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处于湘、粤、桂三省(区)的结合部,居住着汉、瑶、壮、苗、回、侗、彝等20多个民族。贺州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物古迹繁多,民风古朴浓郁,自然风光秀丽。
老苏与贺州有过三次亲密接触。
第一次:惊魂月夜
1993年12月,老苏策划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自驾游。当时策划的最终目的地是云南昆明,出于安全考虑,第一天必须到达桂林。否则两广交界的山区不仅是俺老苏不熟悉的,而且据说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域,那里的一切对老苏来讲都是充满未知、风险和恐惧的。
那时自驾车去桂林,不像今天的珠三角人那样轻松惬意,而更多的是充满了种种担忧和顾虑:路况怎样?有没有加油站?车坏了怎么办?有没有抢劫?……。
老苏那时担心的地方,就是今天的贺州,当时好像叫贺县。
世上的事就是这么邪,正应了那句老话“黄鼠狼专咬病鸭子”。我们居然从傍晚六点多钟开始在贺州被活活困了两个多小时。当时的贺州正在修路,不仅路烂得一塌糊涂,车塞得一望无际;而且人也疲惫和饥饿得接近发疯。好不容易看到远处黑漆漆的山坡上有一盏微弱的灯光,老苏果断决策,将车停在路边,赶紧过去找点吃的。
那户农民朋友非常友善,知道我们的来意后,热情地帮我们做了些饭菜。灯光昏暗,看不清楚,片刻一扫而光。刚给了钱,就觉得肚子感觉不对,急忙问厕所路在何方?老农随手一指,老苏飞将过去。狭小肮脏的空间,刚刚脱了裤子下蹲,月光下一抬眼,一只硕大无朋的公鸡直勾勾地瞪着双眼,屹立在距老苏直线距离不足20厘米的对面!
只要这只公鸡愿意,老苏头部任何部位都将灰飞烟灭!
一身冷汗悄然落下,而公鸡巍然不动。
老苏至今也记不清是如何走出那个空间的,但肚子居然好了。上车前,老苏专门问了一辆货车司机这是什么地方,答曰:贺县。
第二次:浪漫雨季
2003年5月,中国SARS肆虐。应广西某旅行社邀请,老苏再次从深圳开车去贺州考察。由于是雨季,整个贺州笼罩在雨雾中。
在雨中,老苏第一次领略了贺州的城市风貌,又参观了姑婆山、石林、温泉、大桂山等景区。
雨中的贺州,尽管有一种雾里看花花菲花的浪漫情怀,但在SARS横行的2003年,在城市人谈SARS色变的那段时间,绿色贺州、生态贺州的印象深深印入心间。
换句话讲,可怕而无情的SARS让默默无闻的贺州凸现的更加美丽,更加浪漫。
第三次:纵情山水
2007年4月15日,应广西某集团邀请,老苏再次乘车由深圳赶来贺州,共商旅游开发大计。
这次只用了5个半小时,比起1993年的12小时、2003年的9小时来讲,贺州离珠三角越来越近了。
事隔几年,贺州城市变化很大。我等在邀请方的安排下,马不停蹄地对一些旅游资源展开了实地考察。
贺州是幸运的。它的左手是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大桂林国际旅游圈”;右手又是中国最成熟的旅游客源地——省港澳(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其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独一无二的生态资源,令其后发优势与日俱增。
来之前,天气预报有大暴雨。但这一天,却奇迹般阳光灿烂。老苏终于有机会能够清清楚楚地好好欣赏一下贺州了。
这个在山水中环绕的小城,其实可以建设得非常有品位。可惜,单纯模仿美国式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模式,将一个完全可以彰显山水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的小城,活生生地建成了一个有着大广场、大马路、大高楼、大商业街、大酒店、大……的“现代化城市”。
既不在月夜,也不在雨中,但老苏看到的贺州好像没有以前有味道了。
那只公鸡可能找不到了,那个SARS可能永远也不会来了,但城市的魂却一定要找到。(苏洪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