说“栈道之谜”相对容易理解,那么“悬棺之谜”却真是迷雾重重。 

悬棺葬是我国古代一种奇特的葬俗,就是利用木桩或天然岩缝把棺木悬置在悬崖峭壁之上,或者把棺木放在天然或人工凿成的岩洞之中,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福建、重庆、湖南、湖北、广西和台湾等13个省、市、区。近年来在越南、泰国、缅甸和马来西亚等国家也发现了悬棺葬。 

2001年8月的一天,西陵峡平善坝附近,我正准备乘船进入一个和长江交汇的小峡谷考察。当船只刚调好头准备进入峡谷时,陪同的宜昌市点军区旅游局长,用手指着峡谷左上方,神秘地说:“苏先生,你看那是什么?”。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了高高的陡壁上方,孤零零地镶嵌着一具长条形的东西。我仰头仔细端详着,旁边的一位旅游局干部着急地告诉我:“那就是你一直特别想看到的悬棺呀!” 

啊,悬棺!真没想到在离葛洲坝这么近的地方,居然能够看到那神秘的悬棺。忽然,一只黑色的大鸟从那悬棺的石崖处腾空飞出,在我们的头顶高高的盘旋。 

“鹰!”我兴奋地仰望着苍天,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在西陵峡看到悬棺,也毕竟是我第一次在长江三峡看到苍鹰! 

当我们大伙正在兴高采烈地欢呼之时,我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击中一样,整个人一下子变得呆若木鸡:这只鹰会不会是这具悬棺的守护神呢?是不是我们打扰了悬棺中沉睡千年的三峡先人? 

望一眼在头顶盘旋的鹰,再望一眼朝南津关外奔腾而去的滚滚长江,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  

根据对宜昌境内的悬棺进行碳14测定,证明三峡悬棺至少应该是公元前300年,也就是战国中期。在春秋战国时期,三峡的先人们的生存环境应该是非常恶劣的。外有虎视眈眈的敌国窥视,内有凶险的长江、险峻的重山和凶狠的野兽,人的寿命都比较短。由于三峡的先人都崇拜巫文化和鬼文化,所以可能他们对死者都有一种奇特的宗教考虑。或者出于希望死者灵魂升天,或者出于对祖先的崇拜,或者出于对鬼的崇拜,或者出于其他我们无法知道的原因,他们把巨树凿成船舟、棺椁,用葛藤、毛竹绑制成竹排,用麻类或葛藤编结成绳索,用短圆木制成滑轮,用长圆木做滚杠滑动巨石等,这样就可以将悬棺安置到高高在上的山崖高处。 

三峡的先人们为什么不将死者就地掩埋实行土葬,或者就地火葬,或者放入长江水葬,而是冒着生命危险,克服很多困难,要将悬棺放置于人迹罕至、猿猴难爬的危岩绝壁上,可能是子孙孝道的表现,可能是某种宗教仪式的需要,可能是希望死者的尸首免受野兽侵袭的缘故,也可能是一种天人和一的天葬形式……。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悬棺在三峡地区的广泛分布,确实能够透露出古人对生命的一种态度。 

千百年来,悬棺始终像一个谜团萦绕在人们的脑际:重达数百公斤的悬棺,是怎样被安放在那些水流湍急的悬崖绝壁上的?为什么三峡的先人要花那么大的精力,甚至冒那么大的风险,要把这个棺木放到高高的悬崖上呢?  

生于山水,葬于山水,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让今天的人们对三峡古老葬俗浮想不止。(苏洪宇/文)

相关新闻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