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浪到DCM,从创业到发现创业,林欣禾走过了一个过程,在不惑之年重新寻找自己的方向
从新浪到DCM
十年之后,林欣禾离开了自己创业过的新浪,正式开始了他的投资人生涯。自去年四月至今,林欣禾加入DCM后,已经投资了当当网、文思创新和东方标准三家企业。
DCM是美国主要的创业投资机构之一,总部位于硅谷。目前,DCM在全球运作着16亿美元的投资基金,其项目中的25%出自于中国。前程无忧(JOBS.NASDAQ)、中芯国际(SMI.NYSE)、中星微电子(VIMC.NASDAQ)等都是其在中国成功投资的典范。
DCM对于投资什么样的企业,定义非常明确。“尽管我们投资发展成熟的企业和国际公司,但是我们主要投资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的公司。”这是DCM网页上“DCM投资概述”(THE DCM INVESTMENT PROFILE)的开头语。
尽管DCM进入中国已经有很几年的历史,但是在中国一直没有设立一个办事处,投资中国企业,往往是公司的合伙人卢蓉(Ruby Lu),一个在福建长大,后来曾经担任过高盛科技媒体与电讯投资银行部门的副总裁的女性,风尘仆仆的从加里福尼亚赶来,商谈投资方式后飞回美国。无论投资项目还是参加被投资公司的会议,反应速度一直不如本土公司。
林欣禾离开新浪之后,让DCM的创始合伙人赵克仁备感欣喜。林欣禾与其同为斯坦福大学校友,担任过新浪首席运营官,独特的创业经历和中国市场的人脉都是DCM急需的。因此,本地决策如今正让DCM获得速度优势。
在美国,林欣禾与另外两个伙伴一起创办了华渊网,这个网络公司就诞生在斯坦福的校园里,准确的位置应该是在学生食堂后面的一个小房子里。这家公司后来通过与王志东创办的四通利方合并成立了新浪网,林欣禾加入到新的公司后负责资本及并购业务,直至后来被任命为新浪COO。
06年的战绩
2005年底,林欣禾说自己有了一种创业的冲动,其实他说这话的时候,新浪内部也不稳定。
“在互联网公司,你可能想不到,10年的时间是一个绝对漫长的过程,那时候的疲惫一次又一次让人感觉窒息”林欣禾离开新浪一年之后才这样说,“在互联网公司呆这么久,在创意上再很难再有新的突破。况且,新浪高层工作压力都很大,因为每个季度都要给华尔街一个交代”。
“每天要召开各种会议,演讲,给员工打气或者处罚员工。”林欣禾说,“封闭研发产品的时候,更是没日没夜地开会。”那时,林欣禾就经常劝慰自己:人生这么短暂,世界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何必一条道走到黑?
但离开新浪后,林欣禾并没有轻松起来。
加入DCM后的林欣禾,每周的7天时间里都处在工作状态,每周二到周日,林欣禾会去拜访或者接待事先约好的人,听他们慷慨激昂的陈词。“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有时甚至早餐时间都在见人。”而到周一,则是“DCM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合伙人电话或者视频会议”。
林欣禾加入DCM之后投资的三个企业,文思创新、当当网和东方标准,从普遍意义上来看,都是他一贯风格的表现。
1995年,文思创新成立,董事长是陈淑宁,这家企业是欧美软件外包业务的领先企业,欧美软件外包的中心正由爱尔兰、印度等英语国家逐渐向中国转移,这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中国便宜的人力成本。在每年高达7000亿美元的软件外包市场,即使中国只占很小一部分份额,利润都将会成为一个可观的数字。更何况在国内,有规模的软件外包公司并不多,像文思创新这样对欧美软件外包的领头羊来说,快速的收入增长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当当网由同样是海归背景的李国庆和俞渝创立于1999年,在网上图书买卖的龙头老大及网上商品交易的领先企业的绝对地位目前无法代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3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网民已经超过了1.23亿人,有3000万人具有网上购物的经历。而且将来配送系统、信用与支付系统的逐步完善,网上购物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成立于1999年的东方标准,也是以做IT职业技能培训和软件外包为主的,而且,它的母公司,也就是它的投资方就是大名鼎鼎的新东方集团,以实用教育、励志教育和快乐教育为基点,这类企业也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寻找继续
在去年同样的时候,林欣禾还半开玩笑地告诉记者,“我可以说目前准备投资的企业就是当当网络,但是最后的法律程序还没有结束,不能透露你投资了多少金额。”几天之后,他发了一条短信,“DCM和华登联合注资2700万美金”。据保守估计,此次两个投资公司用2700万美金至少换回了15%以上的股份。
2004年2月,当当网出让17.5%的股份获得老虎科技基金1100万美元投资,2004年7月,当当网拒绝亚马逊的收购邀约,选择独自发展之路。
对很多VC来说,当当网是一家拥有老概念的电子商务网站,其模式没有新意,在这个追逐新模式的时代,投资当当网让人有点难以理解。
“但是,当网络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已经不在于新概念和新模式了,而在于其稳定的平台和被消费者所接受的模式,当当网如此,阿里巴巴等这些网站也是如此,他们走在了前面,他们充当了旗帜的角色。”林欣禾如此解释。
时至2007年,DCM仍然延续了其一贯的投资风格,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的开创企业都是林欣禾重点关注的对象,这一批企业具有相当的爆发力,而且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也很容易被人接受和认可。这些企业是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所一直关注和寻找的“猎物”。
同时进入林欣禾视线的还有为现有的产品、服务、市场找到新出路的企业。比如51Job,把传统的线下求职、招聘搬到网络上;比如当当网,把图书销售放到网上。这类企业为使用者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交易平台。
还有一类企业也是林欣禾不愿放手的,那就是行业内的领导企业或者第一流的企业。这类企业经过多年的市场考验,经历了生死存亡,企业的领导有专业素养与市场打拼的经历,他刚刚投资了的文思创新就是属于这类企业。
2007年,林欣禾还在寻找,“已经有两三家有了意向,但还没有正式签协议,这些企业也都是业内非常不错的企业。”林欣禾用了“非常”这个词,这对于已经被华尔街分析师们挑剔的眼光严格训练过的林欣禾来说,“这些企业的的基本功已经练得无可挑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