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连续五个交易日创出新高;
中国宣布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波幅区间限制,评论认为中国此举是“政治挥手”;
中美第二轮战略经济对话召开,双方就人民币汇率各抒己见;
QFII额度上调,或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人民币连续五个交易日创出新高
本周人民币市场变化十分精彩,上半周承接了之前两周的大幅走势,后几个交易日中美对话开始后,人民币虽然也频频创出新高,但走势却瞬间转为温和,交易日波幅仅为几十点,市场转变如此之大表明人民币汇率依然受到货币当局很深的影响,在成为真正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截至本周五发稿,美元兑人民币询价市场上交易在7.6532/37,上周收盘报7.6686。
本周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连续五个交易日创出新低,为中间价诞生以来罕见,中间价的波动实际上导演了本周的行情。前两个交易日中间价下调幅度均超过100点,形成人民币持续高速上涨局面,后三个交易日,调动的幅度下降到10点左右,周五更是仅有2点。
这种走势和去年美国财长鲍尔森访华前后很类似,鲍尔森06年两度访华前,人民币都呈现出跑步升值的态势,但在他访华期间和之后,人民币又恢复到稳步上涨的行情中,外部压力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总是在这种时候得到爆发,而平时双方的口水战,很少对现货市场产生影响。
扩大人民币波幅区间限制以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
上周五盘后,人民银行宣布,扩大人民币对美元交易日区间限制,从原先的中间价上下0.3%到0.5%,此举被众多分析评论为“政治挥手”,认为在中美战略对话召开前,这是中国发出的一个示好的信号,表明中国确实注意到美方的不满。
但这个挥手,却没有获得美国保守派的鼓掌,美国财政部对中国特使Alan Holmer在评论这项新政时说:“这是朝着更灵活汇率的有益步骤”,但“我们会一如既往地要求中国加快汇率升值。”
美国国会的一些议员的发言则更为尖锐,参议院舒默表示,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中国的姿态很少能够转化成为实际行动,“除非出现人民币升值的重大进展,否则国会将采取强硬手段。”
在本周二开始的中美第二轮战略经济对话上,美国财长鲍尔森继续以受到国内企业界压力为理由,敦促人民币升值,不过中方也坚持了一贯的立场,央行行长周小川巧妙地回应说,中国政府也在受到国内企业的压力,中国企业认为人民币升值的太快了。
美国总统布什本周首次就人民币问题发表评论,他周四同到访的中国副总理吴仪会面后表示,美国正在“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的进程。
布什说:“我向吴仪女士以及中国代表们强调的问题之一,就是我们非常关注他们是否将让人民币升值。”
吴仪随后表示,人民币如果大幅升值将损害到中国经济,人民币的价值并不是造成美国贸易赤字的原因。
去年美国对中国贸易赤字达到创纪录的2325亿美元。
QFII额度上调 或可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中国金融杂志本周援引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马德伦的话说,中国将逐渐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投资渠道。《第一财经日报》周三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中美战略对话将在QFII额度上升等问题上达成新的共识,该额度可能从目前的100亿美元增加到300亿美元。随后美国财长鲍尔森在23号印证了这个消息。
市场人士认为,QFII额度上调将导致美元供应增加,因此是现货人民币的利好因素,不过本周市场多为政治因素左右,没有看出这个消息对市场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未来可能会逐步渗透到市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