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勇 8月18日,沪深两市在经过近一个月的连续上涨后,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大幅度的调整。就在这一轮上涨和调整中,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私募基金们玩了一把“心跳”。
从6月底以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转暖的市场让私募基金的热情空前高涨,其操作近乎疯狂。
广东肇庆一家规模在2亿元左右的私募基金经理表示:“我们最近的股票仓位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主要是反复操作市场热点。”而且,“在8月11日前还跟进一家基金公司,大量购进一家广东的电力上市公司。以前我们虽然也盯着基金操作,但一般不敢大规模地跟进,现在行情起来了,我们的胆子也大起来了。”
而在广东、深圳和江浙沪一带,私募基金也在频繁地变换着手中的股票。
天一证券宁波营业部和中山证券深圳营业部里有不少规模不等的私募基金,资金量少的大概是四五千万,大的在一个多亿。“行情好就是应该大胆做多”,其中一家私募基金的交易员说,“现在的主要热点是在G股上,我们已经在多家G股上进行了投资。”
而上海浦东的吴先生也在多次运作着手里近10个亿的资金,尽管他声称:“规模相对较大的私募基金与一些小的私募基金操作起来还是有差别的,纯粹短线操作不可能,操作不会太频繁。”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轮行情中私募基金平均的持股仓位都在70%以上,而投资的股票品种主要是G股、周期性行业和一些基金重仓的个股。
“股改一开始以来,不少私募基金就将资金扎堆在一些尚未进行股改的基金重仓股上,等着基金来推高这些股票从而渔利”,业内人士介绍说,“这样一来,一些基金对是否加仓已持有的股票就很犹豫,如果不买就失去了投资机会,但是买的话,私募基金就很可能乘股价上涨而反手沽空,结果就是既给自己造成短线损失,又让私募基金占了便宜。”
由于私募基金的资金大都是来源于民间借贷,而且利息相对较高,因此私募基金在操作上绝对逐利。“我们的钱一般都不会闲着不动,每天都是在算利息的,闲不起。”上述肇庆的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就算是行情不好,我们也要保持比较高的仓位,但是只要股票有不好的迹象,我们会快速撤离。”
频繁操作和快进快出,起到的作用就是助涨助跌。这在8月18日的大幅下跌行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某基金经理介绍说,从上周开始,操作上明显以抛售为主,“我们这一次的短期目标就是1200点,而且手中股票的获利也需要兑现利润,因此可以开始卖了。”
更早之前的8月11日,一家私募基金在短短半天里清仓了手里近2个亿市值的股票,当天市场也进行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