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品牌教父的“两堂课”
导语:创立一个品牌不容易,但维护一个品牌更难。宝洁公司不仅是创造品牌的高手,同时在品牌维护上也是技高一筹

   创立一个品牌不容易,但维护一个品牌更难。宝洁公司不仅是创造品牌的高手,同时在品牌维护上也是技高一筹

 

   创始于1837年的美国宝洁公司在全球日化、食品、医药及护理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其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畅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宝洁首创并获得巨大成功的“一品多牌”经营方式,使其具有“品牌教父”的美称。2007年宝洁公司身价超过十亿美元的品牌已多达13个。
    2004年5月12日,宝洁以18亿美元高价收购其中国内地合资公司宝洁——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余下20%的股份,成为一家彻底的独资公司。随后又将眼光转向了中国最大的传媒——中央电视台,并于2004年、2005年以3.8亿元连续两年夺得央视黄金段位广告标王,开始了其真正的品牌扩张时代。
广告先行,一品多牌
    宝洁公司品牌营销的成功,离不开其强势的广告宣传。宝洁的产品广告以其独特的视角、精准的定位、通俗又具说服力的语言,频繁、密集地在电视中播出,使宝洁公司的各产品品牌家喻户晓。2003年宝洁公司产品在中国的销售额增幅远远高于其全球平均增长水平,宝洁公司也因此进一步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和宣传,并利用央视这一强势媒体来巩固和发展其在中国日用消费品市场的强势地位。同时,宝洁公司非常看好中国市场,意欲通过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扩张,全面提升宝洁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在全球的整体竞争能力。
    在同一领域成功地推出多品牌,是宝洁在品牌营销中的一大特点。
    人们知道,宝洁的每一款产品的特性是各不相同的,宝洁的家族中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款品牌,宝洁这样在同领域推出不同品牌的做法,与我们传统的产品理念有很大的区别。这会不会造成宣传资源的浪费?
    经过多年的品牌营销实践证明,答案是否定的。宝洁不断在相同领域推出自己不同品牌的做法,正是考虑到市场本身的多元化、以及消费者不同性格、不同喜好、不同偏爱、不同需求等,宝洁不仅要力争满足全球消费者的共同需要,同时也尽力满足具体市场的独特需求。
    宝洁的成功与其首创并实施的“一品多牌”的品牌营销策略密不可分。“一品多牌”策略也可以称作多品牌策略,即为了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根据不同的产品价值以及消费者不同的购买动机确立产品不同的特色或诉求。
    宝洁公司所采用的“一品多牌”的营销方式使得宝洁以不同品牌得以迎合各国不同的文化、消费水平和消费偏好而遍布世界各地并占有相当的市场,在中国也不例外。
内外兼备立体化
    宝洁进攻市场常用的武器是广告,与央视标王秦池、爱多不同的是,宝洁认为“市场输赢的界定在于有没有好的产品”,并以此作为占领市场的大前提和根本要素,以质量求生存。在市场的进化和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已经被无数次地证实了它的正确。宝洁每年对产品都要进行改进和升级,例如汰渍品牌自推出以来,已改进了60多次。
    宝洁将分销商定位为现代化的分销储运中心,组建由战略性客户组成的分销商网络,分销商除了具备规模、效率、专业服务和规范的特点之外,还需具有很强的融资能力,同时减少分销商的数量,为现有分销商的生意拓展提供了空间。在“双赢”的策略指导下,宝洁与分销商一起分享宝洁的专业知识、系统及技能,正是这种密切的合作将品牌营销落到实处。
    品牌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新与维护,创立一个品牌不容易,但维护一个品牌更难。宝洁公司不仅是创造品牌的高手,同时在品牌维护上也是技高一筹。“一品多牌”并不是简单地将一种产品贴上不同的商标,以不同的包装,不同的宣传方式进行销售,而是真正地达到了不同品牌不同品质、不同品牌不同功能、不同品牌满足不同需求的境界,使消费者充分体验到品牌的魅力,让宝洁公司的品牌深入人心。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