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供稿 > 今日媒体 >
再见soshikiryoku
导语:

美国时代周刊 亚洲版  2007年8月20日

当今众多日本企业竭力重燃soshikiryoku即在上世纪日本经济短暂而灿烂的上升时期广泛传扬团队合作精神和员工归属感。那时候,大学毕业生们一起毕业,一起进工厂,住在一块儿,一起喝酒,一起退休。这种企业文明甚至已成为当时日本社会最真实的国家劳动力政策。然而这一切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日本经济滑坡而终结。日本企业在廉价劳动力和更优的企业经营模式双重压力之下,不得不开始接受美国管理模式,其中之一就是在员工当中实行效益决定收入和相互竞争。日本的全球化不仅是接受美国企业模式,更是与其过去盛行的soshikiryoku彻底拜拜。酒会没有了,企业活动结束了,突然间企业之关注个人。 

但是,随着过去几年日本经济逐步复苏,一些企业家开始思索,在日本企业文化中引入“狗咬狗”的价值观,他们是否走得太远了。近年来,包括佳能,富士在内的多数日本企业开始通过修改报酬和个人表现挂钩的制度,重新把个人资历定为报酬的主要决定因素,以及其他多样的方式,试着重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尽管日本企业为培养同志精神和员工忠诚度进行了多样尝试,但是也许他们仍能感觉到恢复当年“日本株式会社”的光辉岁月并不太容易。因为,如今三分之一的日本人搞兼职,年轻的雇员在工作关系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中更偏向于前者。他们会说,工作就只是工作。虽然参加公司酒会的员工表示“感觉像个大家庭”,但他们之中多数可能正打着跳槽的算盘。看来,再多的米酒,也难以说服今天的日本工薪族,公司会为他们的忠诚买单。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