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新领袖
导语:一编手记

 

 

潘青山 

2008年的中国来说,在北京召开的第29届奥运会将会是贯穿全年的主题词,但“奥运”并不会成为唯一的关键词。 

资本市场如何发展?金融制度如何创新?进出口贸易差如何协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如何深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建设?这一切依然是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关心的关键话题。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审计署等14个部委领导人畅谈2008年新政,表达了向上的力量与向下的勇气。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正在快速形成的中国商业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中国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发展潜力的迸发,其结果不仅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更有新商业思维的跃迁,新一批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都快速在中国成长、成熟起来。他们在2008年又有什么样的新愿景?海尔、七匹狼、国美等中国企业与诺基亚、惠普、IBM等跨国企业共23家商业领袖的老总们给我们作出了回应:寻找更多机会、进入纵深市场。 

“机会和市场”,是一个老生常谈的商业话题,但作为专注于公司快速成长的商业杂志,我们把更多地把目光投向蓬勃生长的快公司时,可以发现,“机会和市场”是一个关乎快公司生死的话题。 

谁抓住了机会,谁就能抓住一个好的开始;而谁拥有了市场,谁就能发现通向新领袖的成功之路。在21世纪初大量诞生的中国快公司,2008年注定是一个充满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的年代。本期“封面报道”,我们采访了代表中国经济的各个层面的50家快公司,这些可能成为未来商业主体的老总们,在2008年不约而同地表达出相同的梦想和愿景:做行业内令人羡慕的新领袖。 

新领袖,意味着速度,更意味着品质。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赖世平在、接受本刊专访时,从“中小企业王国”意大利的实际情况和他对全球与中国市场的熟稔了解,提出了“快公司成长之道”:以质量为本、持续创新、重视品牌的中小企业,才有望成长为大企业。所以,“中国企业要想与大企业竞争,就必须转变态度,明白品牌是最终结果,要靠持续生产高质量、创新的产品来打造自己的品牌。” 

在新商业时代的新领袖之路,可能并不如过去那般漫长和艰难。有人说,未来所有行业都将是娱乐业,娱乐化商机也成为快公司最迅速的生长点,世界是年轻的。“星期三沙龙”告诉我们:谁能深入到“80后”、“90后”的新生活方式中去,谁就会成为新的商业偶像。 

不过,要想成为新领袖,也不会像娱乐般如此轻松和随意。什么样的团队才是投资人满意的?什么样的商业机会才是好的?做实业转向的投资公司,有什么样与众不同的视角?在中国有什么样的投资机会与风险?创业者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融资?本期我们将《赢在中国》作为融资样本进行了分析,旨在寻求到新的成长路径。 

放眼寰宇,全球化风生水起,让中国商业不得不身处国际竞争环境中,经济交流突破了国别界限,全球资源开始走向最大化的整合。而快公司整合,首先是内部员工的整合,做好员工总动员。因为,比决策重要的是执行,比执行更重要的是对人的重视和“鼓动”。“快公司成长宝典”告诉我们,这些是企业家是否具备领袖魅力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作为持续创新的一本新新商业与财经杂志,我们坚持以“创业和公司快速成长”为主题,不断寻找中国未来新的商业领袖,藉此树立新的商业榜样。同时,使《快公司》与这些新商业领袖一同成长为行业内新的媒体领袖,成就自己的精彩世界。 

新领袖,新精彩,就在2008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