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末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将只留下上汽集团硕大而孤独的身影。继东风集团缺席前届上海车展之后,据业界内部消息,一汽集团今年将不参加上海国际车展,国内的三大汽车集团将只留下上汽集团独舞上海滩。
前几届上海车展,一汽集团都曾全力以赴。2003年上海车展上,总经理竺延风曾拿出100辆威姿作为媒体采访车;2005年上海车展,东风旗下合资品牌都只出现在其外资品牌的展台,全场没有一个东风汽车的OGO。而一汽集团却携四款新车揭开面纱,并继续以数十辆开迪提供了媒体车展的新闻专用车。而今年一汽的缺席,在留下巨大的队形空白之余,也留给了人们诸多想象空间。
一汽集团宣传部副部长沃钟声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淡然:我们集团旗下的吉轻、夏利、解放和自主品牌轿车都会用自己公司的名义参展,解放、夏利等还都会有新车型推出,一汽丰田、一汽大众、一汽马自达的产品预计将并入丰田、大众、马自达的展区合并展出,但是,一汽作为集团此次预计将不会出展。当记者追问:即使一汽丰田、一汽马自达的产品不再单独列展,吉轻-夏利-解放-HQ3-奔腾的产品线仍然纷繁庞大,为什么不用集团这根线把这些珠子串起来?沃钟声表示:这件事的官方正式答案可以向集团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询问,他个人的看法是:此次上海车展和去年北京车展相隔不足半年,太近了,集团没必要频繁出击。
虽然有业内人士分析一汽集团此举亦有因为马自达营销网络归属争执未定因而不快等种种细节原因,但记者认为细节不足以生次大变。沃钟声的回答说明一汽集团淡出上海车展大体基于战术性的考量。记者认为以下的解释更符合的行事风格——在中国,车展的地理位置有时候也左右着参展者心目中的政治地标,尤其是对行政作风浓郁的超大型国有企业。据一汽集团和竺延风力占“共和国长子”高地的一贯风格,出席北京国际车展含有进京向中央领导汇报的潜在内涵——在去年11月举行的北京车展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就曾来到车展现场视察一汽集团展台,并对一汽集团旗下三款自主车型奔腾、红旗HQ3及概念车C601和一汽集团自主品牌发展给予了肯定,这样的政治效应是上海车展目前所不具有的。平时一年一度还可以恋战上海,今年变成半年一度,加上奔腾、红旗HQ3及C601都刚刚展露过锋芒,再费财费力战上海就有点意兴阑珊了。
另外,一汽集团对在上海车展给予的展位安排也颇有微辞。上汽集团坐镇主场,位置自然是全场重心。但其它汽车集团却偏居一隅。一汽集团称“第一汽车”,到别的车展只当配角,即使是“第一配角”也是心有不甘。
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若果一汽在这方面的有所取舍是不会和盘托出的。但是东风集团缺席上届上海车展市的解释可以作为一项侧证——东风集团党委工作部负责人表示:“不以集团身份参加上海车展是因为集团认为上海车展促销的味道比较重,不太适合集团参展。东风汽车以集团身份参展的国内车展,目前只有北京国际车展和武汉车展。”
弃守,对于失去阵地的士兵,还是对于失去士兵的阵地,未来都变的飘乎不定。从战略性上来看,大型车展上体现的集团对自主车型的推动,在今天比任何时候都迫切。一汽集团参加车展多年矣,但在自主车型性成气势之前,一汽和东风更像是公司展、企业展而不是车型展,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在展会上游走于“一汽马自达”、“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一汽集团各合资品牌的的帐幕之间,像一位无法扎下主帅营帐的游击将军,东风在和日产合资后脆选择了退出。
04年车展记者这样发问:竺总,这次车展比如说马自达这个车型,即放在马自达的展区,又放在一汽集团的展区,以前一汽集团和德、日、美、欧车系盘子大体旗鼓相当,请问在未来趋势怎么样,那个时候会因为车型引进的门槛降低,各种车型都可以进来,导致民族品牌的展区阵容会更加扩大,还是海外品牌的展区阵容会更加扩大?竺延风回答:“民族品牌的展位能不能做大,海外品牌能不能积极主动的国产化,放进你的展区,要看企业,也就是说你企业做得好不好,如果你做不到的话,人家是不进来的。人家合作也是找能够合作的强者。我们和天津重组不是说由政策或者由哪一个官方左右就重组了,是按照市场的规律,按照各自的需求重组,但是能否重组,看企业各自的条件。所以我觉得,自主品牌也包括国产车会逐步扩大”。
现在一切已然改观——05年车展一汽集团的新款即使放到巴黎、底特律和东京车展上也毫无疑问是最长、最高、最宽的超豪
大“红旗”概念车,到C1、D1、304三款自主研发中小型上顶下探。06年车展一汽集团旗下三款自主车型奔腾、红旗HQ3及概念车C601体现了一汽集团自主品牌开发上的战略统筹和集团资源调配实力。华晨、长城、江淮、陆风、长安、奇瑞、哈飞、比亚迪、吉利等国产自主品牌轿车和概念车汇聚成“中国车系”的方阵齐齐登场。
但是,我们也看到,“中系车”大潮初起,鱼龙混杂,成阵、成势而不成军。大多数自主品牌轿车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各品牌整合度很弱,销售、研发分散导致单个品牌销量的偏低,销量的偏低又导致零部采购量的偏低和采购价格的偏高,这都在成为“中系车”的桎锢。这时候正是体现集团优势的时候,诚如记者发问:吉轻-夏利-解放-HQ3-奔腾的产品线仍然纷繁庞大,为什么不用集团这根线把这些子串起来?正是再度展现一汽集团自主品牌开发上的战略统筹和集团资源调配实力的时候,一汽集团弃守上海车展令人遗憾。寄望未来,我们希望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在自主品牌羽翼丰满后,再次回到上海车展。
巨人隐去,令上海车展的未来悄然失重。今年既已开先例,若一汽集团未来和东风汽车集团一起投北弃南,上海车展的次轻量化势在难免。上海车展何以应对?个人以为:惟有更加清晰的界定自己的细分定位、和北京车展拉开距离,包括时间上的距离——不再只有半年之隔,包括定位上的距离——如同巴黎车展法兰克福车展和日内瓦车展之于欧洲、底特律车展和纽约车展之于美国一样,上海车展不妨在技术展、专业展上找到自己的特长和独到之处——对于产能排名前三的中国市场、自主研发日益蔚成风气的中国汽车工业和万万千千激情澎湃的大众,没有这样一个技术的车展、专业的车展倒是不可理解和接受的。
来源:搜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